求职偏爱“高富帅”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7383357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职偏爱“高富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求职偏爱“高富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求职偏爱“高富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求职偏爱“高富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求职偏爱“高富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求职偏爱“高富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职偏爱“高富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求职偏爱“高富帅” 近日某网站针对“史上最难就业季”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发布“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 记者详细了解报告内容以及综合本地部分行业招聘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学生难就业除了供需错位等主要原因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出于主观: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其现实接触面以及眼界开阔度受限不了解的领域不敢碰有潜力的小公司不愿尝试;受家庭或社会传统意识影响观念更新还比较慢多数人求职盯着“铁饭碗”或大家都能从事的岗位无形中抬高竞争门槛又削弱了自身优点 或许我们对现实的一些客观分析能够给找工作的毕业生们提供一些参考或许是思考最好不要被当成简单的“说教” 被偏爱的仍然是大城市 薪水不低的新兴产业冷寂

2、从此次公布的数据分析看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二三线城市不过即使供岗多但比起求职者的倾慕仍显得有些“狼多肉少”一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一二三线城市的竞争指数分别为62、54、29由于少有人问津三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显得不是那么激烈 这种情形记者近日在多场招聘会现场也曾发现一些来自黄石、孝感等武汉周边城市的企业虽然薪水与武汉的企业并没有太大差距甚至还提供房子等便利条件依旧很难打动求职者看来“逃离北上广”虽一度流行但应届生“留在大城市里闯一闯”的心态仍然故我 统计指出规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的整体职位量占到了43%但由于不受应届生的青睐导致竞争比相对不高20人以下规模企业21

3、人竞争一个岗位相比于最高73人竞争一个岗位相差极大 郭盛告诉记者现在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诞生了很多微型企业(20人以下)比如创意策划公司、微博传播运营公司、工作室等创业团队出现在人才市场上这类企业其实薪水优势并不弱平均薪酬仅次于500999人规模的大企业但这类小企业由于不够知名而很难引起应届生的兴趣加之大学生缺乏实践以及对未来职业规划的迷茫导致他们不敢尝试和顾虑重重 武汉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汪超告诉记者“找工作一般不会考虑规模很小的企业因为觉得平台不够大担心学不到东西而且也没有安全感”湖北大学一名应届生也表示虽然有些小企业给的薪水还可以但是总觉得不踏实还是想找大企业工作 记者也了解到不少规模小的企

4、业考虑到这一问题而不得不出高薪招人即便如此还是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武昌一家影视文化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公司给一般员工开出的月薪为3000多元还供应午餐可应届生“仍不感冒” 受打击的不仅是小公司 给不了皇粮的民企叫屈 小公司不爱去稍大一点的企业吸引力又如何呢本报记者此前在湖北一场民营企业招聘会上获悉一些民营企业规模尚可很多求职者并不动心而智联招聘的此次调查也显示民营企业整体招聘量较大但整体竞争比却最低 安国平介绍目前武汉的民营企业因为急速扩张民企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为了吸引人才民企不得不通过提薪、完善福利来解决招聘难题结果依然不理想比如一个应届生也许会选择月薪3000元的国有企业而不选择4

5、000元的民营企业受规模、知名度等影响应届生对“皇粮”的热衷度依旧居高不下 数据分析显示竞争激烈程度较强的岗位中专业对口要求高的岗位为财务、银行、IT/技术说明财务、银行和IT/技术的相关专业供需出现饱和人力资源、采购贸易、行政对专业对口要求较低但因为比较受大学生欢迎导致这些岗位的竞争也比较激烈 “销售类岗位目前需求较大但职位排竞争指数倒数第一证明大学生对销售类岗位兴趣较低因此就业难在一些方面可以解释为毕业生对岗位太挑剔不能正视自己期望以外的职位”郭盛告诉记者 安国平也认为单从销售职位占比高但竞争比较低情况上看可能是很多应届生对于销售岗位的误解而使得该岗位的被关注度不大而且一般销售工作压力很大

6、也使得不少应届生避而远之“其实还是很多毕业生对职业定位不清晰他们并不了解一个岗位真正的定位就放弃了” 有独立价值观的90后 多了率性的不辞而别 此次调查发现近三成应届生都有毁约经历原因主要有:拿到了更好的OFFER(工作)、不符合职业发展、用人单位承诺没有兑现 郭盛认为加入今年毕业大军的多半是“90后”他们成长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着更多独立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对工作的认知和期待对于好工作有了新的标准和阐释而这与起点较低的职场工作有些相悖比如实习阶段的打杂当现实和期望存在较大落差时新一代的毕业生往往选择了频繁跳槽甚至裸辞这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 安国平也告诉记者武汉不少公司都会面临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

7、特别是一些90后员工他们比较有想法比较自我离职时不太懂得如何去和公司沟通离职理由也是五花八门:工作不开心了、要出去旅游了等等 一方面是找工作压力在增大;另一方面临近毕业90后应届生的求职意愿却降低记者通过调查样本看到年3月是毕业生投递简历的最高峰时期而5月虽然用人需求有攀升但求职意愿下降到了今年1月的水平 郭盛分析3月份名企的校园招聘基本结束大量中小企业开始通过网络进行招聘同时研究生考试结果公布和公务员考试结果公布后一大拨应届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这时产生了一个小高潮但从毕业生投递行为上来看三月份以后虽然签约率不高但是总的求职意愿降低应届生投递量下降 建议把毕业后第一年视作继续学习的两学期 “当下

8、的就业难不是单纯的职位供需失衡而是就业的质量这是一个长期性的社会问题更需积极化解”郭盛建议应届生可以脚踏实地在毕业前多积累一些实习经验适应职场尽早考虑职业规划往年有48.4%的应届毕业生是通过实习找到工作的此外调整心态把毕业后的第一年作为继续学习的两个学期找到自己的定位“错位”中找机会二三线城市、中小型企业、跨行都会有发展空间 安国平认为除了求职学生调整心态外学校也应做出正确引导比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们去了解社会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帮助学生改变和扭转对于某些岗位的传统印象 应届生的家庭可以做些什么郭盛指出新生代大学生的求职观与父辈已经截然不同家长在孩子求职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之余对于孩子的求职行为不应过多干涉放手让孩子去面对现实为自己的梦想去打拼对于求职期的孩子聆听想法远比横加干涉更加有力多给予坚定的情感支持、鼓励少攀比、施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