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回归本真品味语言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737506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回归本真品味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回归本真品味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精】回归本真品味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精】回归本真品味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精】回归本真品味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回归本真品味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回归本真品味语言(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江西省南康市第四小学 刘玉玲 话题的楔子语文老师难当,难以上青天。语文难教,难以出成效。当前语文课堂的几方面“病症”:因一味追求综合而引发的“多动症”、因热捧新的学习方式而引发的“高烧病”、因过度拓展资源而引发的“浮肿病”;以预设代替生成、以视听代替品悟、以课件代替深度备课的“现代病”;语文教学中无效讨论和多媒体使用泛滥的形式主义倾向,语文教学内容的去知识化与泛拓展倾向,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作为的倾向。语文到底怎么啦,应该怎样教,应该教什么。字词句段篇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听说读写(思)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旋律。一句话,要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要回归本真,品味“语言”。一“文”中“道”里说是非文道相融,回归本真“文”与“道”相煎何太急“文”与“道”犹如“矛”与“盾”,何必“自相矛盾”。(一)语言文字训练,想说爱你不容易问题一: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十几个问题:淡化“双基”使学生连“保底”的知识都没有得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并愈演愈烈;“让告诉式走开”导致学生价值观的似是而非以及所获基本知识日渐模糊;让学生“自主”学习几乎等于放任自流,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动”起来的课堂使“语文味”不断缺失;合作探究成了过场式的“花架子”;信息技术让课堂好看好玩却使本文研读和语文训练被架空;课堂上的大量拓展使对经典文本教材浅尝辄止“去语

3、文”“泛语文”“非语文”;把种种“大语文”“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强加给语文,混淆了语文课与公民课、历史课、技术课的区别,使语文学科界域模糊,目标游离,内容庞杂。问题二:1.训练内容的繁琐;2.训练形式的僵化;3.训练方法的单一 ;4.训练结果的唯一。 语文教学回到“本真”“本体”“本色”状态中。崔峦:“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靳家彦:“尚简,务实,求真,有度”,于漪:“要上得厚实,有分量,不轻飘”,等等。这些语文名家的呼吁,对语文教育的回归,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可以说,语文界在对语文回归的

4、问题上取得了高度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要简化高效,回归文本,回归语言。总之,回到语文的本真状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这应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2) 回归本真,品味“真爱”到底什么是语文?这门课解放前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后叫“语文”。最权威的解释当然属于为它正名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他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30页)叶老的意思是:“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因此,学语文就是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就是学习祖国语言。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

5、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同时还学会如何做人。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要人文,更要语文。那种“拔出萝卜必定带出泥”的思想要不得,虽然一定的言语内容是通过一定的言语形式来呈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离、互相依存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工具性”的训练还是对“人文性”的挖掘,都会让学生在受益一面的同时对另一面也有附带的收获,但是,那恰如购买正价商品时获得的附赠品一样,没有太多的价值。就算有了二性统一的意识,却也容易走“形式大于效果”的老路。由此可见,中小学语文教学

6、是用一些优秀的言语作品作为平台,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训练积累语言,提高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学习不同语境中语言策略的运用。这里,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语言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让学生体验、感悟、内化、运用,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即言语能力。二真“情”实“话”炼“言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实施策略“情”人文性“话”工具性“炼”训练、锤炼、领悟、品味“言语”语言、语言能力要牢牢把握语言这个核心,在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上,在发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敏感上,在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感上下工夫,专注于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语言的精妙,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做文章。

7、(一)“备”字上下功夫(二)“精”字上做文章(三)“法” 字上炼词句(四)“写” 字上动笔墨(五)“读” 字上动真情(六)“励” 字上讲艺术(一)“备”字上下功夫备课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课文,即所谓“细读文本”。 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教学案例一:师: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母鸡的慈爱、负责?生:汇报相关的句子师:出示学生汇报的句子:“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

8、,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这句话为什么能说明母鸡很慈爱?生:因为母鸡让鸡雏都吃得饱饱的,而自己却消瘦了许多。生:妈妈对待我们也是这样的,所以母鸡是慈爱的。师:说得真好,让我们用朗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教学案例二:师:(出示上例中的比喻句)这里用到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鸡雏的肚子比作两个汤圆。师:这个比喻句用得好不好,好在哪?生:用比喻句好,比喻句写出了鸡雏的肚子吃得圆滚滚的的样子,说明了母鸡很爱它的鸡雏。生:鸡雏们吃饱的样子写出来了,显得母鸡更消瘦。生:这样比喻写出母鸡的无私奉献,和人类母爱一样的伟大。师:对,这个比喻句把母鸡的慈爱写得更形象,好像这种爱都看得见了,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

9、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教学案例教学的对象是同样的一个比喻句。但由于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两次教学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 案例一中教学内容侧重于“言语内容”即课文“说了什么”,教学从思想内容入手进行情感熏陶。案例二则相反,重“言语形式”即作者“怎么说”,从生动的言语表达方式(比喻句)中体会到母鸡的慈爱。 案例一让学生知道母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了母鸡是慈爱的,但不能了解这种“母爱”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案例二的指导准而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较好地统一了,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母鸡的伟大、慈爱,而且领悟到是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将“母鸡的爱”显现出来了。显然,它更能激发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兴趣。同

10、时,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一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帮助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师就应该是课文言语方式的探索者、解密者,是学生亲近语言、学习语言的引领者。在备课中,我们不仅要领悟作者的情感,更要敏锐地发现作者表情达意的言语方法,遣词造句的妙处。在课堂里,才能引领学生领略言语的魔力,去体味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度。文本细读案例: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细读 窦桂梅 细读词语,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意义。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冷,而且还“冷极了”,已表达出冷的程度。加上雪,更冷,还有冬天的黑夜,又是一个冷,三

11、个冷,放在一起,层层推进。但别忘了,这是大年夜,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该是个怎么样的冷呀?细读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场面。如果说夜幕的下垂,好比轻轻揭开了故事的序幕,那么,原来这看似简简单单的环境描写,却让我们一下子就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读出了这样的一层意味,后文中提到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更能唤起我们的同情怜悯。可见,每一个用词后面,都有一份意味深长。 再比如“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这一整天,没有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言外之意是小女孩一天也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一天也没有挣到一个钱。但课文

12、中却有意规避了这样的写法,两个看似简单的“谁”,剔除了泛泛而过的“大多数”“没有人”,表现的是所有的人无一肯施舍自己的同情;体现出不是小女孩不肯用心努力换得温饱,而是面对如此美好可怜的生命,世人的冷漠到已经到达无以复加的程度!看似简单的“谁”,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原来这寒冷,不仅从头冷到脚,还是从外冷到里,从身体冷到内心。所以,细读文本的时候,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不但能读到词语本身的信息,引发开去,还会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文章在言语表现形式方面,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在备课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精妙传神的字眼、内蕴丰富的词句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

13、复推敲斟酌,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徐善俊老师在上黄鹤楼送别时抓住一个“孤”字“船很多很多,为什么说是孤帆?”“李白为什么用孤帆?”“从孤帆这个词看出李白怎么样?”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薛法根教学爱如茉莉抓住一个“探”字,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有没有温暖?是几度呀?探字有温度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能够感受到“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

14、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2.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例如全国著名教师蒋军晶在上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那一段“表达”特别的话“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黄花,就开一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反复朗读咀嚼,一次次的诵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地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的过程。让孩子们随着作者诗

15、意浪漫的景物描述中,真真实实体验了那“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园子,“倭瓜、黄瓜、玉米”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园子,及那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童年。抓住这种新鲜的、独到的、极为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细细品读、积累,对催生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大有裨益。 3.精巧的构思、谋篇布局、精心的选材、命题 案例:匆匆第二课时的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 师: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匆匆一文。大家还记得文章的开篇和结尾相互照应着提出哪一个令作者困惑的问题吗? (生答,师板书:一去不复返)这样的追问除了开头和结尾照应外,还在其他的段落间。你能找到吗?(学生汇报) 师:全文有11个问题。其中有六个问题都集中在第4自然段,课文就是这样以发问式为纽带连接全篇的。下面我们就先来读读第4自然段,去感受文字中弥漫的情绪。 这样的导入巧在哪?妙在哪?巧在紧扣语文能力,一入课就引领学生了解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妙在简简单单的一个导入环节就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拎起了全文的教学。这样巧而简的设计,可谓省时高效。4.富有特点的人物对话 如船长中船长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