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no3 3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6614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no3 3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no3 3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no3 3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no3 3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no3 3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no3 3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no3 3章(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系统总线,内容,3.1 总线的基本概念 3.2 总线分类 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 3.4 总线结构 3.5 总线控制,2,3,3.1 总线的基本概念,一、总线的概念 总线是连接各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 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总线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互连机构,是多个系统功能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白中英) 二、总线的连接方式 通过适配器将外围设备同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高速CPU与低速外设之间工作速度上的匹配和同步,完成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所有数据传送和控制。 适配器通常简称为接口。,4,3.1 总线的基本概念,1. 双总线结构(以CPU为中心),5,3.1 总线的基本概念,2.

2、 单总线结构 在单处理器的计算机中,使用一条单一的系统总线来连接CPU、主存和I/O设备,叫做单总线结构。,6,3.1 总线的基本概念,3. 双总线结构(以存储器为中心),7,3.2 总线的分类,单处理器系统的总线,大致分为三类: 1.内部总线: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 2.系统总线: CPU、主存和I/O设备(通过接口)各大部件之间的互相连接的总线 3. 通信总线: 用于 计算机系统之间 或 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如控制仪表、移动通信等)之间的通信。 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I/O总线:中低速I/O设备间互相连接的总线),8,7.2 总线的分类,系统总线分类: 数据总线:

3、用来传输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 DB,双向,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 地址总线:用来传输数据总线上数据的地址。 AB,单向,与存储地址、 I/O地址有关 控制总线:用来传送CPU对各个设备部件的控制信号及各个设备部件状态反馈信号等。 CB,单向/双向,9,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一、总线特性 1、机械特性:物理连接方式,包括总线的根数、排列方式,总线的插头、插座的形状等 2、电气特性:定义每一根线上信号的传递方向及有效电平范围。送入CPU的信号叫输入信号(IN),从CPU发出的信号叫输出信号(OUT) 3、功能特性:描述总线中每一根线的功能 4、时间特性:定义了每根线在什么时间有

4、效,即总线上各信号有效的时序关系,10,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举例:RJ-45头,11,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五类双绞线: 标准568A: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标准568B: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双绞线的顺序与RJ45头的引脚序号-对应。10M以太网的网线使用1,2,3,6编号的芯线传递数据,100M以太网的网线使用4,5,7,8编号的芯线传递数据。 RJ-45对双绞线的规定如下 : 1、2用于发送,3、6用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 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

5、双绞,7、8双绞。,12,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二、总线的性能指标 1. 总线宽度 2. 传输率(带宽) 3. 时钟同步/异步 4. 总线复用 5. 信号线数 6. 总线控制方式 7. 其他指标,总线带宽: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是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单位兆字节每秒(MB/s)。 总线带宽总线传输速率吞吐率 单位时间传输的数据量 每秒兆字节(MB/S)或每秒位(bps) 总线带宽传输的数据量需要的时间,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Bit Rate) 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bps 字符中每个二进制位持续的时间长度都一样,为数据传输速率的倒数 进行二进制数码传输,每位时间长度相等:比特率波

6、特率(Baud Rate,13,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三、总线数据传送模式 读数据传送:数据由从设备到主设备 写数据传送:数据由主设备到从设备 猝发传送(数据块传送) 给出起始地址,将固定块长的数据一个接一个地从相邻地址读出或写入 写后读(Read-After-Write) 先写后读同一个地址单元,适用于校验 读修改写(Read-Modify-Write) 先读后写同一个地址单元,适用于共享数据保护 广播(Broadcast) 一个主设备对多个从设备的写入操作,14,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四、总线标准 总线标准:系统与各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连接标准。,ISA : 工业标准体系结

7、构 EISA: 扩展的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VESA(VL-BUS): 局部总线标准 PCI: 外设部件互连标准 AGP:图形加速端口 RS-232C:串行接口标准 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USB:通用串行总线 IEEE 1394总线:高速串行总线标准接口,15,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ISA : ISA(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指IBM公司为适配PC/AT而于1984年推出的16位系统总线标准,它是当初PC/XT使用的XT总线的扩展,XT总线共62线,其插卡/插座分A、B两面,每面31线,其中数据线宽8位,地址线宽20位(可对1MB存储空间

8、寻址)。XT总线后来又称ISA 8总线。 ISA总线在原XT总线62引线的基础上再延长出独立的一段,新增加36线(A、B两面各18线),数据线扩至16位,地址线扩至24位。ISA总线适配8/16位数据总线传输要求,与XT总线兼容。ISA总线插槽长138.5mm,相邻引脚距离2.54mm,基本部分与扩展部分相距10.16mm。,16,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ISA总线 16位系统总线,用于IBM PC/AT及其兼容机 由前62引脚(A和B面)和后36引脚(C和D接面)两个插槽组成: IBM PC机和IBM PC/XT机的IBM PC总线 前62个信号,其中8位数据总线、20位地址总线 时钟频

9、率4.77MHz,最快4个时钟周期传送8位数据 IBM AT机增加部分 后36个信号,16位数据引脚和24位地址引脚 8MHz总线频率,2个时钟周期传送16位数据,ISA总线的主要特性 数据传输速率最高为8Mbps。 24根地址线,可寻址16MB存储空间(000000H0FFFFFFH)。 64KB个可寻址的I/O端口(16根地址线,可寻址0000H0FFFFH端口)。 一次可进行16位或8位数据存取。 15级硬中断控制(对应两片8259A级联)。 7个DMA通道(对应两片8237A-5级联)。 可产生I/O等待状态。 支持多个主控器(multi-master)。XT总线通常只有CPU是唯一的

10、主控模块,其余的都是受控模块。ISA总线中增加了一条master信号引脚,可使CPU释放总线(CPU处于高阻状态)而由其他主控器(诸如DMA控制器、DRAM刷新控制器、带处理器的智能接口控制卡等)占用总线。但ISA只支持CPU以外的一个主控器接口卡工作。,17,18,19,20,PCI插槽,21,AGP插槽,22,23,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RS-232C总线标准: 1机械特性 机械特性对接插件的几何尺寸、引线排列等作了详细规定。 DTE和DCE是通过接插件连接的。例如EIA RS-232C标准为25芯插头座。规定DCE用母插座DTE用公插座,它还可以与公用数据网接口、电报网接口相连。

11、2电气特性 电气连接有三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有三种不同的标准。 (1)RS-232C,每一条电路采用单端工作方式,所有接口电路都共用一条信号接地线。因此,通过地线的串音干扰大。为了提高该标准的抗干扰能力,规定了较高的信号电平。,24,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的输出电压为5V15V,采用负逻辑定义。RS-232C的逻辑0电平是+3V+15V,逻辑1电平是-3V-15V。 (2)RS-423A,非平衡线路,每一路为单端输出(发送);接收为差分平衡输入。发送通路有两根线,接收通路也有两根线,每一个方向共用一条信号回线。从而使串音干扰减小。 (3)RS-422A,平衡

12、线路,每一条电路均用两条导线,成各自的信号回线。电路的发送与接收分别为差分输出和差分输入(均平衡),因而有较强的抗串音干扰能力。 3功能特性 RS-232C标准规定采用25芯的D型插头座,这25个引脚安排都是标准的,也就是说每个引脚都规定了其特殊用途。,25,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26,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27,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28,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29,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9针连接器和25针连接器间的对应关系,30,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SCSI总线(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

13、口 高速、智能、并行总线接口 使用50芯电缆,由8条数据线、一条奇偶校验线、9条控制线等组成 以菊花链形式最多可连接8台设备 采用分布式总线仲裁策略,每个SCSI设备有唯一设备号ID07 SCSI-2扩充了SCSI的命令集,采用68芯电缆,提高了数据传输率 SCSI-3标准允许总线上连接的设备由8个提高到16个,可支持16位数据传输,31,3.3 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IEEE 1394总线 高速串行总线标准接口,适合视频等家电消费类设备的连接,俗称火线Fire Wire 具有数据传送的高速性 数据传输率:100Mb/s、200Mb/s、400Mb/s 具有数据传送的实时性 保证多媒体数据(图像

14、和声音)传送的连续 体积小易安装,连接方便 使用6芯电缆 支持热插入(带电插拔),32,3.4 总线结构,一、单总线结构 在单处理器的计算机中,使用一条单一的系统总线来连接CPU、主存和I/O设备,叫做单总线结构。 要求连接到总线上的逻辑部件必须高速运行,以便在某些设备需要使用总线时能迅速获得总线控制权;当不再使用总线时,能迅速放弃总线控制权。,33,3.4 总线结构,二、多总线结构 1、双总线结构,34,3.4 总线结构,2、 三总线结构,35,3.4 总线结构,2、总线的内部结构 早期简单总线的内部结构,36,3.4 总线结构,简单总线结构的不足: 第一:CPU是总线上惟一的主控者。 第二

15、:总线信号是CPU引脚信号的延伸,故总线结构紧密与CPU相关,通用性较差。 当代总线追求与结构、CPU、技术无关的开发标准。,37,3.4 总线结构,当代总线构成: 总线控制器:完成几个总线请求者之间的协调与仲裁。 数据传送总线: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 仲裁总线:总线请求线、总线授权线。 中断和同步总线:中断请求线和中断认可线。 公用线:时钟信号线、电源线、地线、系统复位线等。,38,3.4 总线结构,当代流行的总线内部结构,39,3.5 总线控制,主设备(Master):控制总线完成数据传输 从设备(Slave):被动实现数据交换 总线控制又称总线仲裁。包括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 一、总线判

16、优控制 判优控制:决定当前控制总线的主设备 集中式:中央判优器负责 分布式:由各个主设备仲裁号决定,40,3.5 总线控制,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设备控制总线,其它设备此时可以作为从设备。 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设备向总线发送数据,但可以有多个设备从总线接收数据。 集中式判优(仲裁):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独立请求三种方式。,41,3.5 总线控制,1、链式查询方式,I/O接口1,42,3.5 总线控制,特点: 离总线控制部件最近的设备优先权最高 控制线路简洁 设备扩充容易 对电路故障敏感度高 优先权低的设备获取总线控制权难度大,43,3.5 总线控制,2.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I/O接口1,设备地址,44,3.5 总线控制,特点: 计数可以从0开始,按设备优先级0,1.n顺序固定降序排列 计数可以从上次计数终点开始开始,即可以采用循环方式,各个设备的优先级相同 计数器处值可设置,即优先级次序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