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四首(上课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65012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诗四首(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李白诗四首(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李白诗四首(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李白诗四首(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李白诗四首(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白诗四首(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诗四首(上课用)(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白诗四首,【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2、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和其 “豪放飘逸” 的诗歌特点。 3、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的李白的代表作,巩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关于李白: 李白,字 ,号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 诗人,有 之称。长于乐府与绝句,其诗风格豪放而飘逸,对后世影响较大,杜甫称赞他 , 诗成泣鬼神”。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李白(701762),“诗仙”,“笔落惊风雨,,以奇文取称 元稹 才大语终奇 钱起 才矣奇矣 白居易,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2、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奇,其生平: 1、读书时期 25岁以前 通读百家 习剑任侠 求仙访道 思想复杂 2、第一次漫游2542 辞亲远游 酒隐安陆 十年活动 名动京师 3、长安三年 4245 应昭入京 供奉翰林 得罪权贵 自请放还 4、第二次漫游4555 客居梁园 喜逢高杜 漫游寻仙 忧心国事 5、战乱时期 5562 避居庐山 流放夜郎 奉节遇赦 病卒当涂,“太白精神”,李白是盛唐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称“太白精神”:慷慨自负,傲视凡夫,纵酒狂放,任心使气,追求自由,幻想浪漫。而他的诗则是太白精神的艺术凝聚和形象显现。,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写作背景:,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3、,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解题,梦游: 天姥: 吟: 留别:,点明内容是虚幻的,所梦内容,古诗体式,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言为基础,杂用

4、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本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整体感知,1.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消极情绪寓于积极豪迈之中,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脚著 谢公屐 倚石 澹澹 石扉 訇然 鸾 魂悸 长嗟 觉时,yn,m,shn,l,zhu,j,y,dn,fi,hn,lun,j,ji,ju,2.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凭借,使

5、颤栗,弹奏,代神异的景象,低头,服侍,超过,的确、确实,解释下列加点词 烟涛微茫信难求: 势拔五岳掩赤城: 我欲因之梦吴越: 栗深林兮惊层巅: 虎鼓瑟兮鸾回车: (6)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3.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一、梦游之 由(起) 叙述,二、梦游之 景(观) 描写,三、梦游之 吟(叹) 议论、抒情,思 路,全诗可分三部分:,高峻雄伟,对比 夸张 衬托,对比 以虚衬实,烟涛微茫,向天横 拔五岳 掩赤城 倾天台,由,热情 向往,赏析第一部分,壮美雄奇,景,湖月 渌水 清

6、猿,云梯 花石 海日 天鸡 叠岩 岩泉,凄清幽静,夸张,心驰 神往,流连 忘返,赏析第二部分,憎恨现实 痛苦惆怅,景,神奇壮丽,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洞天雷 洞天门 洞天境 洞天仙,魂魄动 起长嗟 惟枕席 失烟霞,想象 夸张,回到现实,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豪迈气概,直抒胸臆,憎恨现实 敢于反抗,吟,赏析第三部分,世事痛苦追求乐土及时行乐,蔑视权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

7、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我不能够心情愉快呢!,思想感情:对统治阶级的蔑视和反抗。,直抒胸臆,名句欣赏,诗眼,卒章显志,梦,游,吟,魂飞剡溪,着屐登山,洞天仙境,魂归枕席,凄清幽静,壮美雄奇,神奇壮丽 和穆陆离,憎恨现实 苦闷惆怅,天 姥 仙 境,留别,现实,梦境,现实,主 题,本诗描写作者自身对梦境中天姥仙境美景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憎恶现实、蔑视权贵、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和向往自由、追求乐土的美好愿望。,小结艺术特色,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

8、、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拓展延伸: 体味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想象和夸张),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表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9、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将进酒(节选)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丁都护歌 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g,dng,zo,h,zhu,一、看诗题,找信息,丁都护歌 关于“丁都护歌”的来源,宋书乐志记载,彭城内使徐逵之被鲁轨杀了,宋高祖(即宋武帝刘裕)派府内直督护丁旿去处理后事。徐逵之的妻子是宋高祖的长女,她叫

10、丁旿(w )到她的府阁下,亲自询问殡殓之事,每问一句,都叹息“丁督护!”语声很哀切。后人根据她的悲叹声进一步推衍成这支歌曲。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所保存的丁督护歌都是咏叹军旅生活的艰苦和思妇的哀怨的。,李白借旧题写时事,在标题上就已营造了凄切悲苦的基调。那么全诗的诗眼应该是什么?,苦,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丁都护歌,写纤夫的悲苦,并寄予深切的同情。,点明地点、去向、环境,在对比中突出拖船之苦况。,用典,表明气候炎热,突出拉纤之艰苦。,细节,写生活条件之恶劣,表现纤夫不

11、堪忍受的痛苦。,动作描写,写纤夫的哀伤心境。,场面描写,极言行役之艰巨。,写纤夫之苦感伤千古,没有尽头。深化主题。,二、找意象,析特点:,1、在诗中找出描写“纤夫”劳苦的句子。,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写纤夫拖船的劳苦。,用典,细节。写纤夫生活条件的艰苦,动作。刻画纤夫心里的悲苦,纤夫悲苦;诗人同情。,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场面描写,极言行役之艰巨。,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直抒胸臆,诗人的悲苦之情奔涌而出, 达到高潮。这广大的磐石,采不尽,运不完, 苦难深重,哪有尽头啊!深化了诗歌主题。,开头“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这两句交代拖

12、船的地点、环境:从云阳逆水北上,两岸商贾云集。看似无关题意,但却别有深意,试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之。,这两句好像无关题意,其实匠心独运:商业网点的稠密、商贾市肆的豪华与下文纤夫拖船的劳苦构成鲜明的对照,两相对比,更突出了拖船劳役的繁重艰辛,渲染了环境气氛;“云阳上征去”,也为下文“万人系磐石”作了铺垫,它让我们看到了傲岸豪迈的李白的又一面, 就是拥有关注民生疾苦的可贵情怀的“诗仙”.,本诗诗人运用乐府旧题,另创新意,描绘了纤夫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全诗言近旨远,意蕴深厚。,主旨归纳,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

13、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赋,比喻,拟人,直接点明人和事。,飘泊远航,归途凶险。,暗喻晁衡遇难,愁云笼罩 ,心情沉痛,虽是悼诗,却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自然而又潇洒。体现了李白诗歌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诗眼。表现诗人失去好友后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别的真挚友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伤的气氛。,联想,小结:本诗的艺术特色:,诗忌浅而显。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 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

14、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我们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越女词五首(其三)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行船轻松欢快,天真活泼 充满生命活力,细节描写 清新自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李白诗名句欣赏,李白诗名句欣赏,人生得意须尽欢,

15、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诗名句欣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李白诗名句欣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此夜曲中闻折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