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京翰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36323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京翰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郑州京翰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郑州京翰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郑州京翰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郑州京翰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京翰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京翰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页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共 150 分, 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得分:现代文阅读(9 分)_; 古诗文阅读(36 分)_; 文学文本阅读(25 分)_;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_; 作文(60 分)_; 总分:_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也谈人品与画品杨悦浦古人云,“人品即画品 ”。这也是 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 ”,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 “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

2、作出好作品,是 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但是,如果把 “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 业内口碑却不好。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 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 记者采访回来后, 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 头就走。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

3、。所以,“ 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在美术界,还会听到“ 作画先做人”、“ 心灵美画才美”、“ 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 语” 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 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 样? 这一系列的问题,美 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浮躁 ”的社会,“ 做人 ”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

4、主席、院长之类 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 员利用职权谋取“ 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 见 不得人的事了,比起 长年累月拼命 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 这可是省事多了。这样的“ 做人”,与真正的 艺术创作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 人品即画品”便仅仅是一句空谈。若从这些现象看,“ 人品即画品”在现实中便成了一个可疑的命题。人品就是人品,画品就是画品,常常被分置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作品是否达到了艺术基本品位,它的艺术价值如何? 作品在社会领域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为社会文化艺术综 合方面所认知? 作品是否经得起历史的鉴证,不要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算是在当代的

5、住置又如何?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练,风格和个性要不断地锻造, 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 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打开美术史,都是由无数名作和 艺术思想发展而组成的。 历 史上画得好的画家很多,人品好的画家也很多,美术史不会将其全然割裂。“人品即画品”的道理,是 经 得住时间检验的。我只想提醒,在 鱼龙混杂、浮 嚣躁动的社会现实中,若有人还拿 “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千万 别 当真。一个真正的 艺术家还是要做人有标准,从艺有高度,惟德艺双馨方能遗泽 后代。人民日报(2013 年 8 月 11 日 12 版)1、下列不属于作者说的“许多人对这句

6、话(人品即画品)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的依据的一项是( ) (3 分)A、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得不到相应的认证,有的画家画不错,但是人不怎么样;有的画家人不错,但是画却不好。B、“作萄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是美术界的流行语,要是较起真儿来,人们就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C、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靠炒作出名,有些略懂绘画的官员也很容易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而那些靠真本事拼搏的人却很难得到社会的承认,这使得“人品即面品”成了一句空话。D、艺术是要画家拼尽全力投入的事情,技艺要不断地磨炼,风

7、格和修改要不断地锻造,艺术修养要不断地提升。这些问题说穿了,就不只是画品,更是人的性情、品质、操守。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在作者看来,绘画就应该看重绘画水平,画家俗一点并不能成为被诟病的把柄,更何况俗也不一定是坏人,俗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好画家。B、“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讲很重要,将二者合起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画家要是能将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便是达到了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C、作者对艺术上不努力,却擅长炒作的人给予了批评,并认为他们虽然能够凭借炒作而被热捧一时,但是最终是经不起考验而被大众瞧不起。D、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随之“

8、浮动”,使一些人的人品很难保证;这些人绘画不是靠努力,而是靠炒作或靠权力,“画品”也根难保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美术界一向主张和追求“人品即画品”,但是现实生活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带有更多的功利色彩,从而使“人品即画品”的要求仅限于理论层面了。B、作者认为“画品”包括很多方面,不但涉及对画作的具体要求,甚至要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这就要求画家有过硬的性情、品质和操守才行。C、“俗不可耐”的画家其实并不是作者讽刺的对象,而年轻记者去采访他前,某长者特地嘱咐他的话才是作者思考的重点,因为“某长者”的话就很好地割裂了“人品”和“

9、画品”。D、作者鉴于社会上种种拿“人品即画品”说事儿,却不去真正践行它的现象,得出了一个结论“千万别当真”,这个社会很难出现德艺双馨的画家了。二、古诗文阅读(共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何郯,字圣从,本陵州人,徒成都。第进士,由太常博士 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言事无所避。王拱辰罢三司使守亳,已而留经筵,郯乞正其营求之罪。石介死,枢密使夏竦谗其诈,朝廷下京 东体实,郯与张昪极陈竦奸状,事得寝。杨怀敏以 卫卒之乱,犹为副都知,郯又与昪及鱼周询论之。 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得分第 2 页 共 页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 郯争辩尤力。帝曰: “古有碎首 谏者

10、,卿能之乎 ?”对曰:“古者君不从谏,则臣有碎首;今陛下受谏如流,臣何敢掠美而 归过君父。 ”帝欣纳之。时诏群臣陈左右朋邪、中外险诈 ,久而无所行。郯请阅实其是否,因言曰:“诚以待物,物必应以诚。 诚与疑,治乱之本也,不可以一臣诈而疑众臣,一士诈而疑众士。且择官者宰相之职,今用一吏,则疑其从私,故细务或劳于亲决。分阃者特帅之任,今专一事,则疑其异图,故多端而加羁制。博访者大臣之体,令 见一士,则疑其请托。君臣交疑,而欲天下无否塞之患,不可得矣。”都知王守忠以修祭器劳,迁景福殿使,给两使留后奉。郯曰:“守忠劳薄赏重。旧制,内臣遥领止于廉察。今虽不授留后,而先给其禄;既得其禄,必得其官;若又从之,

11、则何求不可。”既又诏许如正班。守忠移閤门,欲 缀本品坐宴,郯又言:“ 祖宗之制,未有内臣坐殿上者。此弊一开,所损不细。”守忠闻之,不敢赴。知杂御史阙,执政欲进其党,帝以郯不阿权势 ,越次用之 。郯遍历三院,有直声。以母老求西归,加直龙图阁、知汉州。将行,上疏言: “张尧佐缘后官亲,叨窃非据,外庭窃议,谓将处以二府。若此命一出,言事之臣,必以死争之。倘罢尧佐则伤恩,黜言者则累德,累德、 伤恩,皆 为不可。臣谓莫若富贵尧佐而不假之以权,如李用和可也。” 其后卒罢尧佐宣徽之命。卒,年六十九。(节选自宋史何郯传,有删改)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枢密使夏竦谗其诈

12、 谗:诬陷B、诚与疑,治乱之本也 治:治理C、博访者大臣之体 博访:广泛地寻查访求D、此弊一开,所损不细 细:小,细小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B、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C、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D、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何郯作为大臣,能够为朝廷着想,谈论事情无所回避,有的是针对大臣的错误做法的,有的是针对皇上的错误的。他言事从不从私心出发,皇帝都能欣然接受他

13、的进谏。B、何郯主张治理国家应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应该给予大臣本职内的行政自由,因为君臣互相猜疑会导致混乱的产生,甚至造成政治上的困厄。C、何郯在进谏时能够在无所避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取不激化矛盾的方式,从他赞美皇上能够受谏如流,以及他建议皇上对张尧佐朝廷折中处理就能够看出。D、因为何郯为人刚直,所以皇帝能够重用他,这说明了皇上对何郯的赏识。何郯在即将回乡任职时仍然为朝廷的事进言,也用行动回报了皇上的这份赏识。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知杂御史阙,执政欲进其党,帝以郯不阿权势,越次用之。(5 分)(2)臣谓莫若富贵尧佐而不假之以权,如李用和可也。(5 分)(二)

14、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咏笛刘孝孙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8、诗歌的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 分)9、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笛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爱命的千古名句是“ ,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的存在的名句是“ , ”。(3)杜牧阿房官赋中,用“ ,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聋侈之风。乙 选考题三

15、、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冰释刘腊梅这个暑假又长又闲,夸大了人的所有知 觉。芝化刚参加完初中升学考试,在家等待 结果。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她报考了城里一所师范学校。每年暑假,表妹都要来家里玩一段时间,尽管母 亲从没有好 脸子。对于褒和贬她都以没心没肺的坦诚笑容一一收受,高兴与不高兴都挂在 脸上,心眼儿浅得一眼可以望到底。她并不知道自己成了舅 妈与外婆恶劣关系的牺牲品,照样每年放暑假就来 乡下消磨。有 时候芝化也不 亲表妹,因为她一来就分走了奶奶对她的专宠。奶奶对这个外孙女藏着好,是见不得人的那种,偏偏几次都被芝化撞见。比如偷偷塞个煮鸡蛋给表

16、妹,或者悄悄拿两元卖破烂的钱给她零花。 对于这份私情,表妹很懂事地配合,从不在第三者面前 显摆。但这种私赠私授的诡秘感情,并没有瞒过 母亲和芝化,芝化把它沉到心里,母 亲把它挂在脸上。这天晚饭时分,桌上多了一道薏米炖排骨,是奶奶用自己的私房钱来给表妹接风的,母亲才不会因为这个小客人的到来而改善伙食。而对于因表妹而开的洋荤,母女俩都不会领情。母亲因为头天晚上和父亲争论舅舅过生日送礼金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一 张脸冷得瘆人。芝化把喝汤的声音降到最低,排骨上残留的肉渣子也不敢用力地吮,怕弄出声响来给母亲找到发作的理由。“芝化,快吃,完了和我一起去晒谷 场收包谷。光吃不做,会消化不良的。”除了芝化被迫接收这个信息外,全家人都当没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