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36154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内涵: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结晶2、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理解: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在国家发展各个历史时期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逐步积淀为中华民族

2、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作用: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当代主题: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高考经常用一些历史事实、名言警句,分析、辨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知识拓展: 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内涵 名言警句团

3、结统一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胞共气,家国所凭;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爱好和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勤劳勇敢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天道酬勤;不畏强御;勇者不惧自强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怨天,不尤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主义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易错点 1: 不能正确辨别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 “从最早的历史纪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的民族( 指土尔扈特人)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

4、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了。”( 英国作家德昆赛著鞑靼人的反叛)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历经万里跋涉,重返祖国的壮举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A团结统一的精神 B勤劳勇敢的精神 C爱好和平的精神 D自强不息的精神易错点 2: 不能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误区指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下列对爱国主义认识正确的是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英勇

5、战斗、为国捐躯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A B C D3、 (2014苏州调研)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每年中宣部、中组部等 11 个部门都会联合组织“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 B C D易错点 3: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误区指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当代青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主要 A汲取和借鉴西方

6、的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 B安心在国内生活和工作,不为海外条件所诱惑C积极走出国门,减轻国内就业的压力 D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祖国统一贡献力量5、(2009海南单科)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分析角度 内容阐释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弘扬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

7、精神支柱文化与人的关系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能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

8、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行为选择提供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3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A. B. C. D.6、 2009 年第 2 期瞭望刊登了一篇名为积极消费就是爱国的文章。该文经各大网站转载后,引起网友热议。文章指出:“人们一谈起爱国,往往会联想到金戈铁马,血洒疆场。实际上,在和平年代,爱国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之时,积极消费就是爱国。”这说明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B.爱国

9、主义是具体的C.任何时候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原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2)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

10、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7、2015 届广东省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列对“中国精神”认识正确的是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这种精神自古就有,经久不衰这种精神折射出中国人民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 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实现中国梦A B C D二、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

11、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必要性:是当前文化建设 的重要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顶住霸权主义、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需要三、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主心骨”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4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每个公民都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四、爱国主义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第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第一、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第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易错点 4:不能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8、有人说,经济建设是所有工作的中心,所以应该培育中小学生的经济意识而不

13、是民族精神。这种观点 A肯定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正确 B揭示了当前教育中存在的弊端,正确C忽视了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错误 D抹杀了民族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错误易错点 5:不能准确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9、 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A B C D易错点 6: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

14、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误区指正:中华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10、 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下列关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具有时代性A B C D11、 (2013四川卷)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

15、族精神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 B C D12、 (2013温州模拟)近代以来,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几近亡国灭种的边缘。但中华民族有着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经过全民族百年不屈不挠的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材料说明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 B C D13、 (2012江苏卷)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