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36136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3 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原创) 全国第四届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作品南京师大附中 路宽教学目标通过本框题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懂得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在今天的特点,辩证看待传统文化。教学难点传统文化作用的双重性。教学思路通过回顾第三课关于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引出传统节日的由来,切入传统文化的话题。通过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绘画、传统戏曲的介绍,总结出中国核心传统思想“和合 ”思想。由此思想过渡到古代“大同世界”之政治理想。由此理想与当今世界的差距,引出中国当前倡导的建立 “

2、和谐世界”的理念。通过让学生分析“和谐世界”的理念和古代 “大同世界”之政治理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概括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由中国现代版的标志联想到传统标志,引出长城,得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结论。由长城是国家的墙到城市的墙、家庭的墙、单位的墙,引出中国传统的“墙文化 ”。请同学分析墙文化的作用,概括出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得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通过探究孔子的观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活动,让学生切实体验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教具的使用电脑课件、黑板、粉笔。在教具的使用中,运用对比法,中国孩子和伊拉克孩子之间的对照。运用留空法,让学生填上适当的语句表达他们此刻的想法。运用声音与图像的配合。运用传统戏曲和现代歌曲的对照。材料的使用材料丰富但主题一致,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附材料京剧捉放曹录音、我的中国心录音。相片若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