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政治简述题(毛概)已排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354305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政治简述题(毛概)已排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述题(毛概)已排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述题(毛概)已排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述题(毛概)已排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成人高考政治简述题(毛概)已排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政治简述题(毛概)已排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政治简述题(毛概)已排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试述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并得到全党的肯定。(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理论,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行动的指南。但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由于各国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如何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它,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使之能够解决本国的具体问题,就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考虑的事关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3)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十分落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完成了这一特殊困难的事业。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在具体内容上,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进行了正确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理论;在表现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政策。毛泽东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3、的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人民革命的理论,找到了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和胜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国内外反动势力,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辉旗帜。(2)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构成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毫无疑问,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

4、制度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建立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治基础。(3)毛泽东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两者又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前者的许多重要思想,为后者提供借鉴、启迪并被吸收;前者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后者所继承和发展。(4)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和政治优势。毛泽东思想中所倡导的许多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等,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成

5、为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5)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落后而又极不平衡,毛泽东思想成功地解决了在这样的国家中,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孕育和启迪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答: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

6、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党的思想路线。它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2)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形成的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对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

7、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一切组织和一切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根本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3)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提出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的事业,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的相支持和帮助,但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立足本国,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去探索一条适合本

8、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正确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和向外国学习的关系,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关系等。4、试述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答:毛泽东思想在形成和发展中,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主要是:(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的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同样,正确的革命理论,只有同亿万群众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和形成。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不是个别天才人物主观臆造的东西,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过程中产生

9、的科学体系。在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倾向;另一种是经验主义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割裂开来,都不能引导中国取得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2)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就清醒地分析了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形势,适时地将革命进攻的方向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开辟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全党树立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榜样。

10、在“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毛泽东虽然屡遭排挤和打击,但他从未停止过同党内连续出现的“左”倾错误的斗争。1930年5月他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这篇文章初步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对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特殊而伟大的事业。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正确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

11、的客观规律,而且在理论上提出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主要是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来了一番改造,使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5试述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不能成功,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1)帝国主义不容许。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不是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从而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对它们来说,一个政治上、经济上不独立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国,乃是极其广

12、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它们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也不愿意看到中国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所以,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派无论怎样虔诚地向西方国家学习,怎样热烈地向它们表示友谊,还是不能得到它们的同情和支持。事实上,袁世凯就是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窃取的果实。(2)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是根本的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的压迫、官僚买办资本的排挤、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封建官僚政府的压榨,不能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地主农业经济和个体农业经济占着明显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只占很小部分;在民族资本中,商业资本和金融

13、资本比重较大,缺乏重工业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不得不依赖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相当多的民族资本家的前身是官僚地主,其资本由地租转化而来,有的继续从事封建剥削,兼有地主身份,同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关系相当密切。(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带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又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因而在革命中充分暴露出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脱离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内

14、部涣散而无法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力量等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决定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6试述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中国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飞跃具备了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创造了经济条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日起,发展一直很慢,但在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比较迅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5、商品输入量减少,出口量增加,中国外贸逆差额逐年下降;中国近代工业,其中主要是轻工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重工业也有所发展;资本集中趋势日益明显,拥有千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开始形成。(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奠定了政治基础。中国无产阶级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的社会力量。19世纪中叶外国资本在中国沿海开办企业,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60年代起,在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企业中,诞生了中国第二批产业工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达200万人。中国工人阶级比资产阶级资格更老,反帝反封建更坚决。随着工

16、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群众觉悟的提高,工人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发展。一是罢工次数增加,规模扩大。二是同盟性罢工日益增多,工人阶级的组织能力有很大提高,开始成立“工团”组织。三是罢工斗争由经济斗争向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发展。(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民主革命性质的转变提供了思想指导。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给封建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破除了封建教条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发挥了思想启蒙运动的作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对中国最大最深刻的影响是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五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