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三基简答+公共学习基础归纳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10735278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3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三基简答+公共学习基础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护士三基简答+公共学习基础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护士三基简答+公共学习基础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护士三基简答+公共学习基础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护士三基简答+公共学习基础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士三基简答+公共学习基础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三基简答+公共学习基础归纳(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病室适宜的温、湿度应是多少? 过高或过低对病人有何影响?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舒适、整洁、安静。病室温度一般以1822为宜,新生儿室、老年科室以及检查、治疗时室温应略高,以2224为宜。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使人畏缩,缺乏动力,病人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易受凉。病室湿度一般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空气潮湿,细菌易于繁殖,同时水分蒸发减少,病人感到气闷不适,对患有心、肾疾病的病人尤为不利;湿度过低,室内空气干燥,人体会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咽痛、烦渴等,尤其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的病人不利。2去枕仰卧位适用于

2、哪些病人?为什么?(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采用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因为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渗出至脊膜腔外,使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头痛,去枕仰卧位可减轻上述症状。3休克病人应采取何种卧位?为什么?休克病人应采取中凹卧位,即病人头胸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4半坐卧位适用于哪些病人?有何临床意义?(1)心肺疾病所引

3、起呼吸困难的病人。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减轻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使肺活量增加;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减少静脉回流,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促进引流;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差,因而可减少炎症的扩散和毒素吸收,促使感染局限化和减少中毒反应,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避免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使病人逐渐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过

4、渡。5哪些情况下宜取头低足高位?(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需采取右侧卧位)。(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4)跟骨、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反牵引力。11使用约束具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严格掌握应用指征,注意维护病人自尊。(2)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使用约束具的目的、操作要领和主要注意事项,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并使之获得约束具应用的有关知识。(3)约束具只能短期使用,并定时松解,协助病人翻身活动。(4)使用时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约束带下必须垫衬垫,松紧适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以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5、。(5)记录使用约束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护理措施和解除约束的时间。6导致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局部长期受压力、摩擦力或剪切力的作用:压力是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者,局部组织长时间承受超过正常毛细血管压的压迫,致组织缺血坏死而形成压疮。病人在床上活动或坐轮椅时,皮肤受床单或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以及病人半坐卧位身体下滑时,皮肤与床铺的摩擦和剪切力的产生,均可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2)局部经常受潮湿或排泄物刺激:出汗、大小便失禁等使皮肤潮湿,加上尿液和粪便的刺激作用,酸碱度改变,使皮肤表皮保护能力下降,皮肤组织极易破损。(3)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

6、: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或牵引时,松紧不适宜,衬垫不当,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组织缺血坏死。(4)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全身营养不良和水肿的病人皮肤都较薄,抵抗力弱,受力后易破损;营养不良的病人皮下脂肪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局部缺血、缺氧严重而易发生压疮。7哪些部位好发压疮?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侧卧位时:好发于耳郭、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郭、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

7、等处。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8哪些人群是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1)昏迷、瘫痪者:自主活动丧失,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2)老年人:机体活动减少,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3)肥胖者:身体过重使承重部位的压力增大。(4)身体瘦弱、营养不良者: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5)水肿病人:水肿降低了皮肤的抵抗力,并增加了承重部位的压力。(6)疼痛病人:为避免疼痛而处于强迫体位,机体活动减少。(7)石膏固定的病人:翻身和活动受限。(8)大小便失禁者:皮肤经常受到潮湿污物的刺激。(9)发热病人:体温升高可致排汗增多,皮肤经常受潮湿刺激

8、。(10)使用镇静剂的病人:自身活动减少。9如何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可通过评分的方式,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表 22)。评分16分时,易发生压疮;分数越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大。 (神志、营养、活动、运动、排泄、循环、体温、用药情况)10如何预防压疮的发生?(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 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病人取半卧位时,注意防止身体下滑;协助病人翻身、更换床单和衣服时,切忌拖、拉、推等动作;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碎屑;使用便器时防擦伤。(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

9、干燥;避免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单上。(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长期卧床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对易发生压疮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不能进食者,由静脉补充营养。(6)健康教育: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会预防压疮的方法。11依据其严重程度和侵害深度。压疮可分为哪几期?各期有何特点?(1)淤血红润期: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2)炎性浸润期:局部红

10、肿向外浸润、扩大、变硬;皮肤颜色转为紫红色,压之不褪色;表皮水泡形成,病人有疼痛感。(3)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破溃,显露出潮湿红润的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4)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骼;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12何谓疼痛?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哪些? (1)温度刺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作用于体表,引起组织损伤,如灼伤或冻伤。受伤的组织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2)化学刺激:如强酸、强碱可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化学灼伤使受

11、损组织释放化学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使疼痛加剧。(3)物理损伤:刀切割、针刺、碰撞、身体组织受牵拉、肌肉受 压、肌肉挛缩等,均可使局部组织受损,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4)病理改变:疾病造成体内某些管腔堵塞、组织缺血缺氧、空腔脏器过度扩张、平滑肌痉挛、局部炎性浸润等可引起疼痛。(5)心理因素:心理状态不佳、情绪紧张或低落、愤怒、悲痛、恐惧等都能引起局部血管收缩或扩张而导致疼痛,如神经性偏头痛。此外,疲劳、睡眠不足、用脑过度可导致功能性头痛。13哪些因素影响疼痛?(1)年龄:个体对疼痛的敏感程度随年龄而不同,婴幼儿不如成人对疼痛敏感,随着年龄增长,对疼痛的敏感性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

12、性又逐步下降。(2)社会文化背景: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病人的文化教养,均可影响病人对疼痛的认知评价,进而影响其对疼痛的反应。(3)个人经历:过去疼痛经验可影响病人对现存疼痛的反应。(4)个性心理特征:疼痛的程度和表达方式常常因个体气质、性格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5)情绪:积极的情绪可减轻疼痛,消极的情绪可使疼痛加剧。(6)注意力: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其对疼痛的感受。当个体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其他事物时,疼痛会减轻或消失。(7)疲乏:病人疲乏时对疼痛的感觉加剧,忍耐性降低;当得到充足的睡眠、休息时,疼痛感觉减轻。14如何评估疼痛?常用疼痛评估工具有哪些?(1)评估内容:疼痛的部位;

13、疼痛的时间;疼痛的性质;疼痛的程度;疼痛的表达方式;影响疼痛的因素; 疼痛对病人的影响,有无伴随症状等。(2)评估方法:询问病史,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和体格检查,注意观察疼痛时的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检查疼痛的部位;阅读和回顾既往病史,了解以往疼痛的规律以及使用止痛药物的情况;使用疼痛评估工具,评定疼痛的程度。(3)常用工具:数字式疼痛评定法:将一条直线等分10段,一端“0”代表无痛,另一端“10”代表极度疼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一个能代表自己疼痛感受的数字来表示疼痛程度。文字描述式评定法:将一直线等分5段,每个点均有相应的描述疼痛程度的文字,其中一端表示“没有疼痛”,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疼

14、痛”,病人可选择其中之一表示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定法:用一条直线,不作任何划分,仅在直线的两端分别注明不痛和剧痛,病人根据自己对疼痛的实际感受在线上标记疼痛的程度。面部表情测量图:图示6个代表不同疼痛程度的面孔,病人可从中选择一个面孔来代表自己的疼痛感受。15如何帮助病人减轻或缓解疼痛?在减少或消除引起疼痛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下列措施:(1)药物止痛: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为取得最佳用药效果,可根据药物半衰期“按时给药”,使血药浓度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在镇痛同时起到“预防”作用;提倡口服给药途径;药物剂量应个体化;应用PCA(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病人控制止痛)

15、 装置,即采用数字电子技术,通过编制一定程序和输液泵来控制止痛剂的用量,缩短给药间隔,减少药物不良反应。(2)物理止痛:应用冷、热疗法及按摩、推拿等止痛措施,减轻局部疼痛。(3)针灸止痛:根据疼痛的部位,针刺不同的穴位以达到止痛目的。(4)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采用电脉冲刺激仪,在疼痛部位或附近置24个电极,以微量电流对皮肤进行温和的刺激,使病人有刺痛、颤动和蜂鸣的感觉,达到提高痛阈、缓解疼痛的目的。(5)心理护理:建立信赖关系,尊重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减轻心理压力;通过选听音乐、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指导想象等方法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6)促进舒适:提供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通过简单的技巧,如帮助病人适当活动、改变姿势、变换体位等使病人感到身心舒适。(7)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学会面对疼痛,掌握减轻或解除疼痛的自理技巧。16何谓制动?制动对机体有何影响?制动即活动受限,指身体的活动力或任何一部分的活动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限制。制动对机体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1)对皮肤的影响:皮肤抵抗力下降,易受损或形成压疮。(2)对骨骼和肌肉组织的影响:肌肉无力或萎缩,关节僵硬或挛缩,手足下垂,骨质疏松等。(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与深静脉血栓形成。(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导致坠积性肺炎和二氧化碳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