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0734894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兴市2019-2020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 磬石(pn) 逶迤(wi) 汗涔涔(cn) 乍暖还寒(zh)B. 缔造(d) 搪瓷(tng) 白泠泠(lng) 夙兴夜寐(s)C. 驰骋(chng) 缄默(jin) 大杂烩(hu) 兢兢业业(jn)D. 提防(t) 联袂(mi) 双刃剑(rn) 恻隐之心(c)【答案】B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世博会上各国开放合作的精典一幕,不仅是“中国搭台、世界合唱”的真实写照,也是“互利共赢、共享未来”的生动预演。B. 经过一年紧张调试,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

2、镜,在指向、跟踪、漂移扫瞄等观测模式方面运行状态良好。C. 只有抢夺方向盘危害公共安全须受严厉刑事制裁的观念深入人心,公交车司机的操作区域成为绝对禁区,公共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障。D. 流水不停拍打着裸露的岩石,腾起的水雾在沟壑间弥漫,水声振耳欲聋;石阶或缓或陡,或直或曲,看着台阶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答案】C3.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真正的强者善于在逆境中找到光亮,从而激励自己 难关。中国伸援手向巴布亚新几内亚提供资助,让世界 相看。我们不妨先学好第一外语,再 学习第二外语。A. 度过 侧目 从而B. 度过 刮目 从而C. 渡过 侧目 进而D. 渡过 刮目 进而【答案】D

3、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认为,大桥开通将对大湾区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B. 要细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责任清单,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人员予以问责。C. 登楼远眺洞庭湖,渔帆点点,山长水远,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激起了人们的游兴。D. “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相关专家义愤填膺,纷纷遣责。【答案】C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程开甲亲自拟定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方案,又领导完成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首次氢弹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等几十次核试验。B. 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满足了社会大众景仰重情重义、救人水火的侠义行为

4、,它隐含了弱势群体对公理、正义的向往和追求。C.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方面整体推进,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的新布局。D. 当代著名诗人西川研读唐诗的力作,凭借以新颖独特的视角、直率大胆的写法,带我们回到唐人的写作现场,探求古人秘密。【答案】A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饶宗颐先生曾指出,中国文明能历数千年而延续至今,与汉字的特点有关。欧洲的拼音文字迁就语言, , 。 , , , ,但汉字却拉近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距离。便产生了不同的文字系统 现代汉语与上古汉语的语音也相差甚远 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 虽然

5、中国境内方音各异 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随着语言的分化,方言的出现A. B. C. D. 【答案】C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牛车一出村,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你从家里带出的温暖搜刮的一干二净。B.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C. 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河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D.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 我们看见外面的世界的同时,也让别人看到我们的内心。【答案】A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得体的一句是A. 父亲对儿子说:“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王老师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B.

6、 邻居朱老师对我说:“在北京名校读博士的小王答应在暑假给令郎辅导功课了!”C. 指导老师对获奖学生说:“此次大赛能获大奖,实属不易,你可真是我的高足啊!”D. 张教授致电校庆办:“因为事务繁忙,怕是不能屈驾前来参加贵校的百年庆典了。”【答案】B9.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为什么脚下这片黄土地能孕育出中国历史上最强悍雄盛的几个帝国周秦汉唐?B. “形象思维”这个词究意是什么意思?它包含几种不同含义?我们并没有弄清楚。C. 村上春树说:“近半个世纪的书,我最喜欢的是别让我走(石黑一雄2005年作品)。”D. 眼睛不仅是事物的“感受器”,而且因与镜象神经元有联系,也是一种“理性器官”。

7、【答案】B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群贤毕至B. 商人重利轻别离C. 四美具,二难并D. 齐谐者,志怪者也【答案】B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上A. 小年不及大年B.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C. 亦将有感于斯文D. 终岁不闻丝竹声【答案】D1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恐年岁之不吾与B. 转徙于江湖间、C. 奚以知其然也D. 未之有也【答案】B13.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痛恨那种避而不说自己想要那样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做法。B. 庭中始为篱,己为墙,凡再变矣。庭院中先是扎上篱笆

8、,不久又砌成了墙,一共变动了两次了。C.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用来纵目游赏,舒展胸怀,完全可以尽享视听的快乐,相是可以快乐的。D.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真正的颜色,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尽头呢?【答案】C14.下面对登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箫箫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A. 首联“风急天高”点明了季节,“哀”字为长江的秋景增添了悲怆的意味,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B. 颔联“萧萧”、“滚滚”这两个叠词,通过形象化的描写,让人在

9、情状的描摹中感受韶光易逝的感伤。C. 颈联“万里悲秋”以眼前之景抒发感时之伤,“作客”描绘羁旅之悲愁,“百年多病”写年老身体之衰。D. 全诗意象明丽,意境清新,境界阔大,感情深沉,声律和谐,对仗工整,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答案】D阅读下在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10、,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苸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节选自寡人之于国也)1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的一项是A. 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斧子B. 谨痒序之教 痒序:古代的地方学校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负戴:负担、背负D. 王无罪岁 无罪:没有罪过16.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鸡豚狗彘之畜B. 臣之壮也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 不知日之入17.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陈述了“民加多”的措施与统治者应持的态度,侧面阐释了“民本、仁政”

11、思想。B. 从“王道之始”到“王道之成”,说理逻辑明晰,层次递进,显示了孟子雄辩的艺术。C. 选文通过“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批评了统治者的错误认识。D. 选文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答案】15. D 16. A 17. D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自怜是人生命的觉悟和自我警醒,由哀我,到哀人生,哀天地,哀万物,自怜中传达的不仅是现实之叹,更是宇宙之沉思。从哲学和艺术观念上看,楚辞对后代的重大启发之一,是关于时间的咏叹,此称为“物哀”意识。楚辞的感伤,是一种时间性的感伤,是在急速流转的时间中,诗人感到美政理想无法实现所引起的

12、悲剧性感受。离骚中吟道:“日月忽春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昌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故而化为性灵的上下求索和急速的行进。理想不可实现,时光则空蹉跎,进而悲从中来,像一匹疲惫的老马,最后踯躅在历史的时空中。楚辞的时间性咏叹还有第二个层次,就是对人的存在命运的咏叹,在个人与宇宙的直接对峙上,显示人的生命张力和生命趣味。楚辞是一种现实的焦虑,更是一种存在的焦虑,而且后者更根本,更隐秘。楚辞中充满了急促的时光流转的调子。时间对人有强烈的压迫感,时间的步步进逼和人对时间延长的渴望,构成强大的张力,形成屈赋独特的节奏。在楚辞中,以“朝夕”构成的句式多见。这一句式,动态性很强,紧迫如鼓点阵阵。楚辞将人放

13、到时光的急速流转中回旋,正像魏晋诗人在诗中反复使用的一个意象“转蓬”一样在楚辞看来,人生就是这样的转蓬,西风摧折,恍惚幽渺,命运不可厘测,没有个安顿处,正是所这回事“欲问归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楚辞将人放到浩淼宇宙之中,与其直接照面,在时光的鞭打之下颤抖,痛楚,也在这样的力的作用下,与之沉浮,受其冲击,逆之而争进,顺之而飞旋。时间的帷幕下了弥天的网,让你无所逃脱。人在时间面前的这个“惧”字,被楚辞渲染得非常浓重。“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是怕美名不立的恐怖;“欲容与以俟时兮,惧年风之即晏”,这是怕打破人与宇宙和谐节奏的恐惧。岁月流逝,而人短暂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楚辞在众芳摇落之

14、中,突出了人生无常的感叹,而人在急速流动的时光面前如何展现自我的生命?楚辞将个人的命运、人类的命运、存在的命运放到时间中审视,从而探讨人生的价值。“往者余弗及,来者吾不闻”, 正是思往世,悼来者,知当下。在楚辞中,自然万物每每成为触动人深沉隐微的媒介,诗人笔下的万物带有浓厚的叹逝意味。时光流逝,众芳芜秽,从而引起诗人对人生的关注,对生命不永的感叹,从而构成一种意度回旋的韵律。叹逝,其实就是抚慰生命。楚辞这种物哀精神,在中国艺术化为深沉的时间性咏叹。(节选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18. 下列对楚辞中“物哀”意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物哀”意识是现实与宇宙之思的自怜意识。B. “物哀”意识主要体现在人对时间的咏叹上。C. “物哀”意识显示了悲悯情怀和存在的焦虑。D. “物哀”意识是人对生命价值的审视和抚慰。19.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时间对人有强列的压迫感,所以楚辞中有很多“朝夕”的句式。B. 楚辞中的“转蓬”这一意象充分展现了人生无常、命运不可厘测的感慨。C. 楚辞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带有浓厚的叹逝意味,展现出了灰暗无奈的调子。D. 楚辞突出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怕美名不立、怕破坏人与宇宙和谐的恐怖感。【答案】18. A 19. C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20.补写出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