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县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精校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107346811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铜梁县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精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铜梁县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精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铜梁县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精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铜梁县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精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铜梁县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_word版有答案(精校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仙和诗圣:迥然不同的生命意境李白被称为诗仙,因为在诗的国度里,他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人。“仙”的定义非常有趣,李白本身建立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不能够用世俗的道德标准去看待,比如李白的好酒,李白的游侠性格,李白对人世间规则的叛逆。可以说李白把道家的或老庄的生命哲学做了尽情发挥,变成一种典范。杜甫是诗圣,“圣”与儒家学说有关,儒家生命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圣”需要在人间完成。“仙”是个人化的自我解放,“圣”则是个人在群体生活当中的自我锤炼。虽然同时分享

2、了大唐盛世时的诗歌高峰,李白呈现出来的生命意境,与杜甫呈现出来的生命意境非常不同。李白的生命里所呈现出的自由形态,他的少年行中的青春形式,在正统文学当中不被鼓励。在整个文化体制中,受鼓励或赞赏的是经过很多历练之后的成熟与稳重。青春的热情、冲动、勇气或冒险,在文化当中是被忽略的。在青年时对李白的爱好很容易理解,因为那个时候很想背叛学校的教育,很想背叛家庭的规矩,很想像李白一样出走冒险。这未必是对李白绝对正确的理解,可是李白令人感觉到他的生命可以豁达到孤独地出走。那时候大家聚到一起,念的多是李白的诗句。今天对于杜甫的感动,是在进入中年的沧桑之后,开始明白他对人世间的悲悯,以及他把个人放入群体当中,

3、对使命与责任的承担。圣与仙是非常不同的两种形态。在中国的整个思想极度成熟,文学达到登峰的时刻,李白体现了老庄思想的最高完成,杜甫体现了孔孟哲学的最高完成。然而,到了宋朝就开始讨论到底李白、杜甫孰优孰劣的问题。宋朝的苏辙认为李白这样的诗人完全不道德,说李白“白昼杀人,不以为非”,因为李白的诗句当中,有“笑进一杯酒,杀人都市中”。其实文学创作与艺术创作一样,很难用社会的功利去解读。任何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如果用社会功利去解读,都没有办法存留。宋朝开始就对李白的诗很害怕,因为李白诗里有很多对个人出走的鼓励,后来的教育都害怕这种态度。在蜀道难中,哪里有前人开好的路?蜀道难最令人感动的是你必须披荆斩棘自己

4、开路,蜀道难的快乐正在于此。宋以后的教育体系害怕李白是因为李白的创造力。创造力常常被理解为毁灭力,因为太冒险了,太不遵循人间的规则。杜甫逐渐成为正统文学里的伟大代表者,而李白则备受争议。整整一千年当中,很多人在讨论李白、杜甫的优劣,这真是一个很大的精神浪费,他们都是不可取代的,樟树与榕树哪种更好?它们是不同的生命,在自然世界里,一定要分好或不好,是荒谬的,人的世界也是如此。李白、杜甫的生命分别抵达了不同的巅峰状态,如果非要去比较优劣,会偏离对他们的真正认知。(选自蒋勋说唐诗,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诗的国度里,李白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诗人,他建立

5、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不能够用世俗的道德标准去看待的,因此被人们称为诗仙。B.李白缺少成年人的成熟与沉稳,却充满着青春的热情和冲动,具有冒险精神,因此年轻人爱好李白,很想像李白一样出走冒险。C.杜甫建立起来的个人生命风范与李白不同,他的人格建立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儒家生命的最高理想是成为圣人,人们因此称他为诗圣。D.杜甫具有悲悯情怀,把个人放入群体当中,有使命与责任的承担,人到中年,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更容易被杜甫感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文学创作与艺术创作都无关社会的功利,宋朝的苏辙用社会的功利去解读李白的作品,结果得出了李白这样的诗人完全不道德的结论。

6、B.李白崇尚自由,他所呈现出来的生命意境与老庄相通,他尽情发挥了道家的或老庄的生命哲学,建立了一种生命的典范。C.杜甫强调责任,他所呈现出来的生命意境与儒家学说相通,虽与李白不同,却同样也是一种生命的典范。D.李白的蜀道难之所以能感动读者,不是因为那里有开好的道路等你去,而是因为作品在鼓励人们披荆斩棘自己开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李白的生命呈现出自由形态,他容易让人感觉到他的生命可以豁达到孤独地出走;杜甫则以悲悯情怀关注国家和人们的命运。B.李白和杜甫一仙一圣,是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分别体现了中国两种哲学思想的最高完成,但他们两人却同时分享了大唐盛世

7、时的诗歌高峰。C.李白、杜甫的生命分别抵达了不同的巅峰状态,讨论其孰优孰劣是荒谬的,不但造成精神浪费,而且会偏离对他们的真正认知。D.自唐代以来,杜甫就一直是正统文学的伟大代表,而李白则备受争议。(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父亲的一课王熙章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一有空我便溜到与中心相邻的创世纪网吧上网玩游戏,几个月下来,我微机知识没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经常玩个通宵达旦。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网民中,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看到我总要教训我两句:

8、玩物丧志,这词儿你懂吗?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对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黑地。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哟!这话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城里极少能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章子,精彩,来,继续玩!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不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3分钟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一晃7天过去

9、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这时,我的衣袋中只剩下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钱给我做生活费,我却将它们全都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了口。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一听这话,我的脑袋便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了钱,我跟父亲在城里如何生活?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说他在城里有一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

10、。眼看父亲翻遍他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个小时内不缴清欠费,就把你们送到派出所。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胆战心惊。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买给我的手表作抵押,谁知网吧老板竟然不屑一顾。父亲指着他身上那件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网吧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没钱玩什么游戏?乡巴佬!这时我看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感觉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

11、鞭似地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似地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去借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如见了瘟神,慌忙离去。天哪,这个时候,我到哪里去弄钱解救我的父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种害人的游戏!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节选自当代微型小说精选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A父亲却神情古怪

12、地一把拉住我的手,神情古怪一词表现了父亲看到我痴迷于网络游戏的惊诧感觉。B小说通过多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塑造出方伯伯这一丰满的人物形象,使小说情节具有很强的戏剧性。C小说中描写围观人群对父亲讥讽的话语、同学对我借钱时的慌忙躲避,是为了反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和冷漠。D 这篇小说以父亲的一课为题,意在表现父亲对我的一次教育。小说以我沉溺网络游戏为开端,我到处筹钱替父亲还债是小说的高潮。E他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网吧老板对我的特别态度为后文他就是和父亲共同演戏的战友这一情节埋下了伏笔。5小说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分)_6、请结合全文梳理文中“

13、我”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粉墨王侯”谭鑫培在中国艺术史上,“粉墨王侯”谭鑫培对京剧的贡献,不仅在于开创了一大流派谭派,更重要的是,他完成了将徽、汉、昆、梆子诸腔转化为成熟的京剧剧种的任务。在谭鑫培之前,尽管京剧在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时代已经创立,但草创时期的京剧杂有汉(腔)、京(腔)、秦(腔)、昆(曲)、梆(子腔)的特点。至谭氏时代,他以天纵之资,“联络五方之音,合为一致”(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序),正式确立了以京、汉语音为主,包含湖广韵、中州调的“复合型”京剧音韵体系。谭鑫培对京剧的众多行当都有重要影响,尤以对老生行的影响最大

14、。谭氏以前,老生行由“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创立了一种兼济壮美(气势)、优美(韵味)的整体性风格。程、余时代,正值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之下,对慷慨悲壮、充满阳刚之气的唱腔高度认同。因而这一时期的老生唱腔,古朴简练,圆洪庄重,平正无巧,拉长声,翻高唱,放悲音,直腔直调,激越饱满。应该说,程、余、张完成了京剧唱腔的第一次创制,但总体上仍不出以气势取胜的范围。随着京剧自身的演进和成熟,当时已经出现壮美(气势)和优美(韵味)分流演进的趋势。谭鑫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集长庚、二奎、九龄等人之长,广泛地从小生腔、青衣腔、大鼓腔、皮影腔中吸收营养,进行旋律、节奏的巧妙变化

15、,使京剧从“老三杰”诸腔杂陈的阶段,走向音韵声腔统一、“唱念做打”全面发展、突出人物塑造的成熟时期,迈出了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一步,“集众家之特长,成一人之绝艺,自皮黄以来,谭氏一人而已”(陈彦衡旧剧丛谈),实在不为过誉。谭鑫培完成了京剧由重壮美向重优美的风格转换,确立了百年京剧以韵味取胜的主导地位。从中国艺术史的角度考察,谭是继程长庚之后奠定京剧国剧地位的关键人物。程长庚之前或同时期的北京舞台,既不乏一些名伶名角,同时也是一个诸腔杂陈、多派竞争的时代,京剧还没有定型,尚有徽派、汉派、京派之分;同时昆曲、梆子等剧种也常和京剧同台争胜,还不能说程长庚身后的京剧就已经具备了他派艺术无可比拟的宗主地位。但历史的偶然性赋予了京剧一种历史的机缘:在程长庚身后又出现了一位能将徽、汉、京融于一体的后继者谭鑫培。谭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上至太后、皇帝、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的各个阶层成为京剧的忠实观众。清末的北京街头,到处是对谭派唱腔的众口模仿:“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此后的百年光景,京剧迎来了一个高度普及化和大众化的新时代,成为大众文化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