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7346308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专项练习一、基础知识1填空。(1)本文作者是_代_ _家。字_ _,自号_ _,又号_ _,著有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 _,_ _。(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 _。(5)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 _,_ _,_ _。21、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是主要的?()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0分)(1) 环滁( ) (2) 蔚然

2、( )(3)得之心而寓之酒( ) (4)风霜高洁( ) (5)宴酣之乐( )(6)非丝非竹( )( )(7)苍颜白发( ) (8)颓然乎其间( )(9)树林阴翳( )4翻译下面的句子。(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文:(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二、课文理解1.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 ;后一层介绍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 、,先用“若夫”一词领起

3、,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 、 、 和 四项内容。(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 。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2.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C环滁皆山也。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E而乐亦无穷也。F故自号曰醉翁也。G庐陵欧阳修也。表示判断的语气:( )表示解释的语气:( )表示肯定

4、的语气:( ) 表示结住一层意思:( )3、作者到底都“乐”些什么呢?请找一找,写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醉翁亭记专项练习一、基础知识1填空。(1)本文作者是_代_ _家。字_ _,自号_ _,又号_ _,著有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的句子是_ _,_ _。(4)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_,_,_,_ _。(5)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6)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_ _,_ _,_ _。21、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是主要的?()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C

5、、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0分)(1) 环滁( ) (2) 蔚然( )(3)得之心而寓之酒( ) (4)风霜高洁( ) (5)宴酣之乐( )(6)非丝非竹( )( )(7)苍颜白发( ) (8)颓然乎其间( )(9)树林阴翳( )4翻译下面的句子。(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文:(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山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译文:二、课文理解1.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

6、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 ;后一层介绍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 、,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 、 、 和 四项内容。(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 。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2.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的“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B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C环滁皆山也。D山水之乐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E而乐亦无穷也。F故自号曰醉翁也。G庐陵欧阳修也。表示判断的语气:( )表示解释的语气:( )表示肯定的语气:( ) 表示结住一层意思:( )3、作者到底都“乐”些什么呢?请找一找,写出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1、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是主要的?()A、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这间也”这句话作铺垫,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B、表现琅琊山的胜景。C、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醉翁亭记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和()自然结合。醉翁亭记参考答案:一、1(1)宋 文学 永叔醉翁 六一居士

8、 欧阳修散文选集 (2)滁州知州丰乐亭记(3)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4)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2C 3D 4,(1)A (2)A (3)A 5,(1)比喻 (2)设问 (3)对偶 (4)设问二、1略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意不在此或别有用心 4山泉亭 5以美景寄寓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课外自测参考答案:一、1(1)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4)临溪而渔山肴野蔌 (5)

9、射者中起坐而喧哗者 (6)醉能同其乐 (7)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略 3略二、1(1)估计 (2)逃跑 (3)骗 2(1)到了南郑,路上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人。 (2)大王你如果只想做汉中王,就用不着用韩信这样的人才;如果想夺天下,除了韩信之外没有能同你共谋大事的人了。 3(1)上不我用。 (2)国士无双。 4(1)韩信:才华出众,择明主而栖。 (2)萧何:能识人荐人的伯乐。 5国士无双。在国家有才能的人中,找不出第二个,形容人很有才华。补充练习参考答案一亭的环境 亭名由来山间朝暮 四季不同景色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 与民同乐表示判断的语气:(A、G)表示

10、解释的语气:(B、F)表示肯定的语气:(C、D) 表示结住一层意思:(E)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转,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张开的鸟翅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了。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水山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然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就是太守。补充练习参考答案二1、C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散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 宋 文学家史学家 醉翁 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 集 乐 写景抒情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苏洵 苏轼苏辙B3、4

11、、C5、A6、D7、D8、从大到小,从俯到仰,由点到面,自远而近。9、视觉,听觉10、琅琊山酿泉 醉翁亭布置好环境11、开篇点题,引出“乐”字这一全文的主线12、第一层()交代醉翁亭的环境 第二层( )写醉翁亭命名的由来。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做客“联想吧” 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含“亭”即可,加油啊!) 二、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 环滁( )琅( )琊( ) 饮少辄( )醉 林霏( ) 岩穴( ) 山肴( )野蔌( )弈( )者胜 阴翳( ) 翼( )然 酒洌( ) 三、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相信你!没错的!) 林_ _然 水声 _ _然 岩穴_ _明变化 _提携 _交错 宴_之乐 四、速配(请将下列加点的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 蔚然 遮盖 翼然临于泉上 茂盛的样子 醉翁之意 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佳木秀 靠近 颓然 情趣 阴翳 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五、来,做个小翻译!(你一定能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六、你一定能准确解释语段后的问题!(相信我,你能行!) 环滁皆山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