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346064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分析  所谓“责任”就是对自己去做的事情要有一种爱,社会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对人民、对我们的社会要有一种强烈的感情。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决不会将自己与社会、与人民对立起来,更不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是将个人与社会有机的协调起来,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呢?他们是否能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奉献社会结合起来呢?为此,我们做了本次研究,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下面对研究结果做简要报告,为目前正在进行的青少年荣辱观教育提供参考。  本研究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操作化为四个方面:即对

2、人生社会责任的认可、对慈善事业的态度、对下列说法的态度、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哪些爱心活动。抽样的基本方法:这次调查按照多阶段立意配额抽样的抽样方法,同时结合高校的规模和层次,选取了几所高等院校,共有420人参与调查。在样本的选取过程中,我们按照性别比例、专业差异、教育水平等标准进行调查。1对社会责任的认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首先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社会责任的认可程度来考察。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认可程度很低,那么这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将无从谈起。本研究从四个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可:您认为自己在下列方面有多少责任和义务?表2:对社会责任的认可() 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不知道合

3、计对自己的家乡44.731.319.03.41.00.7100(416人)对有困难的人37.034.723.63.40.80.4100(417人)对自己居住的社区27.732.930.76.11.61.1100(415人)对社会中所有的人19.921.939.112.83.42.8100(415人)由上表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认可的程度,从总体上来讲,显得不是很高.在所选的四个指标中,认可“很大”的比例基本上都没有达到50%,特别是在“对自己居住的社区”和“对社会中所有的人”这两个指标上,大学生的认可程度显得尤其的低。这不仅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现实,而且也反映了民族精神在

4、相当部分大学生身上出现了缺失。因此在目前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过程中需要强化大学生对自己社会责任的认可。2是否愿意支持慈善事业支持慈善事业是一个人的爱心使然,是人心向善的表现,它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我们做了这样一个情境假设:如果您有很多钱,是否愿意拿出一定的钱赞助慈善事业、希望工程或贫困的人?统计显示: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支持慈善事业,笔者认为只有这部分大学生支持慈善事业的立场才有可能比较坚定。而回答“比较愿意”的同学则有可能支持也有可能不支持。因此,真正表示支持慈善事业的比重近乎六成。对慈善事业的态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

5、,这进一步证明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偏弱的现状。 3奉献意识爱因斯坦曾有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因此是否具有奉献意识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十分重要。本研究从两个视角考察当代大学生的奉献意识。第一个视角是考察当代大学生的助人意识,包括两个指标,也即是否赞成“别人有困难时应该尽力帮助”和“帮助别人要看对自己是否有利”;第二个视角是考察大学生对待违背奉献原则的态度,也包括两个指标,即对以下两种观点的态度: “不计报酬的奉献太难做到”和“见义勇为牺牲自己不值得”。统计分析显示如下:表3:您是否赞成下列观点(%)观  点非常赞成比较赞成一般不太赞成

6、不赞成别人有困难时应尽力帮助60.431.77.10.40.4帮助别人要看对自己是否有利6.613.121.330.328.7不计报酬的奉献太难做到1826.329.914.211.6见义勇为牺牲自己不值得10.815.126.32522.9首先看大学生在助人方面的行为意识。在很多时候,我们帮助别人,也就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因此我们从大学生在别人有困难时是否愿意尽力帮助的角度来考察他们的助人意识。从表3可以看出:对于“别人有困难时应该尽力帮助”这一说法,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表示非常赞成,超过三成的人表示比较赞成,也就是说大部分大学生对这一看法表示赞成。但是从反面来看,问到您是否赞成“帮助别人要看对自

7、己是否有利”时,也即从大学生帮助别人的目的上来分析大学生的助人行为,分析显示表示反对这一观点的大学生比重只有六成,与上面非常赞成“别人在有困难时应该尽力帮助”的比重比较吻合。通过对上面两个指标的综合,所以大致有六成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助人意识。其次,再看大学生怎样对待那些违背奉献原则的观点。奉献对于人本身具有巨大的价值,也就是说,只有在为社会的奉献中才能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但是从我们上面的统计分析来看,当代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并不是很强,例如,对于“不讲条件的奉献太难做到”这一看法,接近45%的大学生表示赞成,持中立态度的占三成,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表示不赞成或不太赞成这一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当

8、代大学生的奉献意识确实有待加强。大学生对待“见义勇为”的态度进一步证明了大学生社会奉献意识不够强的事实,统计反映,不到一半的大学生表示反对“见义勇为牺牲自己不值得”这一说法。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作为正在成长的大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思想意识是起码的要求。如果首先在思想上就不承认这样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这对于大学生心智的培养是很不利的。4参加过哪些爱心活动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知”与“行”相结合的过程,上面我们主要是从意识领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另外我们也从行为的层面来考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下表:表4:大学期间,您参加过下列哪些活动?为希望工程捐款47.2%

9、义务劳动77.4%为灾区捐款50.7%为病重的同学捐款46.1%义务献血30.1%其他捐物、捐款39.1%统计分析显示,各种类型的爱心活动都有部分大学生参加,但参加义务劳动的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因为一般的高校都有大学生参加义务活动的要求,只有参加过一定量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但是分析也显示,大学生参加其它爱心活动的比例不是很高,特别是参加过义务献血的大学生比重显得比较低。这就启示我们:目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学校、社会为大学生的献爱心活动提供平台,提供动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最后,我们将社会责任意识各个方面与年级做了相关分析,分析显示: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社会责任意识

10、基本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结果又反映,并不是各年级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都很强,相反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普遍都显得不够。这就说明目前高校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特别是在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是很充分,实效有待提高。综上我们发现:总体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偏弱的现状。首先表现在对社会责任的认可程度不高;其次表示支持慈善事业的大学生比重也还显得不够;再次,在为他人奉献方面,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存在“帮助他人要看对自己是否有利”的心理,奉献意识不是很强;最后,关于参加爱心活动方面,多数大学生都参加过爱心活动,有奉献社会的行为意识。所以,要让大学生真正建立社会责任感,必须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也就是要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同时,学校也需要真正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平台和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