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10733312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剑阁县和全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二八年九月项目名称: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项目性质:恢复重建建设单位:剑阁县和全食品加工厂建设地点:剑阁县普安镇鹤鸣路(企业原址)项目负责人:饶和全技术负责人:饶和全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剑阁县和全食品加工厂编制时间:二八年九月目 录第一节 概 述5第二节 项目背景621 在生猪主产县,开发深加工项目,是利用当地资源,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需要. . .722 项目建设是落实县委、县府“工业强县”战略思想的具体举措723 项目建设是进一步提高生猪产业对全县CDP的贡献和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的需要. .

2、 .824 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和扩大生猪产业生产,维护市场供需平衡.825 项目建设可使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养殖积极性.826 有利于企业灾后改造恢复做大产业.8第三节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931 项目选址932 建设条件9第四节 市场前景1041 县内市场1042 县外市场11第五节 建设内容及规模1151 规模内容1152 周期进度11第六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1161 投资估算1162 资金来源12第七节 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1271 机构设置972 劳动定员及培训9第八节 环境评述和劳动保护1081 环境评述1082 劳动保护10第九节 经济效益分析1191 参数选定1192 主要财务

3、指标1293 社会效益13第十节 借款偿还及承贷方式13101 借款偿还计划13102 承贷方式14第十一节 结 论15剑阁县和全食品加工厂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建议书第一节 概 述猪肉是人们生活消费不可缺少的的食物,对猪肉进行深加工,不但能提高其的品质品味,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其营养成份,还能发挥传统工艺提供传统特色食品,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剑阁县是全国生猪基地之一,全县幅员面积3226平方公里,人口6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5万人,全县生猪常年出栏130万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经利用传统工艺深加工后的火腿、腌腊制品等产品需求量逐渐增大,目前,县内既有技术又上规模

4、的加工企业较少,就地开展生猪加工转化能力小,供需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改造恢复该项目建设,势在必行。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深入,该项目立足本地市场和资源优势,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广阔的前景基础,利用本地资源将产品转换为商品,对培植地方财源、农民增收致富、共建和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县委、县府关于“立足本地资源和市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结合项目所在地具体情况及发展条件,我们认为改造恢复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有利于城乡统筹、城镇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县县情。第二节 项目背景建设该项目的背景21 在生猪主产县,开

5、发深加工项目,是利用当地资源,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需要。剑阁县是一个生猪大县,多年来一直没有认真地去研究生猪大县如何利用这一丰富资源,随着县委、县府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将猪肉的精深加工作为一大特色产业,据此,建设火腿和腌腊制品生产企业对猪肉进行深加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符合剑阁县实际的,真正是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的具体体现,同时也解决了生猪大县如何提高产业优势的问题。22 项目建设是落实县委、县府“工业强县”战略思想的具体举措。一个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否,主要是:一看有没有资源,二看资源能否合理利用,三看工业的发达程度,在剑阁除了其他丰富的资源外,生猪可以说是优势产业,从历

6、史上看,近年来,无论遇到什么经济发展困难,剑阁县的生猪生产都相对稳定增长,可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建设火腿和腌腊制品加工生产项目,使之形成规模化生产,变作坊式的生产为规模生产,依靠丰富的生猪资源把畜牧业变为工业的第一车间,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具体举措。23 项目建设是进一步提高生猪产业对全县CDP的贡献和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的需要。多年来,我县生猪的生产和销售,仅以出售原猪的形式将原料售出,体现不出生猪产业的本身优势,以本项目为例,本项目从农户直接购进生猪,每吨为6000元,加工成火腿和腌腊制品后,按成品率45%计算,同样一吨腌腊制品价格为70000元,每吨毛利达30000元,建成一条年加工能力

7、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生产线,可实现产值2048万元,为全县的CDP做出了贡献。24 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和扩大生猪产业生产,维护市场供需平衡。在剑阁县境内建设一个利用当地生猪资源深加工,面对当地和外地生产销售的加工企业,将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工业的整体布局。25 项目建设可使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养殖积极性。项目建成后,严格按照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企业的模式运作,将建立优质火腿生产基地,企业对其产品执行最低价或保护价政策,加之本企业是上规模的猪肉加工企业,生猪来源有保障,产品有市场,农户不再为生猪价格波动发愁,既解决农户养猪不增收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原料采购

8、问题,可谓是“两全其美”。26 有利于企业灾后改造恢复做大产业。2-6-1 企业灾前情况企业在“5.12”灾害前,拥有总资产8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648万元,流动资金45万元。设备24台套,库房1000,厂房2500, 2007年实现销售火腿30000只,腌腊制品60吨,实现销售收入1311万元,税金36万元,利润120万元,在册职工38人,其中技术人员和品质检验人员11人,并完成了分割、烘烤、蒸馏、罐储、化验、包装等自动操作台建设,企业运转正常。2-6-2 受灾情况在“5.12”特大地震中,本企业未能幸免,此次灾害使企业蒙受损失近150万元,其中厂房和管理用房垮塌4间,形成危房10间,

9、设备损失10台套,库存原材料受雨霉变10万吨,企业生产经营受阻,严重地影响到农民已出肥生猪的产品供应,因此,必须进行改造恢复建设。第三节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1 项目选址剑阁县普安镇是全县的经济文化中心,距绵广高速公路入口和宝成铁路复线下寺火车站均在40公里左右,同时县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项目建设利用原址剑阁县普安镇鹤鸣路,地理位置十分优越。32 建设条件3-2-1 原址基础形成剑阁县和全食品加工厂始建于2001年11月,地处剑阁县普安镇,人气旺盛,经营畅销,利用原址改造恢复建设该项目,可减少投资,节约费用,同时还可利用原有部份机械设备,达到既能完成改造建设规模,又能充分利用原有资

10、产的目的。3-2-2 能源供应稳定项目建设地电力供应属广元市电业局剑阁供电有限公司供区,电力设施齐备,完全能保证项目对能源的需求。3-2-3 原材料来源广泛项目所需原料主要是猪肉,剑阁县老百姓历来有养猪的传统,按全县人均年养殖2头计算,全年全县可出肥120万头生猪,单项食用产品消费量为4万头需加工生产,剩余生猪均可供其他加工企业或贩售于县外,因此,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项目生产线所需原料来源广泛。第四节 市场前景41 县内市场按全县人均年产品3公斤计算,年消费为210吨,全县同行较大规模的厂家仅2户,年产量均在100吨以下,况且本企业产品销售网络已占全县40%以上的市场区域,年销售量在

11、60吨以上。县内市场广阔。42 县外市场该企业在绵阳、广元等地均设有销售网点,现年均县外销量在30吨以上,如能按期供货,加大县外市场开发力度,年销售量将突破120吨。通过县内外市场分析,产品年年所需循环,销售渠道广阔畅通。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销路不成问题。第五节 建设内容及规模51 规模内容该项目拟定维修建设厂房5620,购置、改造、维修配套机械设备45台套,完善相应的环保、安全等配套设备,建成年产5万只火腿和80吨腌腊制品的生产能力。 52 周期进度 本项目拟定建设周期一年,即2008年8月开工,2009年7月竣工投产。第六节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61 投资估算按照年产年产5万只火腿

12、和80吨腌腊制品生产规模,项目总投资为128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为794万元,机械设备投资为495万元。其他如设计安装费用2.5万元,技术费用11万元,项目管理费用5万元,不可预见费用127.14万元,建设期利息1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万元等已先行发生(详见投资概算表)。62 资金来源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资金939万元,占投资总额的 72.85%,银行贷款350万元。第七节 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71 机构设置该项目采用“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销售”,厂长负责制管理模式。72 劳动定员该项目采用统一进购原料,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方法,统一包装标识的“四统一”生产方式,工作时间为“二班制”,劳动定员38人,其中管理销售人员4人,技术工人11人,生产工人23人,。第八节 环境评述和劳动保护81 环境评述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粉尘和污水排放,有轻微噪声,但不对周边群体不产生影响。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