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旅游景区容量管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2304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旅游景区容量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4章旅游景区容量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4章旅游景区容量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章旅游景区容量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4章旅游景区容量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章旅游景区容量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旅游景区容量管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第一节 旅游景区容量的概念体系,第二节 旅游景区主要容量的测定,第三节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景区容量研究产生的背景与成果,理解旅游景区容量的主要相关概念。 2了解旅游景区主要容量指标的测定方法。 3理解旅游景区饱和、超载的时空特点以及对景区环境的消极影响,从需求管理技术和供给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掌握解决旅游景区超载的方法,并能结合我国各地实际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学重点: 旅游景区容量的主要相关概念,旅游景区饱和、超载的时空特点以及对景区环境的消极影响,解决旅游景区超载的方法。 教学难点: 旅游景区主要容量指标的测定方法,解决旅游景区超载的方法。

2、,第四章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案例引入:【景区爆满与门票疯长】 200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市20家主要旅游景点中有13家达到或突破了最佳容量,共接待游人64.67万人次。其间故宫日均接待8万人次,仍达最大容量的133%;八达岭日均接待5.32万人次,达最大容量的106%。 陕西华山接待登山旅游者超过最大接待量18.7%。主要登山道路及索道上下站已略显拥挤。景区指挥部决定东山门在上午11点至12点间停止售票1小时,以控制进山人数;同时,还采取及时登记出山人数的办法,以便把主景区停留人数控制在6000-8000人左右。 2004年11月3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召开关于调整世界文化遗产游

3、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听证会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定陵、长陵等景点门票纷纷涨价,随后,“涟漪效应”使得全国各知名景点纷纷召开价格听证会,拟将门票价格上调。2005年“五一”黄金周前后,全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涨声一片”。,第一节 旅游景区容量的概念体系,一、旅游景区容量产生的背景 以下观点你赞同吗? 1.“旅游业是无烟产业,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对环境造成污染。” 2.“旅游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产出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3.“旅游资源主要是由可再生性资源组成,而旅游消费又基本上是一种感觉消费或精神消费过程,因此旅游资源不存在枯竭问题。”,旅游景区容量产生的背景 有环境学背景学者的介入

4、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广泛普及是旅游景区容量问题出现的大背景。,关于游人规模和旅游目的地之间关系的诸多概念: 环境容量的概念首先在日本诞生; 1963年拉佩芝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容量或旅游环境承载力); 近几年我国又出现了旅游景区最大容量、旅游景区最佳容量、旅游景区感知容量、旅游景区生态容量等概念。,二、旅游景区容量的概念体系,旅游容量的概念 华尔和怀特(1997)认为旅游容量是某一区域的资源与环境状态在没有受到不可接受的破坏水平时所能达到的旅游活动水平。 崔凤军(2001)认为旅游容量是指特定时间内某地域的旅游地(区、点)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的最大值,一般用游客量来表示。,旅游景区容量

5、的概念体系,自然容量,社会容量,又称旅游合理容量、旅游最适容量,指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第二节 旅游景区主要容量的测定,(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有面积法、线路法与卡口容量法。在三种测算方法里面,通常以最小值为景区的环境容量标准。) 计量指标: 旅游资源容量:人均占用面积(平方米/人) 旅游设施容量:设施比率(设施量/旅游者数) 旅游生态容量:一定空间规模上的生态环境吸引和净化的旅游污物量(污物量/环境规模) 旅游心理容量:人均占用面积(平方米/人),庐山在山上1100米的高度是一个宽敞的平台,建有小镇,镇上医院、宾馆、停车站,生活设施齐全,游览方便,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大; 而黄山上无

6、较为宽广的平地,生活设施较少,生活用品多靠人力肩挑从山下运到山上,每逢旺季,众多游客涌到山上,食、宿不便,地区接待能力弱,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小,这很容易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 。,一、基本空间标准,基本空间标准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活动的主体(人)和载体(如车、船等)在旅游目的地所占用空间规模的大小和设施量。 需要对旅游者进行直接的调查,可通过旅游者对于同一利用场所的拥挤程度与否和满意程度的多次调查,得出这一场所的基本空间标准,然后将其调查资料用到同类型旅游场所的规划与管理中。,不同的场所有不同的空间标准,室内标准与室外标准不一样,自然风景区与人文名胜区的基本要求标准也不一样。 我国一些风景名胜区规划采

7、用的基本空间标准也不尽相同。如:泰山为15m2/人,庐山为60m2/人,杭州为57m2/人,北戴河为40-60m2/人,北京古典园林为20m2/人,山岳型观景点为8m2/人。,日本旅游场所基本空间标准,欧美旅游设施基本空间标准,海水浴场设施基本空间标准(中国),二、旅游景区感知容量测定方法,旅游景区感知容量又称旅游心理容量,是指旅游者在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自身活动质量(保持最佳旅游体验)的条件下,该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的最大量。 影响旅游者个人空间的因素十分复杂,大多数情况下难以有一个使所有旅游者都满意的个人空间值。 个人空间大小的影响因素: 1.活动性质和活动场所的特性 2.年

8、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与文化背景等个人因素 3. 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和喜欢程度,团体的组成与地位等人际因素。,旅游景区感知容量计算公式为:,Cp 为时点容量,K 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Cr为日容量,T为每日开放时间,A为资源的空间范围,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为基本空间标准。,例题:,南岳衡山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一天开放12小时,每人游览时间取15分钟,人均最低空间标准取5平方米,试问: 1.该景点的极限时点容量为多少人次? 2.极限日容量为多少人次? 当基本空间标准取8平方米/人时呢?,答案: 当基本空间标准取5平方米/人时,极限时点容量为95人次(95.4),极限日容量为45

9、79人次; 当基本空间标准取8平方米/人时,极限时点容量为60人次(59.625),极限日容量为2862人次;,三、旅游景区生态容量的测定,影响生态容量的因素有:砍伐树木、践踏植物、垃圾污物的乱堆乱放等及炸山开路或修建其他设施,其中包括管理者行为和旅游者行为。 稳定和延续生态容量的措施:一方面控制污染源,限制破坏性建设、施工和不良旅游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滋养和人工培育。,(一)无人工介入,测定因子主要考虑: 自然生态环境净化与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一定时间内每个游客所产出的污染物总量。 测定公式为:,F0为日生态容量, Pi为每位旅游者一天之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 Si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

10、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量/日), Ti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n为旅游污染物的种类数。,计算公式为:,(二)有人工介入:扩展性的旅游生态容量,F为扩展性的生态容量, Qi为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i种污染物量。,四、旅游景区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旅游景区经济发展容量又称旅游景区经济承载力,是指某旅游景区在一定时间内依其经济发展程度或水平所决定的能被接纳的旅游者活动量。主要由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投资力度、规模等决定。 影响旅游经济发展容量的因素有:一是旅游业内部的经济因素,主要指旅游接待设施;二是旅游业外部经济因素,以基础设施和支持性产业为主。,旅游景区经济发展容量的测定公式为

11、:,Ce为主副食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游客日容量, Cb为住宿床位所决定的游客日容量, Di为第i种食物的日供应能力, Ei为每人每日对第i种食物的需求量, Bi为第i类住宿设施床位数,m为游人所耗食物的种类数,n为景区能够提供的住宿设施种类数,i为食物或住宿设施的数量。,五、旅游景区最佳容量和最大容量的测定,(一)最佳容量,(二)最大容量,Cp 为时点容量,K 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Cr为日容量,T为每日开放时间,A为资源的空间范围,T0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为基本空间标准,为经验调节值。,C为极限容量, T为每日开放时间,Ta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A为资源的目的地空间规模,Aa为每人最低空间标准。,第

12、三节 旅游景区容量管理的应用,一些旅游景区已经将景区容量管理纳入景区管理体系。我国各热点旅游景区纷纷确立了各自的最佳容量和最大容量。如:北京故宫的日最佳接待量为3万人次,八达岭长城为日3.5万次,南京夫子庙为日2.5万次,苏州的周庄古镇为日2万人次,杭州的灵隐景区为日5万人次,桂林漓江为日1.3万人次,昆明石林为日2万人次,西安兵马俑博物馆为日3.6万人次,敦煌莫高窟为日0.4万人次,黄山为日4万人次,武夷山为日1.6万人次,泰山为日4万人次,峨眉山为日2万人次,九寨沟为日1万人次,华山为日1万人次。,一、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在理论上,旅游景区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量,称之为旅游

13、饱和。而一旦超出极限容量值,即是旅游超载。 在日常旅游管理工作中,有时视旅游景区接待的旅游流量达到其最佳容量为饱和,越过最佳容量值为超载。 旅游超载必然导致旅游污染或拥挤 什么是“旅游摧毁旅游”旅游发展不当,就会反过来破坏和限制旅游业的存在和发展。其表现形式主要有4类:旅游超载灾害、开发经营不当灾害、文化冲突灾害、利益冲突灾害。,(一)旅游饱和与超载的时空特点 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及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及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及局部性饱和与超载 (二)对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 践踏与磨损 水体、水质污染 噪声 对设施的影响 其他影响,二、解决旅游景区超载方案,全

14、国第一个将景区容量管理纳入地方法律的城市是上海。 (一)需求管理技术 价格调节 营销控制 教育和讲解 (二)供给管理技术 实行容量弹性化 增加实际旅游容量 采取定点保护措施 实施定量管理技术,案例:威尼斯的旅游智能卡,威尼斯水城为前去游玩的旅客提供“智能卡”,以便于游客避开旅游高峰,选择最佳旅游时间。旅游者在出游之前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订购“智能卡”;在订购的过程中互联网会将威尼斯目前旅游动态信息传递给旅游者,例如游客数量、游客密度、旅游接待设施情况、旅游建议等。旅游者通过这种适时互动的方式,在全面了解威尼斯旅游信息的基础上再做出选择什么时间出行的决定。,碧峰峡景区内设计别致的标牌,劝诱性质的景区标牌(峨眉山景区,报国寺附近),定量管理,任何一个景区都有一个游客容量的最高限额问题,景区客流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因此可以在超载景区实施定量管理,一旦景点或景区饱和则停止进入。,案例:从2001年7月起,九寨沟管理局实行“限量旅游”,所有旅行社都必须在网上预订,每天进沟的人数限制为淡季12 000人,旺季20 000人,给沟内减压。,本章作业,1.针对我国旅游景区在“黄金周”期间出现的超载与饱和现象,谈谈你的解决办法。(P10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