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综述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32280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园林史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外园林史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外园林史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外园林史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外园林史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园林史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园林史综述(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园林史综述,潘建非,第一章 绪论,中国部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筑山、理水、植物配置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哲学、美学、思维方式、传统木构建筑 诗话的情趣 文学:时间的艺术 绘画:空间的艺术 园林:时空的艺术 诗情 画意 意境的涵蕴 物境、情境、意境,第二章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囿、台、圃 1、囿: 王室集中豢养田猎捕捉到的活着的野兽、禽鸟的场所。囿起源于狩猎。 囿的功能: 1、为王室提供祭祀、丧纪用的牺牲、供应宫廷宴会的野味(栽培、圈养); 2、游观,第二章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形: 2、台: 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吕

2、氏春秋高诱注:“积土四方而高曰台。” 台的功能: 1、观天象,通神明; 2、登高眺远,观赏风景 3、园圃: 园,所以树木也(毛传);说文解字:“种菜曰圃。” 园圃的功能: 1、供应宫廷果蔬; 2、观赏,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和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也即奴隶社会后期的殷末周初。 精神方面通神、望天,其次游观。(建高台榭,起源于山岳崇拜) 物质方面囿:动物园,王室集中圈养飞 禽走兽的场所 园圃:植物园,种植树木、蔬菜的场地,一、社会历史背景及意识形态,东汉之后,我国历史上先后经过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东西两晋,十六国的

3、北朝和宋齐梁陈的南朝,这一时期从公元200年至581年,统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 战争、迁徙、分裂、割据 士族大夫厌恶战乱、寻求静谧安定,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寺观园林: 1、佛教、道教盛行,佛寺、道观大量出现,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一开始出现就向着世俗方向发展。 2、毗邻于寺观而单独设置的园林。南北朝盛行“舍宅为寺”,宅园原样保留为寺院的附园 3、寺观内部各殿堂庭院的绿化或园林化。 4、郊野地带的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对各地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到主导性作用。,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其他

4、园林,绍兴兰亭流杯渠,曲水流觞,生成,转折,全盛,成熟,成熟后期,殷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初,清中叶、清末,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一、社会历史背景及意识形态,1、国势强大,经济强盛,知识分子变避世退隐为积极干政。 2、文化兼容并蓄,生机勃勃,艺术气度开廓恢宏,园林昌盛,生成,转折,全盛,成熟,成熟后期,殷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初,清中叶、清末,都城建设,隋唐长安城,生成,转折,全盛,成熟,成熟后期,殷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初,清中叶、清末,都城建设,隋唐长安城,皇家园林:“皇家气派”完全形成,规模宏大。,华清宫图,1、山麓花卉、果木为主的小园林和生产基

5、地 2、山腰山岩、溪谷、瀑布等自然景观,放养驯鹿 3、山顶修亭台楼阁,发挥“观景”、“点景”作用。,第四章 园林的全盛期隋、唐,私家园林 城市私园:白居易履道坊宅园 郊野别墅园:杜甫浣花溪草堂、王维辋川别业 公共园林 乐游原、曲江、杏园,三、类型与各自特征,2、私家园林:艺术性升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进一步深化。,杜甫与浣花溪草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园主的身份 辋川别业、辋川集和辋川图同时问世 以天然风景取胜,王维 辋川图局部,王维与辋川别业,4、公共园林: 乐游原、曲江、杏园 文献中出现更多,唐长安城的公共园林、城市绿化建设是当时其他国家学习的范本。,

6、唐长安曲江池位置图,一、社会历史背景及意识形态,1、国势赢弱,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空前繁荣,资本主义开始孕育。,沉湎享乐,苟且偷安,园林数量多,分布广,第五章 园林的成熟期宋代,2、科学技术长足进步,建筑个体、群体形象丰富多样,花木栽培技术提高,建筑可以充分发挥点缀风景的作用,叠石技艺大为提高,为园林的兴造提供了技术的保证,也是造园艺术成熟的标志,3、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园林”兴盛。 4、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确立了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 5、琴、棋、书、画、品茶、鉴宝、赏花在士大夫阶层盛行,促使园林兴盛。,主人:宋徽宗 目的:以山水之情“放怀适情,游心赏玩” 理水:水系完整,几乎包罗内陆天然水体

7、的全部形态 筑山:宾主分明,远近呼应,余脉延展 置石:置石依画理,并描绘下来作石谱 植物:品种多,不少从南方引种驯化。“花石纲” 建筑:充分发挥“点景”和“观景”作用,凤池,大方沼,雁池,第五章 园林的成熟期宋代,第五章 园林的成熟期宋代,园主人:苏舜钦,“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汇合于轩户之间,尤以风月为相宜”。,二、类型与各自特征,二、类型与各自特征,2、私家园林沧浪亭,二、类型与各自特征,2、私家园林沧浪亭,宋代禅宗与文人园林:乃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 特点:简远、疏朗、雅致、天然(P235-236) 公共园林浙江楠溪江苍坡村,

8、三、类型与各自特征,2、私家园林寄畅园,位置:,园名:王羲之兰亭序“一觥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文意。 借景:借惠山山形 借锡山及锡山上龙光塔,三、类型与各自特征,2、私家园林寄畅园,山水格局:,建筑,三、类型与各自特征,2、私家园林寄畅园,山水格局:,建筑,由池北向南望(借景锡山),三、类型与各自特征,2、私家园林寄畅园,山水格局:,建筑,由池南向北望,四、明清主要造园家、造园理论,造园家:张南垣(张涟)、张然 计成与园冶 成书年代 每卷主要内容 成就与地位 评价标准:“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设计原则:“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借景:“俗则摒之,嘉则收之”

9、李渔与一家言 文震亨与长物志,生成,转折,全盛,成熟,成熟后期,殷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初,清中叶、清末,第三节 离宫御苑三山五园,古埃及园林类型 1、宅园 2、神苑及圣林 3、墓园 古希腊园林类型 1、早期的宫廷园林 2、宅园柱廊园、Adonis Garden 3、公共园林圣林、竞技场 4、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中世纪伊斯兰园林,伊斯兰园林中常以十字型水渠将庭园分成四块,中心为方形水池,布局简洁大方 “许给敬慎之人天国的情形:内有常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在饮者感觉味美的酒河,和清澈的蜜河。他们在那里享受各种果实,并蒙其养主的饶恕。” 古兰经,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相地选址:多

10、在郊外的丘陵坡地上,留有开阔、可供眺望的远景 顺地势辟若干台层,并利用过渡和渐变的手法使园林与自然互相融合。 善用地形的变化,创造激动人心的效果。 平面布局与竖向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布局,功能:户外的厅堂,注重户外空间功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总体布局:建筑式的庄园布局,完美体现古典美学的原则(设计师多为建筑师) 府邸位置 轴线景观组织 其他手法:自下而上逐渐展开景色、借景、视觉原理,植物:常绿植物为主,主要作为建筑材料 主要形式:植物造型、丛林、绿廊、迷园和室外剧场、盆栽,意大利台地园的造园要素,水体,个体形态:整形式设计,规则式 整体特点:强调彼此联系,形成变化有致的整体 主要类型:喷泉、

11、壁泉、瀑布、其他水技巧,石作雕塑,石作:构筑物(台地、台阶、铺地、园门、围墙、栏杆等);点景小品(岩洞、壁龛、石柱、柱廊等)。 雕塑:雕塑或雕塑与水景相结合,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造园要素,轴线:中轴线形成“路径”,把观赏者引向目的地,引导对无限深远空间的体验。 运河:运河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最典型的特征,它强化了轴线,同时利于蓄水排水,往往是园林中最为壮观的部分。 丛林和丛林园:经过修剪的乔木林界定并强化了轴线空间,是法国平原森林的缩影,勒诺特尔同时将丛林改变为充满娱乐设施的小林园,成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最宜人的场所。 花坛:勒诺特尔以整个花园为构图框架,按图案布置刺绣花坛,形成与宏伟宫殿相匹配的

12、气魄,是园林艺术上的重大进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特征,以园林艺术的形式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总体布局上,府邸总是中心,通常建在最高处,起统率作用。 反映君主统治下的严谨的社会秩序,是庄重典雅的贵族气势,是人定胜天的艺术风格。 在使用功能上,是作为“露天客厅”来建造的。,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特征,再现了法国的典型领土景观。尤其水景方面,有意识地应用法国平原常见的湖泊、河流的形式,形成镜面似的水景效果为主。 植物种植方面,选用乡土树种,边缘经过修剪,形成整齐的外观,形成茂密的丛林。 刺绣花坛以花卉为主,成为全园的构图核心。 林园丰富多变,法国古典式园林与意大利台地园的比较,法国古典式园林 宏大壮丽

13、,花园舒展、平和、稳定 园主人:王室,讲气派、讲排场 用水:静水、反射作用 植物:阔叶树形成背景,鲜花作植坛,意大利台地园 亲切、深沉、密林中的空地 园主人:贵族,消遣逗乐 用水:活水、水形、水声 植物:松柏、颜色重、形态分明,常绿植物作植坛,法国古典式园林与意大利台地园的比较,法国古典式园林 平面图案式 平面铺展感 平趟甚至低湿地带 贯通的透视线,恢宏的园景,意大利台地园 露台建筑式 立体堆积感 高爽干燥丘陵地带 从高空鸟瞰,细节动人,相同点:主轴线从建筑开始延伸,中心对称,整体统一。,国土景观、社会历史背景、园主、规模、选址、风格、理水、植物等,“哈-哈”(Ha-Ha Wall),“哈-哈

14、”隐垣,即在园边不筑墙而挖一条宽沟,既可以起到区分园内外、限定园林范围的作用,又可防止园外的牲畜进入园中或过分接近住所,同时使庄园与乡村化的自然之间不会出现视觉上的障碍。 到18世纪, “哈-哈”一方面使园林融入四周风景,另一方面“哈-哈”本身成为园林与风景之间的统一者与协调者,使人们的兴奋点转向园外开阔的自然风景。,分期,不规则造园时期: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布里奇曼 自然式风景园时期:亚历山大波普、威廉肯特 牧场式风景园时期:朗斯洛特布朗 绘画式风景园时期:威廉钱伯斯、胡弗莱雷普顿 园艺式风景造园时期:,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历史地位,风靡欧洲长达一个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是世界造园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它打破了西方长达几千年的规则式园林的传统,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需要,同时导致了西方园林原有秩序和格局的重组,成为左右现代园林发展方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设计流派,对近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时代,在自然风景园林造园理论上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从而体现出设计思潮的民主性和多元化,代表了先进的景观规划设计实体构成的发展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