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长时段理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29844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长时段理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运用长时段理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运用长时段理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运用长时段理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运用长时段理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用长时段理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长时段理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应用“长时段理论”的一次探讨内容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源究竟是什么”而争论不休。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 ,可以启发我们重新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源,让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到这场战争的不可避免性。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长时段理论一、 问题的提出1914 年,世界正处于和与战的平衡点上,可是令世人始料不及的是,它最终以世界大战的冲突方式,打破了这一平衡状态,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自战争爆发之日起,学术界就“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何而爆发?”这一问题,掀

2、起了一场激烈论战。这场论战绵延几十年,直到今天还余意未尽。长期以来,史学界往往遵从修昔底德的传统,把战争的起因分为远因与近因两大类。然而,随着一战资料的进一步解密与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许多原本不为人所知或不被重视的因素逐渐被挖掘出来。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又该以一种怎样的视角,思维去探讨它的起因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一些认识。二、 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及其对于一战起源的相关研究的启发20 世纪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提出的“历史时段理论”影响巨大。他的理论着眼于探讨历史发展的多重因素。布罗代尔指出,历史由三种时段组成,政治、军事、外交等历史“事件” ,只是历史海面上喧嚣一时的波峰浪谷,转

3、瞬即逝,对历史发展影响甚微,这是历史发展的“短时段” 。以 10 年至100 年范围内的时间构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势” ,决定了较长时期历史发展面貌,这是历史发展的“中时段” 。而对于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历史的“长时段” ,即“结构” ,它是地理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结构凝固而成的一种长期延续的“实在” 。布罗代尔认为, “长时段”实际上是对于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长时期有影响的因素。 2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对战争史的研究影响巨大,尤其是为我们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启示我们应从多时段、大历史、大社会背景出发,考察战争的起因。战前,一

4、系列的军事冲突,两大军事同盟之间的外交斡旋,军备竞赛以及萨拉热窝等爆炸性事件,都是历史大海表面的波峰浪谷,它们喧嚣一时,转瞬即逝,它们固然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历史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真正改变历史方向的原动力却是来自历史亘古不变的规律,它是酝酿一切重大历史事件、从而改变历史航向的真正原因。战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地理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意识形态四种“长时段”因素的制约,这四个层次之间环环相扣,交互作用,无论处于哪种地理空间的民族、国家,其战争领域无不打上这四种因素的烙印。因此,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考察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西方国家狭小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2)西方国家长

5、期以来形成的“商业(工业)军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3)社会组织结构“文明国家”的存在和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4)西方的社会文化传统追求强大的社会心理、功利主义战争观、强权法则;种族优越感、民族主义。(一) 狭小、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舞台,地理环境及其变化,为社会发展中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契机” 。 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好坏、国土面积的大小、自然资源的丰缺、地形地貌特点等地理因素,都会对国家的对外政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地理因素又是先天性的,既无法选择又不好改变。所以说,地理因素是影响、制约国家政治行为和国际政治活动的最基本和最持久的因素。各国在制定

6、国家战略时,都会把地理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和分析,并把它们作为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欧洲各国国土面积狭小,加上土地比较贫瘠,不适于农耕,只适合游牧业的发展;资源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严重依赖于海外贸易。在这种地理环境下,西方人若不远走他乡,就无法生存。此外,西方国家紧邻大西洋、北冰洋,拥有地中海,波罗的海等众多海域,有着天然的海上交通要道,彼此交往起来很方便,可以进行海上的贸易,所以商业也就相对发达了。国土面积不大,意味着他们的能源就会感到贫乏,在能源处在危机状态时,就会向外扩张。商业与游牧二者的流动性都是很强的,是开放性的,而且它们都面向大海,大海作为一种博大狂放的自然力,也激

7、起了他们的挑战的心理。早期的西方人能够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劳作,但随时代的发展,国内的能源匮乏,日益影响到自身的发展。历史上的希波战争、 “十字军东征”等各式3各样的战争,都或多或少带有由地理环境所造成的生存空间狭小的因素。19 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各国原本狭小的生存空间变得更加捉襟见肘。为了获得更多的海外生存空间,欧洲各国纷纷争夺殖民地,激发了各国的矛盾,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见,地理环境在战争中确实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由地理环境所造成的“历史长时段”因素始终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他们的资源状况,不仅使他们选择了一种“商业(工业)军事复

8、合体”的生存方式,而且造就了他们对外扩张的社会文化传统。(二) “商业(工业)军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 西方国家独特的地理环境,一方面促进了工商业的发达,另一方面又使得这里的人们有一种向外扩张生存空间和进行海外贸易的强烈需要,并且逐渐形成了对外扩张的的历史传统。殖民与海上贸易,构成了其特有的“商业(工业)军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欧洲的这种生存方式渊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城邦时代。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起源,其狭小的生存空间和海上贸易占重要地位的生存方式形成了其特有的社会各方面的互助和协作。商业利润、殖民地开拓、军事征服相互配合,形成这一文明内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价值观念的恶性循环,

9、相互支撑、相互扩张。希波战争,历来被认为是波斯人入侵所致,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场战争是由古希腊文明与生俱来的扩张性引起的。具体地说,希腊城邦向小亚细亚地区的商业扩张是导致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近代欧洲国家的殖民主义行为同古希腊的商业扩张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在具体的目的、动机、手段、需求等方面有了近现代的特征。这种变化在于:以往的殖民主义活动都是以农业、商业经济为背景,但自从 18 世纪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传统的农业已退居次要地位,工业成为近代殖民主义的重要经济背景。传统的“商业军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此时已转变为“工业军事复合体”的生存方式。欧洲本土的资源再也不够支撑一个勃然兴起的

10、工业社会了,这就必须向欧洲以外地区寻求生产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促使先进国家加紧掠夺、控制和开发自己的殖民地。于是,殖民地的获得意味着自己国家的生存和未来的繁荣得到了可靠的保证。战争,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维持生存的最高、最有效的手段,因而战争总是与生存方式息息相关。富勒对战争的起源的形象说法是“战争是为肚皮而打的” 。欧洲殖民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往往依赖于殖民地的存在,因此西方人经常处在“不打仗吃什么的状态” 。欧洲国家的历次战争,都显示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持续至今的特征,那就是对外战争与市场原则为核心的商业经济互为因4果、保持一致。 (三) 社会组织结构“国家”的存在和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1. “

11、国家”的存在任何战争都有政治目的,战争总是为政治服务。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战争不仅是历史的主题,也是国家的主题。德国特莱希克则进一步认为, “战争不仅是人类现实的需要,也是逻辑的需要,国家这一概念就意味着战争” 。人类从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这就是历史的真相。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人类目前尚处于以国家为基本单位来从事活动的状态,国家的最高目标是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其根本基础是以武力为重要标志的综合国力。历史上无数国家兴衰存亡的经验,迫使每个现

12、存的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一致的行为方式它们都在为以后说不准什么时候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做准备。正是这种心态,支配着历史上迄今为止所有国家成为追求强大的心理动力,同时也形成了国际社会中强权法则的基础。近代以来,民主国家日益趋于强大,竞争愈发激烈。各个国家始终遵循着这样一个“比例原则”一个国家经济越强大,则其人口愈多,其民族与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便愈高,因此一个国家应得的地位在理论上是没有限制的。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西方各国依靠工业革命中的各种先进技术,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2. 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军事民主制就已确立,它要求每一个成年男子都应无条件地参加对外部落的作战,因而

13、赋予了原始部落战争以 “总体战”的性质。“军事民主制”已透露了战争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奥秘。近代欧洲的民主主义革命摧毁了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封建主义专制制度,这是历史的进步。令人遗憾的是,它不但没有消除战争这一人类社会的野蛮现象,反而导致了更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在封建主义专制时代产生,而是产生在民主制度盛行的时代背景中,这点足以引起人们的疑虑和思考。从历史上看,战争同民主政治之间构成一种特殊的关系:在特定环境下,战争造就了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反过来具有促使战争总体化的功能。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权利和从军义务是同时制度化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普选制与义务兵役制是同时提出的。1793 年 8 月

14、23 日,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个法令,“从现在起,直到我们的敌人被赶出共和国的领土为止,所有的法国人都应该始终地为军队服务年轻人应该参加战斗,已婚的人应该铸造武器和运输补5给品,妇女参加制造帐幕和服装,并去医院服务;儿童应该把旧亚麻布作成绷带;老年人应该到公共场所去,激励战士们的勇气,宣讲共和国的团结,鼓动对国王的仇恨。 ”近代民主政治的出现,战争将广大的平民阶层卷了进去,民主国家在法律上要求每个公民为国献身,于是近代战争迅速演变成总体战。历史的直觉告诉我们,民主制度有着致命的弊端。给人类造成史无前例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并没有发生在黑暗的中世纪,而是产生于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深入人心的时代,产

15、生于民主主义制度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这使得包括汤因比在内的一些西方学者大为困惑:民主的原动力是爱!它所产生的巨大活力,不仅不能阻止战争,反而全部转化成战争热情?这些人的困惑在于不了解人类尚未摆脱国家的羁绊,在国家的范围内,民主仅仅是调动一切成员,形成一致对外力量的有效手段。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民主所产生的 “爱” ,在现实中成了“恨”的手段。所以富勒认为:“民主的原动力不是对他人的爱,而是恨。 ”它要调动一切“内集团”的力量来毁灭“外集团” 。这也许就是具有空前破坏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产生于民主时代的根本原因。(四) 西方社会文化传统布罗代尔“长时段理论”中的文化结构,引发了人们从社会文化的深层

16、考察战争的起源。斯宾格勒在对“社会文化与战争”两者关系的剖析时,指出“战争的精华却不是在胜利,而是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 ”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和社会心理等社会文化因素是人的战争意识发生的直接机制,是战争活动形成的主要原因。下面就影响战争最大的社会心理和民族主义两大因素,谈谈我的见解。1. 西方国家追求强大的社会心理从氏族到今天的国家,都把强盛看作自己的终极目标,尤其是西方国家更是如此。古代西方,大多属于游牧民族,游牧世界的自然法则就是弱肉强食,这是任何农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西方民族自离开牧场,登上历史舞台,常常以其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令世人震惊、恐惧,尤其在从事战争时更是如此。此外,游牧生活的不稳定性,也培育了西方人的不安全感和危机意识。每当他们面临巨大动荡时,不安全感和危机意识就会莫名其妙地被放大,他们往往采取极端的手段去寻求安全的庇护。到了近代,不安全感又在“民族生存空间狭小”的刺激下成倍成倍地放大,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