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729698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

2、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示例: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

3、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

4、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声寂衬,如 “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 比兴。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 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 东边日出西边雨,2道是无晴却有晴”,“晴” 暗指感情的“ 情”。(6)用典。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

5、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早行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陈与义 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

6、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春怨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提

7、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3南浦别白居易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 字,就淋漓

8、尽其所有致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答:“折柳” 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

9、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折柳” 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 年高考题)古诗词曲中常用表达技巧举要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 (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 怕黄昏”、“不销魂” 、“新啼痕”、“断肠人” 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2借景抒情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

10、来抒发作者的感情。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十艮,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3 托物言志 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4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扬,不需要依*其他人吹嘘。

11、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 ,也是写“ 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 情”。)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诗人夜

12、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6以动衬静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动态。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7。乐景写哀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8以景结情 诗歌

13、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 边愁”用了“ 听不尽” 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 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9铺排

14、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 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文章在这里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等写作技法。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 (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511烘托 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 “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

15、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混淆。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 非关病酒,不是悲秋 ”来烘托)12点化( 化用 )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句点化了范仲淹苏幕遮 中的“ 碧云天,黄叶地”的字词。句点化了苏轼名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 句点化韦应物的“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的诗句意境。)13用典 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