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关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及规划对策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288289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关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及规划对策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宁波关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及规划对策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宁波关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及规划对策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宁波关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及规划对策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宁波关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及规划对策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关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及规划对策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关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及规划对策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及规划对策一、宁波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现实基础宁波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拥有世界性的运输大港和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良好的当地制造业基础和外贸经验,高度的非农化水平与和谐的社会氛围,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宁波一直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八十年代曾以“宁波办”领改革开放的风气之先,九十年代又以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而再创经济辉煌业绩,跨入新世纪宁波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为目标,在经济发展、港口建设、城市功能提升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进步,相继获得了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宁波建设国际化城

2、市最具优势的核心资源就是中国最好的东方大港,宁波港已经进入世界级运输大港的范畴,2010年上海-宁波地区在世界十大物流增长量最高地区排名全球第一,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全球第一。2011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连续第5年创年度历史新高,达4.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451万标准箱,排名跃升至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第六位。但是,城市距离国际化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宁波与沿海其它的副省级城市、长三角的杭州、苏州、无锡等主要城市相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国际化水平、城市环境品质、城市形象营销等方面差距在拉大。一是港口的功能有待提升,从运输大港向贸易综合强港提升,枢纽地位仍有待提高;二是城市区

3、域中心功能不强,如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和服务业发展不足造成的功能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结构矛盾造成的宜居环境问题,城市品牌影响度不高造成的吸引力问题;三是本地创新资源严重缺乏。与周边的上海、杭州等城市相比,宁波的科研院所、科技创新人才十分匮乏。创新环境氛围落后,难以吸引国际化高端人才。如2009年杭州市共举办会议项目7208个,其中国际会议412个,而同期宁波会议论坛类项目只有105个。二、宁波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目标2.1 发展战略目标的回顾宁波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城市发展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宁波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战略是1980年第五次党

4、代会提出把宁波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港口城市。1984年宁波被确立为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后,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方向才逐渐明确。1994年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战略,1999年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今年(2012年)召开的第十二次党代会继承和发扬这一战略目标,提出通过 “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转变思维理念,加快发展步伐,为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而奋斗,落实“六个加快”的战略部署。其一是加快打造国际强港,推动“海上宁波”建设;二是加快构筑现代都市,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作用;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5、;四是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争创发展新优势;五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加快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市民幸福感。2.2国际化战略目标确立宁波过去近百年的历史表明宁波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国际贸易门户。在浙江、长三角以至全中国,一直是以重要贸易门户为本的城市,并且从来没有成为过本省以至华东的政治、文化、经济的首位中心。而作为贸易门户,宁波则不止一次和不止一个方面成华东数一数二的城市。因此,宁波的国际化职能也是依托于国际级大港的城市国际化目标。在去年编制的宁波2030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面对国家转型、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镇群的新要求,借鉴国内外同类城市的发展经验,认

6、为宁波必须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发挥港口、山海特色、文化等核心要素综合谋求新优势,从国际港口职能单兵突进转化为城市化推动的国际化发展新阶段。战略对宁波的目标定位为“亚太国际门户、山海宜居名城”。(1)亚太国际门户提升功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贸易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南翼区域中心城市,承担区域金融、企业总部、科技创新、区域消费职能;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示范区。(2)山海宜居名城提升品质中国沿海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都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会展、休闲度假基地和旅游目的地;现代化的智慧城市。2.3城市发展战略子目标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从工业主导转向

7、工业、服务业并举,实现港口和城市的互动发展,实现强港强市的目标; 在城镇化发展战略方面:从非农社会转向市民社会,推进全域都市化;在生态优化战略方面:从生态底线转向生态优先,完善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合作战略方面:从区域边缘转向区域中心,加强分工协作;在文化弘扬战略方面:从文化资源大市转向文化名城,提升城市魅力;在空间发展战略方面;宁波未来需要通过“融入区域、整合拓展、提升品质”,形成新的空间平台。构建“一核两翼网络化”的市域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形成“一城三片多组团”的开放式空间结构。 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规划对策围绕“亚太国际门户、山海宜居名城”两大核心目标,宁波应重点深化“国际门户、商贸之都、文

8、化名城、海湾都会”四个方面的内涵。打造“国际门户”就是要充分发挥宁波在海港、空港等方面的门户交流功能,立足于服务全球的高端生产者服务产业,围绕上海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世界级职能,加快提升宁波在浙江省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门户地位,建设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商贸之都”即是要借力于宁波国家门户职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宁波在国际贸易、商品流通、博览、物资定价等方面的功能,争取宁波在全球的商贸流通领域和面向国际的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上面有跨越式发展。做强“文化名城”是要充分挖掘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融河姆渡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宁波藏书文化与商帮文化为一

9、体,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把宁波建设成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的国际文化名城,并建设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文化创意基地。创建“海湾都会”就是要积极开发宁波特色的山江海岛山特色空间及旅游资源,推进宁波全域都市化发展,将宁波建设成为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中国沿海地区高品质宜居都市。立足长远目标, 围绕“三思三创”,制定“国际化水平提升、港口功能转型、城市中心强化、品质文化彰显等“行动策略。1.加强区域衔接,提升国际化水平。(1)完善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枢纽。宁波需要加强机场、高铁、区域交通网络等的建设,提高交通支撑能力,改善与上海等区域中心的联系,拓展市场腹地,打造国际门户。(2)补齐空港短板,打造国际航

10、空门户。一是加快拓展国际航线,确立国内干线机场和国际空港门户的地位。对引进的航空公司实行政策补贴,鼓励他们来宁波经营。二是利用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大力发展货运业务。“十二五”期间逐步建成空港保税物流园区二期、三期,开展保税仓储、进口分拨、国际采购、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等业务,并逐步发展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流通加工。同时加强园区与其他海港特殊监管区的衔接,如是在梅山岛考虑设置海空联运中转基地。(3)构筑国际文化交流新平台,形成国际化的文化氛围。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建设国际学校,举办国际赛事,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多类型的交流空间,形成国际化的文化氛围。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办公机构在宁波设立

11、,增强城市的国际化功能。2、港口功能转型,提升港口城市能级。加快宁波港口功能升级,促使由交通运输大港向国际贸易物流强港转型。(1)整合北仑港岸线,建设物流运营中心、海铁联运集装箱枢纽港。优先改造和整合北仑一、二期码头以及后方用地空间,置换或者清理某些中小型货主码头及相关企业占用的岸线与后方陆域,建设包括场站、集装箱、特货小汽车、快运行包装卸作业区在内的海铁联运集装箱枢纽港。同时,制定一系列专项政策,建设物流运营中心,促进宁波港成为浙江省对外物流链的聚集地。(2)建设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枢纽港。打造镇海港区连接金塘港的甬舟公路、铁路复合通道,立足于石化产业基地和临港物流基地,建设成以海铁联运为支

12、撑的面向华东及中西部的大宗货物物流、贸易枢纽港和信息管理中心。(3)建设杭州湾新区港口物流分担中心。沿杭州湾建设连通宁波港的铁路货运支线和疏港高速通道,加强杭州湾新区港口物流和仓储功能建设,建设港口物流分担中心,对接沪杭支撑环湾产业带发展。(4)建立梅山岛保税港区域消费品分销中心。充分运用梅山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做强国际集装箱贸易、国际中转物流、进口消费品交易等服务功能,建设华东进口商品交易集散地。3、城市中心强化,增强城市辐射能力。(1)优化内涵,着力提升中心城辐射带动能力。围绕国际门户城市和区域中心的目标定位,宁波要着力整合空间、内塑品质,提升中心城的辐射带动能力。以现中心城区基础向外拓展

13、,将慈城、东钱湖、东部滨海、九龙湖、集仕港5个外围地区纳入中心城区,南连奉化,构建半小时交通圈,打造宁波拓展提升的核心板块,重点强化国际门户功能。打造以“三江口、东部新城”为核心的多中心体系,整合北仑、舟山港口航运枢纽,建设梅山保税港区,提升空港枢纽功能,依托三江口整治提升、东部新城建设、鄞州商务中心城打造、统筹余慈中心城发展等重大举措,强化宁波中心城的区域金融、企业总部、科技创新、区域消费等中心职能。建设高铁、城际轨道等铁路客运枢纽,加强中心与交通枢纽的互动。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创新产业圈和生态休闲圈,溪口、莼湖等新城(新市镇)。坚持港城分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构建公共空间体系和外围区域

14、绿道体系,全面提升空间品质。(2)整合空间,推进网络化大都市建设。与杭州等城市相比,宁波的“短板”就是中心城市统筹带动能力不强。在国家转型发展、长三角区域格局重组的发展新形势下,宁波要加快构筑以市区为中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城乡一体、开放式、组团型、网络化的“一核两翼多节点”大都市区新格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增强大都市综合竞争力。在市域范围内,要重点推进余慈地区、象山港区域、三门湾区域三大次区域统筹发展。(3)区域统筹,积极拓展宁波腹地。一是要抓住国家战略新区建设契机,深化甬舟联动发展。二是要深化浙东经济合作区内涵,加快构建宁波都市经济圈。三是承接上海、辐射海西、对接中西部,积极拓

15、展空间腹地第一,主动对接上海,共建合作平台,探索合作机制,借助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提升功能和地位。一是要积极推进以梅山保税港区为重点的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取享受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优惠政策,探索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充分利用杭州湾新区的区位优势,与上海开展合作,可考虑划定合作开发的区块,共同规划、共同建设,打造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配套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第二,加快商品交易平台建设,提高区域资源配置能力。按照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发挥海铁联运优势,以液体化工、铁矿石、钢材、木材、粮油、镍金属、船舶等为重点,积极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并建设若干特色进出口商品交易平

16、台,形成重要的区域资源配置中心。第三,推进甬舟港口一体化,联合打造国际强港。进一步深化港口联合建设,切实推进产业一体化、城市同城化、资源共享化、制度政策同等化,使甬舟形成唇齿相依的伙伴关系。近期可依托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实现海关、海事、进出境检验检疫、银行和保险等有关部门的联合办公制度,加快彼此间的合作和配合,积极推进口岸大通关管理和“一站式“服务;远期则逐步实现港政、航政、海事、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管理体制的统一,真正实现管理体制的一体化。第四,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拓展港口腹地。通过加快集疏运通道和客货运核心枢纽建设,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加快完善物流园区布局和港航服务业发展,拓展港口对经济腹地的服务和支撑功能;编制实施宁波港口“无水港”发展规划,鼓励民间资本和宁波港集团等到中西部地区开发建设“无水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