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重点知识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27390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写作重点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应用文写作重点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应用文写作重点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应用文写作重点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应用文写作重点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重点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写作重点知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报告、请示和批复的结构报告、请示和批复的结构都由标题、上款、正文和落款等四部分组成,但各个文种的具体写法却有所不同。2、报告、请示和批复的写法标题 这三种文种的标题通常都要写明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但报告与请示的标题有时也可省略发文机关。上款 报告和请示写明主送机关,批复写受文机关。正文 报告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按作用、内容划分,可把报告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两类。呈报性报告不要求上级机关批转,一般先总述开展工作的背景、成绩或问题作为发文依据,然后常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作为过渡句,引起下文。主体写报告内容,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最后常用“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

2、如有不当,请指出”等惯用语结束全文。呈转性报告要求批转有关单位或部门执行,一般先概述开展工作的依据、背景和目的,常用“现提出如下安排意见”或“为此,建议做好如下工作”等惯用语引出正文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具体阐述工作安排的有关规定、措施和方法,因要求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所以这部分内容应带有指示性。最后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予批转执行”作结尾。请示的正文一般由请示起因、请示事项和请示结尾三部分组成。起因是行文重点,要交代请示事项产生的背景、原因,阐述请示的理由和依据。请示事项是行文的落脚点,必须写得具体明确。结尾另起一行,用“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等惯用语结束全文。批复的正文由批复引据和批复意见

3、两部分组成。一般先引述下级来文日期、标题和文号,告知收文情况,接着写批复意见,或同意或不同意,写明具体意见和要求。落款 写发文机关和日期。如果标题中已有发文机关,落款处只写发文时间即可。1、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公文。函即信件,这里指的是机关用来处理公务的信件。2、函的适用范围 函的适用范围广泛,行文自由、灵活,语言简洁明了。平行机关单位之间、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及上下级之间都可以使用函。函的内容均属一般事务性工作,不涉及大政方针问题和机密事项。函的功能多样,既可以商洽工作、联系事务,又具有处理“请示”、“批复”类公文中较小事项

4、的功能。3、函的种类 函从内容来看,可分为商洽性函、询问性函、请示性函、答复性函等;从公文处理程序来看,可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从行文主体来看,可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类。这里的“函”指公函,是国家行政机关13种公文之一,与一般说的“函件”不同。1、标题 标题中应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名称,文种名称应点明是“函”还是“复函”。2、上款 在标题的下一行顶格写明受函单位的名称。3、正文 函的正文包括缘由、事项和结语三部分。发函先简述商洽、询问、请求有关事项的原因;复函先引述来函,常见的写法是“你单位年月日来函收悉”。事项部分,发函主要写明商洽、询问、请求的具体事项;复函是答复对方提出的问题。发函的结

5、尾往往提出要求对方答复的请求,如“盼复”、“望函复”等;复函往往用“特此函复”、“此复”等作结尾用语。4、落款 在正文末的右下方写发文机关和日期。1、消息的概念 消息是对社会生活或重大政治活动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加以及时报道的一种文体。消息通常又叫做新闻。新闻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诸种新闻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2、消息的种类 消息按内容划分,一般可分为动态消息、经验消息、综合消息、评述性消息等类型。3、消息的主要特点 新鲜性。消息的内容要新鲜,应反映新近发生的且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事。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消息中反映的事实必须完全真实可靠,

6、不能夸张,不能虚构。快速性。快速性是保证消息新鲜性的根本前提。因此,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要发现快、采访快、写作快,做到分秒必争,抢先一步发表。简短性。消息不仅要篇幅短小,而且应做到言简而意明,言简而意丰。 1、消息的结构 一般的消息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六个部分。2、消息的写法 标题消息标题的基本形式有以下三种:单行式标题。只有一个主标题,要求做到简明、醒目,对消息内容加以高度概括。双行式标题。双行式标题有两种:一种由引题、正题组成;还有一种由正题、副题组成。在正题之上的称引题,其作用是概括介绍消息的背景、烘托气氛,以引出正题;正题又称主标题,其作用是概括介绍消息的主要内容,或点

7、明中心思想;放在正题之下的称副标题,主要起补充说明正题的作用。多行式标题。多行式标题有两种:一种是引题、正题、副题都有;还有一种在引题、正题、副题之后再写提要题。多行式标题一般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意义重大的消息。电头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其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新华社天津月日电”之类的字样,这就是电头。导语 消息开头一句或一段用极简要的文字说明全文的要点、点明主题的话,叫做导语。主体 主体是指导语后面展开的新闻事实的主要部分。 主体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倒金字塔结构。即按照消息事实的重要性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排列。 时间顺序结构。即按照时间的顺序叙述事实。 逻辑结构。即按照某个事物

8、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安排顺序。背景 消息背景就是对消息的产生环境、条件、原因以及有关历史情况的交代,从而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该消息的主体内容。消息背景常见的写法有以下三种:前导式。在导语里出现背景材料,可以先报道新闻事实后交代相关的背景材料,也可以先出现背景材料后报道新闻事实。板块式。背景放在导语之后,以独立成段的形式出现,常常安排在导语之后的第二自然段,也可以放在主体的有关段落中。插花式。以句子的形式出现,把背景材料分散到全篇消息中,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融合在一起,使行文更自然流畅。结尾消息的结尾要别开生面,但千万注意不要画蛇添足。如新闻事实在主体中已交代清楚,则不必再加结尾。 1、广播稿的概

9、念 广播稿不是指一种体裁的名称,而是指广播媒体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新闻类文体的统称。 主要包括广播中播出的 消息 通讯 专访 录音报道等。专访。它是指作者对事先选定的采访对象进行专题访问的一种报道体裁。它包括人物专访、问题专访、事件专访等。录音报道。这是运用新闻事件的实况录音或者新闻人物的谈话录音所作的报道形式。录音报道是最能发挥广播特点的报道形式,它集音响效果与文字描述为一体,反映丰富多彩的新闻事实。与其他广播报道的体裁相比,录音报道具有更强的真实感和现场感。2、广播稿的特点总体而言,无论哪一种广播稿体裁都具有三种特点: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可听性强。其中可听性强是广播稿最基本的特点。所谓可听

10、性强,主要指广播稿的内容能吸引听众,所表述的语言能使听众一听就懂。 篇幅要短小精悍 广播稿的篇幅要比报刊上的新闻报道短小。 主题要集中, 选材要精当, 组材要详略得当。 结构要严谨而清晰 为了增强可听性,广播稿一般不采用网状形、纵横交叉式等复杂的结构方式,大多采用时间顺序结构或逻辑结构。具体要求有三点:一是主线单一,一篇稿件只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来写;二是构思新颖,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三是层次分明,上下连贯,过渡自然,前后照应,使听众听完全文后对主要内容已了然于胸。语言表达必须通俗易懂、明白通畅 广播稿的语言应通俗化、口语化,力求做到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明白流畅,使人一听就懂,绝不产生误解。为

11、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不用或尽量少用文言词或半文半白的词句;不用同音不同义的词;在交代人名、地名、单位名时,应用名词直接点明,尽量少用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少用长句和多重复句。 1、演讲稿的概念 演讲稿又称演说词,它是演讲者在演讲前事先准备的供演讲使用的文稿。 2、演讲稿的种类 演讲稿根据其表达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议论型演讲稿、叙事型演讲稿、抒情型演讲稿三种。3、演讲稿的主要特点 结构的简明性。演讲稿的结构层次不宜错综复杂,应力求简明清晰,否则会给听众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内容的鼓动性。演讲稿的内容必须具有鼓动性。这样,才能使听众的思想为之震动,情绪为之激昂,热血为之沸腾。说理的逻辑性。主要指议论

12、型演讲稿,说理必须具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听众信服。语言的通俗性和形象性。演讲稿的语言既要通俗化、口语化,让人一听就懂,又要形象生动,富有美感,从而深深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1、演讲稿的结构 演讲稿一般包括标题、称谓、开场白、主体、高潮、结尾六个部分。2、演讲稿的写法 标题 演讲稿标题的类型主要有:提要型标题,如把青春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象征、比喻型标题,如扬起生命的风帆;警句型标题,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设问型标题,如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抒情型标题,如我自豪,我是共青团员。称谓演讲者对听众的称谓应自然、亲切、得体,以拉近与听众的感情距离,唤起听众的注意。称谓在写演讲稿时一般放在标题下面,

13、但在演讲时可先用称谓,再讲“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也可先用称谓,再来几句开场白,然后自然引出标题。开场白 开场白的主要作用是:点明演讲的主旨,自然引领下文;引起听众的关注,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为整个演讲定下基调。演讲稿的开场白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提问式、悬念式、揭示主题式、警句式、故事式等。主体演讲稿的主体是演讲内容的核心所在,应围绕主题选材组材、安排明晰的结构层次、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主体部分的结构方式在不同类型的演讲稿中是有所区别的:议论型演讲稿的主体可采用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方式,如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叙事型演讲稿的主体,可按事件发展的过程安排纵向式结构,也

14、可按事物的类别、属性的不同安排横向式结构。抒情性演讲稿的主体可按感情变化的线索来安排纵向式结构,也可用排比段、议论中心句体现结构层次的清晰性。高潮演讲中的高潮是产生鼓动力的关键所在。高潮的位置和出现的次数并不是固定的,较短的演讲宜将高潮安排在结尾,较长的演讲宜在主体部分出现几次高潮,甚至到了结尾处仍会出现一次高潮。演讲中能掀起高潮,除了演讲者具有一定的演讲技巧外,还应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对形成高潮的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精心的设计。设计安排高潮的主要方式有:可通过对所举事例的准确而深刻的分析,提炼出深刻的哲理和精辟的观点,使听众为之折服,从而掀起高潮;可运用气势磅礴的排比段和排比句,产生强烈的鼓动

15、力,从而掀起高潮;也可通过讲述人物的感人事迹,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掀起高潮。结尾 好的结尾能揭示主题,能鼓起激情,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能让听众在反复回味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1、民事起诉状的概念民事起诉状是民事案件的原告或其法定代理人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依照有关法律和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文书。2、民事起诉状的特征 第一,必须是由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诉讼。第二,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理由。第三,必须向有管辖权的第一审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四,争执的焦点是民事权益。民事原告有权委托代理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则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3、民事起诉状的作用民事起诉状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工具,是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立案审理的根据,是民事被告答辩和反诉的依据。它引起民事诉讼程序的发生,产生相应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4、民事起诉状与口头起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民事案件,可以采用书面形式起诉,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起诉。但从立法精神看,一般要求原告采取书面形式,即递交书面起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