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听课感想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23247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要的是葫芦》听课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要的是葫芦》听课感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听课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是葫芦》听课感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要的是葫芦听课感想物华小学 许静10月30日,在物华小学二(3)班的教室里,听了李菊红老师上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觉得李老师的课充满了语文味儿。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李老师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在李老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计下,学生能有针对性去阅读,以读品文,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同时又兼顾了读的多种形式,在这节课中,有齐读、自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既培养了学生朗读的技巧,也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谓是一举多得。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李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

2、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图文结合的教学策略也为这节课增色不少,李老师以图导文,用简笔画画葫芦,让学生感受葫芦开始可爱的样子,在教学中,李老师还利用了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来学习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为情感线,或为叙事线。李老师善于把握这条线,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贴近这条线。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中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篇幅虽短,但要落实的知识点却不少。在教学设计上,李老师始终抓住一条线:“变”。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葫芦长得怎样?过了几天,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我们叶子葫芦之间究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以境品文,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李老师设计了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让孩子们在创设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会。 在课文内容的把握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能选择重点词句段启发学生的思考与分析,突出了文章主旨。同时李老师的教态自然大方,以亲切的微笑带给学生一种放松的学习状态,也是值得我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