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723126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课题猎人海力布课型讲读课文课时2教学目标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酬谢、叮嘱、崩塌”等词语。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教学设计设计意

2、图导入新课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中的故事。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那就是(板书:猎人海力布)在 学生实际讲故事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大意的能力。学习新课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板书:大声朗读 默读 速读 等方式)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课文

3、分段。生总结、汇报: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第二部分(3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第三部分(5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第四部分(9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三、初步自学1.自学提示:(1)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看谁用的字少。生总结、汇报:课文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板书:救白蛇 得宝石 听鸟语 救乡亲 变石头)(2)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4、出来。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延伸四、布置作业1.背写课后生字。2.熟读课文并练习复述课文。3.思考: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复述故事。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请一位同学再把这个过程讲一

5、讲。(生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设计复习的环节,能让学生再次熟悉课文,为下文的复述做准备。学习新课二、合作交流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生交流、总结、汇报: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 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到来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人。(板书:热心助人 舍己救人)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生总结并汇报:海力布把猎物分给大家,受到人们的尊敬。当海力布变成石头后,大家非常后悔、非常悲痛。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人们非常喜爱海力布,因为他是那样善良,那样舍己为人。三、讲故事,练习复述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

6、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1.师指导讲故事。(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 (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 2.自由练习。 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海力布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方法来了解人物形象,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标,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写作能力。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

7、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六、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2.找一找其他的民间故事读一读。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设计这个环节,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提升。板书设计 救白蛇 得宝石猎人海力布 听鸟语 善良 热心助人 舍己为人 救乡亲 变石头大声朗读 默读 速读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让学生理解课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学。我通过设计问题,并让学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如,在了解海力

8、布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效果比较好。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让学生复述的环节,我指导得有点多,限制了学生的合理发挥,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拥有了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他把听到的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却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本文充分体现出民间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的特点,并带有神话色彩。它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是从

9、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合理的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课后作业一、读拼音,写词语。1.看到他把老人f q( )来,我羞愧极了,很hu hu( )没能及时帮老人一把。2.他在国旗面前f sh( ),一定要维护国旗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尊严。3.妈妈告诉我,shu hung( )可不是好孩子。二、按要求仿写词语。千真万确(带数字)_ _ 世世代代(AABB) _ _三、按要求完成句子。1.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

10、物说的话。(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_ _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改为反问句)_ _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篇课文介绍了主人公_,救_,得_,劝_,最后变成_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的人。五、重点段落品析。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

11、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1.根据要求写词语。迟延 近义词( ) 镇定 反义词 ( )2.选择并填空。选文采用了( )描写,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 _的人。A动作 B语言、心理 3.想象一下,海力布变成石头后,人们会怎么说?怎么做?_ _六、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个你所熟悉的民间故事。_ _参考答案:一、1.扶起 后悔 2.发誓 3.说谎二、千奇百怪 一清二白 前前后后 老老实实三、1.只要你用心,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2.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怎么是容易的事呢?四、海力布 白蛇 宝石 乡亲们离开 石头 善良、舍己为人五、1.推迟 慌张2.B 善良 舍己为人3.示例:人们非常后悔,热泪盈眶,他们扑向石头,叫着海力布的名字,久久不肯离开。六、示例:我熟悉的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织女为了幸福偷偷下界和牛郎结婚,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可是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织女带回天庭,并关起来。牛郎带着孩子追了上来,王母娘娘就画了一条银河阻止他们相聚。最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会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