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3076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运动,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自转与公转的一般特征,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地理意义,自转的地理意义,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与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形成,对地球形状产生影响,光照图的判读,知识结构,N,S,(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一、 地球运动的特点,从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恒星日,太阳日,地球轨道,同一恒星,太阳,36059,23h56m4s,360,24h,真正的 周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地球的自转:,2.自转周期:,一、 地球运动的特点,9月1日20时,某天文小组用望远镜

2、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是( ) A. 19时56分4秒 B. 19时3分56秒 C. 20时56分4秒 D. 20时3分56秒,A,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地球自转的弧长,v=L/t,B,A,A,B,(一)地球的自转:,一、 地球运动的特点,3.速度:,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怎样?,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分布规律,(1)除两极点外,地球各点角速度都相等,15/h,(2)自赤道向南北两极线速度逐渐递减,(3)南北两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2、影响因素,纬度,纬度越大, 线速度越小,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 线速度越大,正相关,

3、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D,2我国正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其优越于酒泉、西昌、太原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是( ) A技术力量雄厚 B地球自转线速度大 C陆上交通便利 D农业基础好,B,3地球自转周期( ) 太阳日24小时真正周期地球转了360 太阳日24小时是昼夜更替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真正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地球转过了360度59分真正周期 A B C D,D,4地球上的同步卫星( ) A角速度每小时30度 B线速度每小时1670千米 C角速度每小时15度 D线速度每小时835千米,C,5下列四个地方的地球自

4、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广州 上海 北京 哈尔滨 A. B C D. ,D,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N处附近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中A、B、C三点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 (3)A点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_。,ACB,相等,23时56分4秒,二、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地球运动(以自转为主),昼夜,(一)、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1太阳日),昼夜更替,N,1、昼夜交替的形成,夜半球,昼半球,太阳光线,晨昏线,2、晨昏线,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分为晨线和昏线,A,C,B,D,N,2、判读:,根据地球自转

5、的方向,一般规律是:纬线上的各点,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此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判断下图中的晨线和昏线。,AB是晨线 AC是昏线,A,B,C,昏线,晨线,昏线,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3、永远平分赤道,4、与经线圈的关系重合或者有夹角(夹角范围如何?),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小时,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3、晨昏线(圈)特点,N,N,5、晨昏线的移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4晨昏线的应用,阴影部分为夜晚,若AB为晨线 :,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点为南极点,若AB为昏线 :,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点为北极点,(

6、2)确定地方时:,4晨昏线的应用,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6:00,晨线,18:00,12:00,24:00,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地方时为12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 地方时为24点,(3) 确定日期与季节 :,4晨昏线的应用,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6月22日;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12月22日。,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点(与经线重合),同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则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4晨昏线的应用,确定纬度:,根据节气

7、判断:,夏至日: 冬至日: 春秋分日:,2326N,2326S,赤道,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4晨昏线的应用,确定经线:,(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都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直射经线的经度=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的经度+90 直射经线的经度=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在经线的经度90 ,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晨昏线与出现极夜最低纬度的纬线相切的切点( 点)所在经线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线。,B,注意: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1、右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0,120E,2、右图表示全球处在同一日期时,曲线

8、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 。读图完成一题。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10N,0) B(20 N,0 ) C(20 N,180 ) D(10 N,180 ),B,(5)确定昼夜长短:,4晨昏线的应用,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夜弧:,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 15,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 15,注意: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长相等; 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上,其中一地的昼长等于 另一地的夜长。,南极点,12,22,2326S,90W,12,6,2、图4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昼长为( ) A.19 B.5 C.21 D.18,A,1、据下图信息,C

9、点的昼长该为 ( ) A24小时 B12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6)确定推算日出日落时间:,4晨昏线的应用,晨线上各地同时看到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看到日落,但地方时不同(除春秋分日外)。,日出时间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时间(地方时), 日落时间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时间(地方时),A,B,D,C,(6)确定推算日出日落时间:,2晨昏线的应用,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12,6,A点的日出时刻为 ,G点的日落时刻为 。,6点,21点,(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4晨昏线的应用,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

10、。,注意: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 点)是晨昏线上各点纬度最高的点。 其纬度数=90太阳直射点纬度。 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A点)和晨昏线与赤道交点(G点)两点之间的经度差为90。,A,G,(7)确定日出日落方向 :,2晨昏线的应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正东升,正西落;,(7)确定日出日落方向 :,2晨昏线的应用,夏至日: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 升, 落; 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 升, 落。,西北,东北,正北,正北,(7)确定日出日落方向 :,2晨昏线的应用,冬至日: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 升, 落; 南极圈以南地区太阳 升, 落。,西南,东南,正南,正南,南极点,12,22,2326S,9

11、0W,AB,BC,ADE,东,12,18,3,21,12,6,D,D,150E,AC,OA,AB,春分,秋分,相反,180,大,图丙、图丁,3,22,4,6,21,15,(l)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由是 。 (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3)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 线。,12月22日,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2326N,20点,晨线,1.读“东半球部分图”,AB为晨昏线的 一部分,C地的昼长为8小时。据此完 成(1)(2)题。 (1)此刻国际标准时间为 ( ) A0时 B12时 C13时20分 D10

12、时40分,(2)此刻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比是 ( ) A117 B45 C89 D1017,C,A,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夏至,春分或秋分,冬至,二分日光照图与晨昏线,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夏至日光照图与晨昏线,冬至日光照图与晨昏线,二至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重相切,昼半球,夜半球,晨 昏 线,1、关于晨昏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晨昏线始终和经线圈垂直 晨昏线与赤道相交点分别是6点和18点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晨昏线始终和经线圈重合 A B C D ,B,(二)时 差,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同一_上,地方时相同,(2)原则:,1、地方时,(1)概念:,经线,东面总是比西面早

13、看到日出,时间早。 每向东1度,地方时早4分钟; 每向东15度,地方时早1小时。,A,B,(3)地方时计算:,一定时,(3)地方时计算:,二定向,已知E点,求D点,因为D点在E点东边,应“+”,已知E点,求C点,因为C点在E点东边,应“”,(3)地方时计算:,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四定值,求A/B/C/D点的地方时,解析: 计算出两地的经度差; 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秒。,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东加西减),1、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2、已知某地经度,求另一地经度,某地经度=已知经度+两

14、地地方时差(分钟)/4,120E为15点时,赤水(106E)地方时是几时几分?,答案:14点4分,已知75W的地方时是12点,乙地的地方时是9点40分,问乙地的经度是多少?,解析: 计算出两地的时差; 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答案:110W,1、图中B点现在的时间 。,8点,图中E点的地方时是 点 图中F点的地方时是 点 图中C 点的地方时是 点,12,0,6,此时北京时间是 点,14,2、如右图所示,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 点;C点的地方时是 点;A点的地方时是 点;此时北京时间是 点。,12,18,15,10,例题: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A4时30分 B5时30分 C6时 D7时,例题:已知济南位于117E,当济南地方时为12点时,成都的地方时为11时08分,则成都的经度为,A. 104E B. 102E,C. 132E D. 128E,A,C,全球划分_个时区,每个时区占_度,2、区 时,24,东12区,西12区,西12区,中时区,东1区,西1区,东西12区,东西12区,(2)区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