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讲 社会现象的测量

今***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2MB
约75页
文档ID:107229058
第四讲 社会现象的测量_第1页
1/75

第四讲 社会现象的测量,1.社会测量的含义,2.社会测量的尺度,3.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4.测量的信度和效度,第四讲 社会现象的测量,日常生活中的测量 体重、温度计、油量表、车速表 自然科学中的测量 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医学、IQ、EQ,etc 社会科学中的测量 偏见、生活质量、同情心、越轨、观念、态度 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一、社会测量的含义,试回答:,什么是同情心? 什么是偏见? 什么是生活质量?,一、社会测量的含义,一、社会测量的含义,1.测量的含义,2.测量的四个要素,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标示出来的过程1)测量的客体:即测量的对象它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测量谁” (2)测量的内容:测量客体的某种特征或属性——“测量什么” (3)测量的法则:指测量过程中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标准,即如何由数字和符号来表达事物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依据——“怎么测” (4)测量结果(数字或符号):测量时得到的一定数值可作为某一现象或事件特征的代表符号—— “是什么”,收入状况:教师、公务员(测量客体) 每月实际收入(测量内容) 工资条加上奖金(测量法则) 3000元、5000元(数字和符号),3.社会现象的测量特点,第一,人一方面作为测量的客体或对象,而另一方面人又作为测量过程的主体,因而给社会现象的测量带来了无法回避的主客观矛盾。

第二,社会测量的内容常常是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以及由人们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然而,测量本身也是一种行为和现象,二者相互影响 第三,在社会科学中,由于测量的对象十分复杂,因而测量的量化程度比较低,可重复性也比较差一、社会测量的含义,有效的测量规则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 准确性是指所分派的数字或符号能真实、可靠,有效地反映调查对象在属性和特征上的差异 完备性就是用这种尺度去测量某一概念时,对这一概念中所包括的各种情况都能进行测量 互斥性是指每一个观测对象(或分析单位)的属性和特征都能以一个而且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即研究变量的取值必须是互不相容的1.有效测量规则的条件,二、社会测量的尺度,⑴定类测量(Nominal Measures) (名称级),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或分类测量,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将调查对象的不同属性或特征加以区分,标以不同的名称或符号,以确定其类别 如: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 ★定类测量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但是这些数字只是识别的标志,是编码,并不反映这些事物本身的数量状况 ★ 在制定分类尺度时,要特别注意“互斥”和“完备”,即非此即彼和无一遗漏。

2.社会测量的尺度类型,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了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层次的分类法,即有四种类型的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二、社会测量的尺度,⑵定序测量(Ordinal Measures) (次序级),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鉴别它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如: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住房条件、工作能力等 ★ 定序测量不仅能区分事物,而且能反映社会现象在高低,大小,先后,强弱等顺序上的差异,它的数学特性比定类测量高一个层次,也就是说,不仅能区分异同.而且能确定其大小,可用“”或“”来表示2.社会测量的尺度类型,二、社会测量的尺度,定类测量举例:性别,定序测量举例:对宗教的认知,“对你来说, 宗教有多重要?”,2.社会测量的尺度类型,二、社会测量的尺度,⑶定距测量(Interval Measures)(区间级),也称为间距测量,或区间测量,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和数量差别 如:智商、年龄、人口、产值、产量 ★定距尺度的每一等级之间的间距是相等的,定距尺度没有绝对的零点,因此这一测量类型所得出的数据只能作加减,而不能作乘除等运算 ★在定距尺度中,我们不仅可说明谁的测量等级较高(如定序尺度那样),而且也说明他的等级高多少单位。

★这类尺度不仅能反映社会现象的分类和顺序,而且能反映社会现象的具体数量,计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2.社会测量的尺度类型,二、社会测量的尺度,⑷定比测量(Ratio measures) (比率级),定比测量是一种能够测定事物之间比例、倍数关系的测量尺度 ★定比尺度是测量中的最高层次,它除了定类、定序、定距尺度的特征之外,还具有实在意义的真正零点 ★有实际意义的零点(绝对零点),所以它所测得的数据,即能作加减运算,又能作乘除运算运算的结果都有实在意义 ★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的零点存在,是定比尺度与定距尺度的唯一区别 ★定比尺度更有利于反映变量(社会现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这种关系一般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2.社会测量的尺度类型,二、社会测量的尺度,定距测量举例:IQ,,定比测量举例:收入,2.社会测量的尺度类型,二、社会测量的尺度,测量层次的数字特性总结,2.社会测量的尺度类型,二、社会测量的尺度,以对生命的测量为例:假设观察对象为A.B两个人 四种测量的效果比较,2.社会测量的尺度类型,二、社会测量的尺度,测量层次小结,在四种尺度中,定类尺度处于最低层,定比尺度处于最高层 从数学性质上看,高层次尺度都具有低层次尺度的一切特征,反之则不然。

可以说,定距尺度也必然是定序尺度和定类尺度,定序尺度也必然是定类尺度,但反过来却不能成立2.社会测量的尺度类型,二、社会测量的尺度,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一)社会指标的意义,1.定义,2.意义,社会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现象的质量、数量、类别、状态、等级、程度等客观特性和社会成员的感受、愿望、倾向、态度、评价等主观状态的项目1)社会指标是测量社会现象特征的有力工具,它能提供一个对整个社会状况的客观描述,有助于说明社会问题、预测社会趋势 (2)社会指标既是对社会过程和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某种概括和总结,也为系统地、科学地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一定的指南和依据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二)“社会指标体系”简介,社会指标体一般包括社会生活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两大类联合国1979年编制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统计的改进:概念、体系和方法》指标体系中建议采用以下几大类项目:,(1)人口 (2)学校和教育服务 (3)有收益的经济活动人口 (4)收入、分配、积累和消费 (5)为生、保健服务和营养 (6)住房及其环境 (7)家庭形式、家庭和住户 (8)闲暇和文化 (9)社会保险和福利服务 (10)公共秩序与安全,,(1)自然环境 (2)人口、家庭 (3)经济基础 (4)财政 (5)学校教育 (6)医疗 (7)健康,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二)“社会指标体系”简介,(8)劳动 (9)家什 (10)居住环境 (11)社会保障 (12)社会教育、文化、体育 (13)安全 (14)生活时间的分配,日本总理府统计局1980年编《社会生活统计指标》,采用了一下大类项目:,(1)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的一般特征 (2)居民和家庭 (3)国民教育和青年一代培养 (4)文化机构和居民的服务 (5)医疗服务和居民健康状况 (6)社会保障 (7)独立人口及劳动力资源,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二)“社会指标体系”简介,(8)居民收入分配 (9)居民物质消费水平与结构 (10)居住和公用事业的条件 (11)居民日常生活服务 (12)劳动条件 (13)休息安排与自由的时间利用 (14)道德统计 (15)环境,苏联中央统计局M.埃杰尔马在《社会统计的现实问题.》中建议采用分类是:,(1)自然环境 (2)人口与家庭 (3)劳动 (4)居民收入与消费 (5)劳动保险与社会福利 (6)住房与生活服务 (7)教育与培训,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二)“社会指标体系”简介,我国的社会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社会条件、社会结构、社会质量、社会秩序。

共分为十几大类:,(8)科学研究 (9)卫生与环境保护 (10)文化与体育 (11)生活时间分配 (12)社会秩序与安全 (13)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在1983年的指标体系中,有13大类,73个中类,1100多个指标表: 社会指标分类示例(人口与家庭),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设计,1.社会指标:现有的社会统计指标,它“是衡量、监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 社会指标是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而制定出来的,其测量规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它主要是用于衡量、监测宏观社会现象,而其主要是指数量指标 2.调查指标则是指具体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借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调查指标是研究人员在某项调查中选择和制定出来的,其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低,它主要用于对具体现象的衡量,它不仅包括衡量数量差异的指标,也包括衡量性质差异的分类指标(或事项)社会指标,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设计,3.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类型,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设计,4.社会指标和调查指标的设计、制定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演绎推理方法(包括所有可能的演绎法),由范畴演绎出概念,再由概念演绎出变量,并以各种类型的指标予以指示。

第二种方式以经验分析为基础,从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一些基本的分类事项和度量标准,由此建立指标,用以指示社会现象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设计,如: 学习成绩 = {数学、外语、政治……} 住房调查的具体项目举例: 住房家庭人口构成 = {住户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常住人口总人数,其中20-30岁以上的未婚女青年,12岁以上大儿大女数} 住房类型、性质 ={类型、原始用途、产权、性质、管理性质} 居住状况 ={住房层数、室号、居住部位、剑术、居住面积、按户平均居住水平、是否三代同室户、是否二对夫妻同室户、是否无房户、房屋设备(有无自来水、厨房、厕所、洗澡设备)}指标体系,设计调查指标,一般都是以一定的理论假设为指导,每一个理论假设是由若干个概念组成的,每一个概念又需要通过若干个调查指标来反映社会现象,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的调查指标体系 设计指标的过程,就是由理论→概念→指标的分解过程理论 ﹙抽象﹚,概念,概念,指标,,,,,,,,,,一级概念,二级概念,三级概念,理 论 ﹙人的素质﹚,概念1 ﹙智力﹚,概念2 ﹙体力﹚,概念3 ﹙理想﹚,指标1﹙记忆﹚,指标2﹙思维﹚,指标3﹙观察﹚,﹙﹚,指标4 指标5 指标6,指标7 指标8 指标9,,,,,,,,,,,,,指标选择的多样性,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四)指标的综合方法,1.类型法,是一种将各指标交互分类予以综合的一种方法。

进行交互分类:,例如: 社会地位 ={经济收入、教育水平} a1 a2 高 低 高 低,① 经济收入高,教育水平高,是第一种类型 ② 经济收入高,教育水平低,是第二种类型 ③ 经济收入低,教育水平高,是第三种类型 ④ 经济收入低,教育水平低,是第四种类型,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四)指标的综合方法,2.指数法,用简明合理的公式来综合各指标 例如, 一胎率 = 生育一胎者人数/育龄妇女总数 人口密度 = 该地区的人口数/一定地区的土地面积(以每平方公里的居民人口来表示) 少年系数 = 少年数/总人口 婴儿死亡率 = 本年内死亡的未满周岁的婴儿数/1/3去年出生人数+2/3本年出生人口数,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四)指标的综合方法,3.量表法,量表法中常用的是一种总和量表法,它是将所有的指标相加,然后按确定的标准计算总分的一种指标综合的方法例如: A = {a1,a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