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第2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现代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2817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l第2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现代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ll第2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现代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ll第2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现代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ll第2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现代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ll第2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现代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l第2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现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l第2章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现代(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与现代保险业发展概况,第一节 入世前的中国保险市场,一、中国保险业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国近代保险业 19世纪中期,外国保险业入侵中国; 20世纪前,英国保险公司垄断中国保险市场; 20世纪以后,美、法、德、瑞、日相继在中国设立保险公司。对中国民族工商业实行高利盘剥,且保险期限短,而保险费率高。 中国民族保险业发展缓慢。一是没钱;二是外国的垄断。 1875年,招商局在上海设立了一家附属保险机构; 1895年,招商局创立仁和与济和两家保险公司,后合并为仁济和保险公司,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家民族保险公司.,(二)中国现代保险业的创立,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建立与发展 1947

2、.7,成立“民联分保交换处”,割断华商和外伤的保险业务分保关系。1952年底,外资保险公司全部撤离上海. 1949.10,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强调保险与防灾相结合,并改革旧的保险经营方式; 2.国内保险业务停办 1959.5,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停办除上海、哈尔滨以外的国内保险业务。 1966,停办上海、哈尔滨的国内保险业务。 中断20年,拉大了中国与国外保险业的差距。,4,1.准备阶段(1980-1992) 允许境外公司在中国设立代表处 1980恢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及其国内保险业务,独家垄断经营; 1988.4,平安保险公司成立,其机制灵活、管理先进、业务发展迅速,打破人保的垄断经营。1992

3、年经人民银行批准由区域性公司改为全国性公司。 2.试点阶段(1992-2001) 1992.7,颁布上海外资保险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外资保险公司的设立条件、业务范围、资金运用等内容。 1992.9,美国友邦保险设立上海分公司(第1家外资保险公司),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保险市场的形成,试点过程中,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特点: (1)时间上,保险对外开放和国内改革同步进行; (2)地域上,对外开放是循序渐进的;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开放,允许外资保险设立营业机构。 (3)业务范围上,外资和中外寿险公司只能经营外国人和由境内个人缴费的人身保险业务,不能经营团体人身险; (4)寿险设立形式上,

4、外资公司必须与中方合资; (5)开放进程上,对外开放尚处于试点时期,国内保险公司的承受竞争压力的能力很有限。,3、过渡阶段(2001-2004):为保险业全面开放打基础 2001,我国加入WTO; 2001.12,国务院颁布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 2002年,修改保险法,保监会修改保险公司管理规定 4、全面开放阶段(2004年至今) 2004年.12.11,保险业入世过渡期结束,标志着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时期;,第二节 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入世承诺与过渡期特点,一、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入世承诺 入世承诺具体内容: 1.企业设立形式,2.地域范围 4个城市(第1批) 10个城市(加入2年内)

5、全面放开(加入3年内) 3.业务范围 加入2年内,除法定保险外,财险业务全部放开。 4.营业执照的发放: 无数量限制,但申请的外资保险公司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1)经营保险至少30年; (2)提出申请前一年总资产50亿; (3)申请者在华设立代表处2年以上。,5.法定分保 20%(目前/新加入)15% (1年内)10% (2年内) 5%(3年内)取消(4年内) 6.祖父条款 新机构新办法,老机构老办法,二、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入世过渡期特点 1.数量增加较快; 2.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3.业务增长迅速; 4.对外快放环境明显改善。 中国保险业逐渐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的平稳

6、过渡。 基本呈现出中资保险公司为主、中外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三、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后过渡期特点,1.业务发展快,但增长基数低,市场影响有限; 2.市场准入趋缓,分支机构拓展加快; 3.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4.公司发展不平衡; 5.产险影响小于寿险。,12,保险费总收入 指一国在一个日历年度内各种保险业务的保险费总收入。 保险费总收入作为经济分析: (1)反映各国保险业发展总水平。 (2)一国不同年度经济的发展水平。 (3)一国保险业在世界保险业中所占比重,第3节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和发展目标,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14,保险密度 指一国在一个日历年度内按全国人口计算,平

7、均每人支付的保险数额。,保险密度同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1)衡量一国国民受保险保障程度的高低、保险保障普及的程度、人们保险意识的强弱。 (2)衡量一国保险业是否发达的一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保险费总收入/全国人口数量,16,保险深度 指一国在一个日历年度内的保险费总收入占其GDP的比重。 保险深度=保险费总收入/ GDP *100% 保险深度衡量一个国家保险业是否发达的另一重要指标。 (1)反映一国商业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反映一国经济对保险业的依赖程度。,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各省区保险行业的发展差异及与世界同行业水平的差距。,全

8、国保险密度为1766.49元/人,约271.77美元/人(2015),我国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覆盖程度较低,保险业务的发展相对滞后。 我国保险机构国际竞争力、保险业的国际影响力也还不够强,我国还不是保险强国。,加入WTO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险市场全球排名由第6位升至第3位,对国际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度达26%,我国在国际保险监管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 可以说,我国已经是一个保险大国,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仍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整体而言,2015年全国各地区保险密度仍呈现出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递减态势。预计这种局面在未来几年还将保持下去。 值得庆幸的是

9、,东部地区的保险密度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正在不断地缩窄。,总体而言,我国大部分省区的保险深度都在2%4%之间。 与保险密度一致: 呈现出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递减的局面。 东部地区的保险深度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也在不断地缩窄。,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发布,保险业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新国十条”提出了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努力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保险成为政府、企业、居民风险管理和财富管理的基本手段。 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第4节 现代海上保险的发展,一、意大利发源地 11世纪末,意

10、商控制东西方的中介贸易。出现类似的现代保险。 1347年,签发史上第一张保单,承保“圣太克拉拉”号船舶。(但未订明保险人承保的风险)。 1397年,保单上出现了承包“海上灾难、天灾、火灾、抛弃”等字样,具有现代保险的形式。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保险立法 15、16世纪,新航线的开辟,越来越多的远洋航行,带动保险业务迅速发展。各国在海上风险、海难出现频繁、承保风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开始立法。 1556年西班牙国王颁布了保险经纪人制度。 1563年安特卫普通过法令规定海上保险及保单格式。,三、英国海上保险的发展 (一)英国海上保险和保险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16世纪,英国采取措施排斥外国商人势力的。

11、对外贸易、海上保险都由自己经营,一些相关的制度、法令也开始出台。 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海上保险的中心。 172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泡沫法案,只允许两家保险公司经营海险业务,导致了“劳合社”的出现以个人名义办理海险业务的社团组织。1824年才取消泡沫法案。 1884年,“伦敦保险人协会”成立,促使水险条款标准化。他所制定的保险条款(称“协会条款”)在国际保险市场广泛使用。 1906年,英国海上保险法最权威的海上保险法典,(二)伦敦劳合社的概况,1.劳合社的产生和发展 劳合社,又称为劳埃德社,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允许个体保险人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市场。 由一家咖啡馆发展起来的。先后发行了劳埃德新闻、

12、劳合社动态(后易名为劳合社日报)。后来,79名商人共同出资成立劳合社。 1871年英国议会批准劳合社成为一个保险社团组织。 承保业务 1911年以前仅限于海险业务 1911年以后包括水险在内的一切业务,2.劳合社的承保人 劳合社的性质:是社团组织,是管理和服务机构,而不是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由承保人单独进行交易。 职能:管理和控制承保人。 监督财务状况 为承保人处理赔案、签保单、收集共同海损退还金、 出版报刊 收集、统计和研究信息。,承保人:取得会员资格的承保人以个人名义来办理承保业务,对承包责任单独负责。 承保人按承保险种组成不同规模的组合(称辛迪加)。承保人各自承担的风险责任互不影响,没有连

13、带关系。 特点:仅接受劳合社的经纪人提供的业务,不与被保险人直接接触。 承保流程 客户保险要求保险经纪人接受,填投保单(写明被保险人、保险标的、金额、险别、期限)辛迪加代理人确定费率,认定自己承保份额,并签字)自己承保的份额。剩下的由辛迪加其他成员或其他辛迪加承保,直至100%承保劳合社查验核对,换成正式保单;盖章签字。,会员推荐;有身份和财富偿付能力等,3、承保业务 1)水险总业务的21%,全球13%的海险,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远洋船舶的责任险都在劳合社办理了再保险。 2)非水险总业务的51%。只要有保障需求,都能设计。(长期寿险和信用风险除外) 3)航空保险总业务的11%,全球的25%,世界1

14、0大航空公司有9家以及前9名最大的航空器材制造商均在劳合社购买保险 4)汽车保险总业务的17%。可承保非标准化汽车。世界上最大的7家汽车制造商均在劳合社购买保险,4、劳合社的变革 94年以前个人会员以个人名义承保绝对无限责任,将经营保费的25%作为保证金,全部财产作为履行承保责任的担保金. 94年以后公司会员有限责任,保费超过50%上交劳合社作为保证金,且担保金不低于80万美金。 1997年,标准普尔认为劳合社在许多项目上是一个全球经营者,首次披露的市场评级为A+。按非寿险保费净收入排行,劳合社列世界第二。 但过去30年中,来自石棉和污染责任的巨额索赔,使劳合社陷入困境。,(承保能力占20%)

15、,(承保能力占80%),四、美国保险业概况,美国是世界十分激烈最大的保险市场;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未来美国保险业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海外市场; 对保险的管理主要从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方面进行。实行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双重管理体制。,五、日本保险业概况,显著特征:保险人数量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大藏省对开业实行认可制,通过控制保险人数量来达到限制竞争的目的。 大藏省认为;保险攸关国计民生,保险公司一旦破产,必然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里,无一家日本保险公司破产。 日本保险公司有两类,即生命保险公司和损害保险公司,在1996年10月新保险法颁布以前,两者不得兼营。,日本保险公司展业有两种途径: (1)保险公司职员进行的直接展业; (2)通过代理店进行的间接展亚,其中经由代理店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907。 代理店根据代理店委托合同代理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签订合同,其职能是帮助投保人选择合适的投保项目,接受保费并负责售后服务。 根据代理店的不同等级,保险公司给予不同比例的提成。截止1996年3月,日本共有代理店476万家。,八、瑞士保险业概况,保险市场集中程度高; 经营多样化:专业化和综合化;国内和国际市场 再保险实力强() 擅长投资业务,拥有最先进的金融服务和资产管理业; 典型的外向型保险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