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开课改革复习一正式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2808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公开课改革复习一正式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生公开课改革复习一正式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生公开课改革复习一正式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生公开课改革复习一正式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生公开课改革复习一正式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公开课改革复习一正式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公开课改革复习一正式概要(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鞅,请同学们思考: 我们选修一学的六大改革中哪些是成功的改革?,中: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外: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康有为,请同学们思考: 我们选修一学的六大改革中哪些是失败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课题: 复习一:六大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1、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根本原因) 商鞅确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正确的变法指导思想,改革态度坚决, 改革从秦国的实际出发、措施全面、策略得当。 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执法如山等等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干扰力量相对较少(君强贵弱,三家分晋),重难突破,

2、2.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5)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6)改革有良好环境。,重难突破,3.明治维新成功原因有哪些: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19C中期日本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进行了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 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重难突破,4.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改革是在

3、沙皇的领导下的自上而下的,阻力较小。 2.改革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潮流。 3.废除农奴制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块份地,得到农民的支持。 4.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重难突破,5.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阶级矛盾、积贫积弱) 改革者自身缺陷:变法的理念和措施脱离实际(理念违背经济规律,措施实施时过于激进)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 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重难突破,6.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客观上:反动势力强大。变法遭到

4、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高潮,国际环境不利于变法 主观上: .维新派缺乏坚强领导核心; .脱离群众,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 .缺乏政治策略,急于求成; .对袁世凯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新政无法落实,地方官员的阳奉阴违,重难突破,知识拓展,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1,哪些要素决定一场改革的成败? 2.通过学习六大改革我们得到哪些启示?,请同学们思考:哪些要素决定一场改革的成败?,1.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改革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3.用人是否得当 4.改革的社会基础是否雄厚 5.改革者自身的实力与胆识 6.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对比、政治地位 与权力的高低强弱等。 7.最高

5、统治者的态度 8.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通过学习六大改革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 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才会取得胜利。 改革是曲折性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任何一次变法,既是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又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改革措施应适应国情,顺应民意。 改革者要有坚定的意志,务实的政策。在遇到重重阻力时必须坚持不懈,有牺牲精神。 改革应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以减少阻力。 今天我们要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深化改革、勇于创新。,高考链接,(2010年山东文综)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7、,知识运用,1.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同“殉”) ,曰: 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材料三“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史记商君列传,(1)材料一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答:事实: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

8、制。态度:否定。评价: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是一种进步的社会运动。 (2)从材料二中可知商鞅本人的结局如何?分析导致其原因?你从中有何启示? 商鞅的结局:被车裂。原因: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柱。 启示:改变中新旧势力斗争激烈改革者往往会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取得胜利。,2.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抛弃了他们民族原来的特长,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试评述这种史学观点。,做评述题的方法:材料观点我的观点评述,答案一: 观点:孝文帝的

9、汉化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评述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 基于这样的认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吸取了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文化,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政)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经)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文)。为隋唐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答案二: 观点:孝文帝的汉化加速北魏国家和拓

10、 跋民族衰亡。 我同意这种观点。 评述:在孝文帝统治期间,他通过改革,采纳汉族官制,任用汉人为官,(政)学习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经)用汉人的文化改造了鲜卑族,(文)这些措施使鲜卑族丢弃了本民族的特色,导致了鲜卑族军事力量的衰退和统治力量的削弱,加速了北魏的衰亡。,3.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迁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

11、(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参考答案: (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

12、;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4.材料一 一个俄国官员在 “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1)如果材料一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废除农奴制后,农民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获得了一块份地。,材料二 据统计,1860年-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

13、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俄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原因:A、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B、沙皇政府制定了一些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政策; C、沙皇政府还进一步加紧对外侵略活动,为工业资产阶级抢占市场,掠夺原料,5.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14、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

15、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2)材料所反映的三次改革在核心主张、局限性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4分) 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5分),请回答: (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2分)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2分)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2分) (2)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2分);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2分)。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答对任3点给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