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25525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S 页数:43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技术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机械制造技术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机械制造技术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机械制造技术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机械制造技术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技术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技术讲义(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第1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1.1 切削加工的运动分析及切削要素 1.2 金属切削刀具 1.3 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1.4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1.5 切削液,机 械 制 造 基 础,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2,本章的学习要求,(1) 掌握切削运动、加工表面、切削用量及切削层参数概念和分析方法; (2) 掌握刀具刀具角度和工作角度的概念、合理选择刀具角度,常用刀具材料的性质与选用; (3) 掌握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4) 掌握切削液的作用,合理选用切削液。 重点和难点:刀具角度和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切 削 加

2、 工 基 础 知 识,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3,切 削 运 动 及 切 削 要 素,1.1 切削加工的运动分析及切削要素, 回转体表面:是以直线为母线作旋转运动所形成的表面; 成型方法:车削、钻孔、扩孔、镗孔、铰孔、内外圆磨削等。,1.1.1 零件表面的形成,平面:是以直线为母线作直线运动形成的表面; 成型方法:铣削、刨削、平面磨削等。, 曲面:是以曲线为母线作旋转或平移所形成的表面; 成型方法:铣削、成形磨削、数控铣削、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等。,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4,1.1.2 切削运动,l 分类: 1)主运动:切除切屑所需的基本运动。 3个特点:速度最快;消

3、耗功率最大;唯一性。,l 概念: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以切除多余的金属,2)进给运动:使金属层不断投入被切削的运动。 3个特点:速度较慢;消耗功率较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3)其它运动:吃刀运动 分度运动,切 削 运 动 及 切 削 要 素,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5,常见机床的切削运动,切 削 运 动 及 切 削 要 素,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6,正在加工的工件表面,根据其所处的状态分为: 已加工表面:已经加工完成的表面。 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切削刀具正在进行切削加工的表面。 待加工表面:即将进入切削加工的表面。,l 加工表面,切 削 运 动 及 切 削 要 素

4、,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7,切 削 运 动 及 切 削 要 素,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8,1.1.3 切削要素,l 切削用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vc:主运动的线速度(mm/min) 圆周运动:Vc=Dnw 直线往复:Vc=2Lnr,进给量:刀具相对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 1)(周期)进给量f(mm/r):主运动一个循环 2)进给速度vf(mm/min):单位时间内 3)每齿进给量af(mm/z):刀具每个刀齿,切 削 运 动 及 切 削 要 素,背吃刀量(切削深度)ap(mm):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间的距离。 补充定义:在垂直于进给运动方向上测量的主切削刃切入工

5、件的深度。,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9,切削层:主运动一个周期,相邻两加工表面(切削刃)之间的材料截面。,l 切削层尺寸平面要素,切削层公称厚度hD(老标准ac): hD=f sinKr 切削层公称宽度bD(老标准aw): bD=ap/sinKr 切削层公称截面积AD: AD=ap f=bD hD 残留面积AD 残留面积高度 : H=f/( ctgKr+ctgKr) r=0 H=f 2 / 8r r0,切 削 运 动 及 切 削 要 素,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0,切 削 运 动 及 切 削 要 素,r=0 时,在ABD和ACD中 BD=H ctgKr DC=H ct

6、gKr BD+DC=f H(ctgKr+ctgKr)=f 残留面积高度:H=f/( ctgKr+ctgKr),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1,切 削 运 动 及 切 削 要 素,r0 时 H=BD=BE-DE,移项后两边平方,并忽略H2(H r):,残留面积高度: H=f2/8r,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2,金 属 切 削 刀 具,l 刀具结构及其几何形状,1.2 金属切削刀具 1.2.1 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刀具分类:按工种:车刀、铣刀、刨刀、滚刀等。 按功能:车刀、切断刀、螺纹刀、偏刀、尖刀、镗孔刀、成形刀等。 结构形式:整体式、焊接式、机械安装式(压板压紧),

7、前刀面Ar 主切削刃S 主后面Aa 刀尖 副后面Aa 副切削刃S,l 切削部分组成,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3,l 刀具的静止参考系(PrPsPo系正交平面参照系),(1)静止参照系的假设条件: 假定运动条件:进给量f=0 假定安装条件:刀尖与工件回转中心等高; 刀杆方向与进给方向垂直。,(2)辅助平面: 切削平面Ps:过切削刃上一点,与加工表面相切的平面。 基面Pr: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速度相垂直的平面。 正交平面Po(主剖面):过切削刃上同一点,与切削平 和基面相垂直的平面。,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4,前角的作用:前角 切屑变形 切

8、削力 刃口强度 前刀面磨损 导热体积 刀具前角的选用:加工塑性材料选大前角 加工脆性材料、断续切削选小前角 加工硬材料选用负前角,刀具的标注角度是指静止状态下,在工程图上标注的刀具角度。(下面以车刀为例介绍刀具的标注角度) 1. 刀具标注前角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前角的标注:,l 刀具标角度的定义,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5,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后刀面与切削面的夹角。 后角的标注:,后角的作用:后角 后刀面与加工表面间的摩擦 后刀面磨损 刃口强度 导热体积 刀具后角的选用:粗加工选小后角 精加工选大后角 选大前角时选小后角以增大刃口

9、强度,2.刀具标注注后角0:,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6,主偏角的作用:主偏角 切削刃工作长度 刀尖强度 导热体积 径向分力 刀具主偏角的选用:一般为3075 加工细长工件采用9093 ,副偏角的作用:副偏角 副后面与工件已加工表面摩擦 刀尖强度 表面粗糙度 刀具副偏角的选用:一般为520 特殊要求可采用Kr=0 的修光刃,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4. 副偏角Kr: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与进给反方向的夹角。 主偏角和副偏角的标注:,3. 主偏角Kr:,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7,刀具刃倾角的选用:

10、 精加工取S 0 粗加工取S 0 加工细长工件采用S 0 ,刃倾角的作用: (1)影响排屑方向: S 0 排向待加工表面 ; S 0 排向已加工表面; S =0 前刀面上卷曲,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 刃倾角的标注:,5. 刃倾角S:,(2)影响切入切出的稳定性 (3)影响背向分力大小,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8,1)粗加工塑性材料时,选择大前角0,小后角0,小主偏角Kr,较小或负的刃倾角s;加工脆性材料时可适当减小前角0;加工高硬度难加工材料时,采用负前角(00)。 2)精加工时,一般选择较大后角0,较小的前角0,非负的刃倾角(s0),

11、加工细长轴时选择大主偏角Kr。,l 刀具角度的选择原则:,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19,例题:,下图为外圆车削示意图,在图上标注: (1)主运动、进给运动和背吃刀量; (2 )已加工表面、加工(过渡)表面和待加工表面; (3)基面、主剖面和切削平面; (4)刀具角度015、06、Kr55、Kr45、s10 。,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20,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21,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22,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

12、基础,23,刀具工作角度,通常情况下 工作角与标注角近似相等。如普通车削、镗孔、铣削等。 当 较大时或安装误差较大时必须考虑其影响。如:车螺纹、铲背、钻孔等。 刀具的安装条件变化也引起了参考系的变化。,1. 刀具工作参考系(PrePsePoe) 刀具工作角度又称刀具切削角度:刀具实际切削条件下的实际角度。,工作参考系与静止参考系的差别:工作条件下,合成切削速度为主运动与进给运动的合成速度;而静止条件下合成速度与切削速度是一致的。,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24,(3)刀杆中心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时工作角度变化,(2)刀尖安装高低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车外圆刀尖安装偏

13、高(低):工作前角增大(小),工作后角减小(大); 镗内孔刀尖安装偏高(低):工作前角减小(大) ,工作后角增大(小) 。,对工作角度的影响,(1)进给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横向进给: 纵向进给: 0e=0+ 0e=0- 工作前角增大,工作后角减小。,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25,1.2.2 刀具材料,l 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 高硬度 高耐热性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高耐磨性 良好的工艺性 五个基本性能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应根据具体加工条件,抓主要性能,兼顾其它。,金 属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26,l 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及应用,金 属

14、 切 削 刀 具,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27,1.3 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1.3.1 切削过程,l 切屑的形成: 推挤作用 切割作用,崩碎切屑:不规则屑片,较低 vc,较大ap,f 加工脆性金属时产生。,l 切屑的种类(不考虑刀具断屑等因素的影响) 带状切屑:上表面毛茸状,下表面光滑的连续切屑,大0,高vc,小ap,f 加工塑性金属时产生。,节状(挤裂)切屑:上表面锯齿状,下表面光滑的连续切屑,较低 vc,较大ap,f 加工中等硬度塑性金属时产生。,粒状(单元)切屑:菱形单元分离体,较低 vc,较大ap,f 加工硬度较高塑性较差金属时产生。,金 属 切 削 过 程,2019/1

15、0/18,机械制造基础,28,l 切屑变形,(1)第I变形区(剪切区、塑性变形区):从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到晶粒剪切滑移基本完成。 切屑收缩现象: 变形系数越大,切削变形越大,切削力越大,消耗功率越大,切削温度越高,加工表面质量越差。,金 属 切 削 过 程,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29,滞流现象: 切削塑性金属时,由于切屑底层与刀具的挤压和摩擦,切屑底层金属流速减缓的现象。 积屑瘤: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滞流层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切屑底层内部晶粒的间的亲和力,滞流层部分金属粘结在前刀面切屑刃附近,形成的一块硬的金属层(由于塑性变形,硬比度比工件材料高23倍),(2)第II变形区(摩擦区),金 属 切 削 过 程,2019/10/18,机械制造基础,30,形成条件: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 冷焊现象:挤压与摩擦产生高温高压,同时摩擦带走杂质,刀具表面与切屑表面新鲜金属粒子间的亲合力和摩擦力之和大于切屑材料内部粒子间的亲合力,就会从切屑上撕下一小块金属粘接在前刀面上,形成积屑瘤。 特性:无有小大脱落 周期性 对切削过程的影响:保护刀刃;使工作前角增大,切削刀减小;切削平稳性差;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2)第II变形区(摩擦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