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全法宣讲课件01版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2536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安全法宣讲课件01版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新安全法宣讲课件01版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新安全法宣讲课件01版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新安全法宣讲课件01版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新安全法宣讲课件01版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安全法宣讲课件01版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安全法宣讲课件01版讲义(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真学习实施新安法 加快推进依法治安,铜川培训中心 余争虎,请勿在教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接、打电话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上课时间欢迎: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谢谢合作,参加培训须知,目 录 前言 一、增加、完善15项法律规定 二、创新建立10项法律制度 三、强化10项法律规定,前 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2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201

2、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一)、意义 新安法的发布实施,对于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坚持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建立健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追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

3、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新安全法内容 全法共分7章114条: 第一章 总 则 16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32 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10 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17 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21 第六章 法律责任 25 第七章 附 则 3 此次安全生产法修改重点突出了以下内容:,一、增加、完善15项法律规定,一、增加、完善15项法律规定 1.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2.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配备标准和工作职责 3.增加安全生产规划并与城乡规划相衔接的规定 4.增加生产经营单位提取使用安全费

4、用的规定 5.增加有关部门制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的规定 6.完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职责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规定 7.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规定,8.完善安全生产工艺设备淘汰目录的规定 9.完善对危险物品查封扣押的规定 10.完善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的规定 11.完善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租赁的规定 12.完善矿山井下、海上石油开采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 13.完善事故应急救援的规定 14.完善事故调查处理和事故调查报告公开的规定 15.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规定,(一)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新安法第三条完善了安全生产总的指导方针,增加了综合治理,即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坚持

5、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这是对长期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途径;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即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安全生产职责。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职工参与是基础,政府监管是关键,行业自律是发展方向,社会监督是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保障。,(二)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配备标准和工作职责 一是明确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将其他生

6、产经营单位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的从业人员下限由300人调整为100人。二是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的七项职责,主要包括组织或者参与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等。三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上述规定,进一步严格了企业安全管理措施要求,并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人员正确履行职责提供了详细的规范性指引,对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十一条至第二

7、十三条),(三)增加了安全生产规划并与城乡规划相衔接的规定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现场关于“对那些安全风险确实较大的生产设施,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以规划”的重要指示。山东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的教训是,安全生产规划与城乡规划不衔接,导致问题突出,留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新安法第八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明确,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相衔接,目的是通过安全生产规划,明确安全生产长远目标、工作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

8、措施,把安全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融合,推动政府和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四)增加了生产经营单位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的规定 保证安全经费投入,是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进行,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2005年以来,国家安监总局和财政部先后研究制定下发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政策措施。新安法将其上升为法律规定。新安法第二十条规定: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

9、监督管理部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五)增加了有关部门制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的规定 新安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这一规定对提高事故隐患处理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六)完善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职责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规定 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务输出用工发展很快,对缓解生产经营单位用工紧张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

10、反映出的安全问题也很突出,需要从法律上进行规范。为此,新安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五十八条作出了规定。一是增加劳务派遣教育培训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增加劳务派遣人员的权利义务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新安法明确了劳务派遣人员与本单位从业人员具有相同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与劳动合同法相衔接。同时,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的

11、责任,双方都有教育培训的责任,各有侧重。,(七)完善了建设项目“三同时”规定 安全生产“三同时”对于保障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解决安全条件先天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新安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完善了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建设单位对验收结果负责。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核查。一是加强了对金属冶炼建设项目的监管,保证安全设施的质量;二是按照减少、取消行政审批的要求,取消验收审批环节,强化建设单位的安

12、全责任。,(八)完善了安全生产工艺设备淘汰目录的规定 新安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与原安法相比,新安法增加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别确定淘汰目录的规定,增强了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通过制定发布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目录的形式,及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工艺、设备的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

13、。,(九)完善了对危险物品查封扣押的规定 新安法第六十二条明确了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时可行使的职权,其中包括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权,即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权力。此项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原安法中有关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避免因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处置不当引发事故。,(十)完善了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的规定 深刻吸取2013年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62”火灾爆炸

14、事故教训,加强危险作业管理。新安法第四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这一规定,授权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确定危险作业的新类型,强化现场管理,落实防范措施。,(十一)完善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租赁规定 由于有些生产经营单位以包代管,以租代管,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问题不负责任,导致事故隐患大量存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新安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

15、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依照这一规定,安全管理责任仍由发包、出租方承担,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发包、租赁的责任,有利于生产经营单位对建设项目、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十二)完善了矿山井下、海上石油开采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新安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

16、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这一规定,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在本法中予以明确,与特种设备安全法相衔接。,(十三)完善了事故应急救援规定 应急救援是防范安全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事故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新安法第七十六条、第七十八条将多年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保障措施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 一是明确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新安法第七十六条) 二是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新安法第七十六条) 三是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有关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新安法第七十八条),(十四)完善了事故调查处理和事故调查报告公开的规定 “科学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