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欣赏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722527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8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诗词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唐宋诗词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唐宋诗词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唐宋诗词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唐宋诗词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宋诗词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诗词欣赏(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 诗 宋 词,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唐诗发展概述,有唐一代(618907)诗歌繁荣主要表现: 1、唐诗数量空前。 2、唐代诗人数量空前,而且遍布社会各阶层。 3、题材广、流派多。 4、体裁丰富,众体皆备。 5、名篇叠出,不胜枚举;好诗如潮,传诵不息。 6、求新求变,充满创造精神。,初唐:从唐朝建立(618)到唐玄宗即位(712)。 盛唐:唐玄宗开元(712-741)天宝(742-756)年间。 中唐:至德初(756)到长庆末(824)。 晚唐:长庆(821824)以后至(907)。 明人高棅,初唐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准备 初唐四杰:指初唐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 立志扫

2、除初唐诗坛上普遍弥漫着的南朝齐梁时期的诗歌遗风,剿除陈陈相因的宫廷文学,倡导“骨气”刚健之诗,他们的诗重视抒发自己的情怀,呈现出一种壮大的气势,具有建安文学那种慷慨激昂的艺术力量,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陈子昂:更加彻底否定齐梁诗风 诗歌理论:提倡把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风骨”、“兴寄”的文学理想;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作品。 贡献:在清扫齐梁余风,为盛唐诗歌开辟大道方面,陈子昂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沈宋体”:高宗、武后时期,初唐的一批著名诗人,如杜审言、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等,继承和发展南朝沈约等人开创的“永明体”,做了两个工

3、作:一是四声二元化,即把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简化为平仄两声。二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粘”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平仄必须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摆脱了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作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沈佺期和宋之问,因此又称律诗为“沈宋体”。,张若虚在诗歌意境创造方面用力甚深。他的诗现在只存两首,但一首春江花月夜堪称“以孤篇压倒全唐”。 诗从春天、长江、花林、明月和夜晚这五个方面切入,把由此引出的种种意象组合在一起,反复咏叹拂拭不去的愁情。 全诗将画意、诗情以及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剔透的诗境。,盛唐

4、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王维的诗歌特点:空灵的禅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孟浩然的诗歌特点:风格清淡,长于写景及隐逸生活。,边塞诗:岑参、高适为代表。 高适诗特点:笔力刚健,观察深刻,感慨苍凉,思想深沉,富于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燕歌行 岑参诗特点: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富于浪漫主义精神。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 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还当首推李白。其诗兼有高、岑、王、孟之长,上承屈原,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主观色彩强烈,多数作品都具有表现性。喜用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

5、色彩纷繁的形象。其风格以雄奇飘逸为主,但又不拘一格,也有淡远恬静或深沉委婉之作。语言明朗清新,不假雕琢,无论五言七言、长篇短制,都写得极佳,以七古和七绝成就最为突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等都是对李白的高度评价。李白诗歌的卓越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唐诗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中唐 开拓了诗歌个性化德创作道路,推进了唐代诗风的转变 唐代诗风转变,应该说始于诗圣杜甫 杜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千古罕有其匹。又是一位集大成的诗人,各体兼擅,充分发挥各种体裁的特长,常以古体写侧重于叙事的诗,以近体写侧重于抒情的诗,对五、七言律诗致力尤勤。

6、律诗的表现手法在他手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七律更是在他手里才真正成熟。杜诗风格丰富多采,由于其思想博大深厚与艺术手法的含蓄蕴藉,“沉郁顿挫”是杜诗风格的主要特征。所用语言以精确凝炼著称,在音律对偶、用事用典、修词炼字、敷彩设色等方面无不极尽变化之能事,常有许多意味深远的警句。在古代文学史上,杜甫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直接开启了中唐诗坛的新风气。,“大历十才子”:大历初到贞元初二十余年间出现的一批诗人 艺术上各有造诣,但比之盛唐差距甚远,可以说是唐诗发展的相对沉寂时期。 韦应物、刘长卿也是这一时期较重要的诗人。,韩孟诗派:崇尚险怪,受杜诗刻意求新、精警奇崛特点的影响,力求瑰奇怪谲。 韩愈诗特点:不

7、仅以雄大气势见长,而且常常跃动着一种怨愤郁躁的情绪。他特别喜欢搜罗奇语,雕镂词句,创造前人未曾使用过的险怪意象,甚至以丑陋的事物入诗,形成了以丑为美的特色。,李贺诗特点:内容比较单薄,在艺术上却独标一格。他善于以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艳丽的辞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创造出一种光怪陆离、怨郁悱侧的艺术境界,形成幽奇冷艳的特殊风格。,元白诗派:崇尚浅俗,以讽喻时事的乐府诗著称。 新乐府运动诗歌理论: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认为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且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诗歌必须既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柳宗元、刘禹锡 诗多写于被贬以后,表现政治

8、见解或抒发悲愤抑郁的情怀,内容充实,思想深刻,并具有个性。一般说来,柳诗深沉抑郁,风格明净简洁;刘诗开朗豪爽,风格雄快灵动。,晚唐唐诗发展的结束时期 李商隐和杜牧 李商隐诗工于比兴,善于用典,律对谨严,语言典雅,色彩浓艳,音律谐婉,其诗风格婉丽,含蓄蕴藉。 杜牧诗 “不务奇丽,不涉世俗”,风流倜傥的丰神、超越豪迈的气度、明朗俊爽的风格,与李商隐的诗异曲同工。 温庭筠:秾艳诗风 皮日休、杜荀鹤、聂夷中:批判现实,第二节 唐宋词发展概述,燕乐:是随着隋的统一而兴起的一种汉族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以及外来音乐交融而产生的新的音乐。 “曲子词”:“曲子”是其燕乐曲调,“词”则是与这种曲调相配合的唱辞。晚唐

9、五代以后,人们或简称其为“曲子”或简称其为“词”,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盛唐诗人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白居易写了三首脍炙人口的忆江南,刘禹锡也写了两首忆江南,并在词题下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词史上有关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标志着词体已由“选词以配乐”的萌芽形态,逐渐发展到“由乐以定词”的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时也开了文人以词唱和的新风 。,“花间鼻祖”温庭筠 花间词特点:以歌咏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以红楼翠阁、闺房帐帏为主要背景,以香艳浓丽、婉约缠绵为主要风格特征。,南唐词: “二主一相”,即: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宰相冯延巳。 李煜词冲破了花间藩

10、篱,在词坛上独开出一片新的题材领域。他的词以白描手法,抒真挚之情,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温庭筠),严妆也;端己(韦庄),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萌芽于隋唐之际的词,在唐代民间的沃壤中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盛唐、中唐文人已染指填词,渐成风气;及至晚唐五代,词已经相当成熟,作为韵文中一种独立的新体,在诗坛上争得了一席之地。,北宋的词,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是宋初令词为主的时期,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词的体制和题材,与花间集相近;词风清丽闲雅,不出南唐窠臼 。 第二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内容上有新扩展,开始描写都市风光,

11、抒发羁旅情怀;在体制上则突破小令的格局,或将本为短小的令词衍为长调,或干脆自创新腔,以赋体作长调,词的风格上能雅不避俗,蕴雅于俗,俗不伤雅,雅俗并陈,故而雅俗共赏 。,第三个时期以苏轼词为代表。“以诗为词”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第四个时期以周邦彦为代表。集婉约词之大成,流风远韶,对南宋后期的词坛影响极大,李清照一颗璀灿的明珠,在两宋词坛上、乃至整个中国词坛上熠熠生辉 。,南宋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辛弃疾词风:或壮声英概,凌厉无比,具有跃马挥戈、坐啸生风的气象;或抒发壮志难酬、英雄失路的愤恨,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同时,他又能摧刚为柔,以雄豪之气驱使花间丽语,温婉蕴藉。,辛弃疾的词在南宋词

12、坛上无疑是一面大旗,在这面大旗下集结了一批爱国词人,如陈亮、刘过,其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他们被称为“辛派词人”,他们词的主色调是激情满怀,充满爱国赤诚。,姜夔 精通音律,能自度曲;作词句琢字炼,词风清空骚雅,自开新派,其影响不但笼罩了宋末词坛,而且一直下及清初的浙派词。,第三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举要,一、从诗词和音乐的关系上来看 词与音乐的关系比诗与音乐的关系更密切 词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但诗的合乐与词的合乐有所不同。 首先是配合的音乐体系不同,诗所配合的是先秦的雅乐和六朝的清乐,而词所配合的是隋唐时的燕乐。 其次是配乐的方式不同,诗与乐的配合方式是“以乐就诗”。词与乐的配合

13、方式则是“以词就乐”,倚声填词,言合于声。,二、从诗词外部的形式上看 1、诗的句式整齐,而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整齐美与错落美) 2、诗的句法比较固定、单一,词的句法灵活多样。 3、诗的押韵比较固定,词的押韵呈多样化。 4、诗的对仗比较固定,词的对仗多样。 5、诗的体式较少,词的体式丰富。,三、从诗词的题材上看 诗:以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 词:以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为主 四、从诗词的风格上看 “诗庄词媚” 五、从诗词的语言特色上看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第二章 山水田园诗词论析 第一节 唐以前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1、先秦

14、时期:自然山水作为诗歌中的背景描写(即不是有意表现山水本身的美,不是对登临山水的乐趣的有意刻画)先秦诗歌,主要是诗经和楚辞。,2、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产生与山水诗流派的初步形成 (1)山水诗的产生:我国第一首山水诗是观沧海。 (2)山水诗派的初步形成: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极貌写物”、“穷力追新”;南朝齐诗人谢脁: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田园诗,是指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 田园诗创始人东晋陶渊明,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

15、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其二,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归园田居其五,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16、,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他的田园诗的最大特色是平淡自然而又意味醇厚,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既生动的勾画出淡雅素净的田园风光,又将诗人在田园生活只的恬淡心境真率的抒写出来;一切都仿佛是从胸中自然流出。,陶渊明诗歌创作的成就及影响:陶渊明把农村田园生活大量写入诗中,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大创举。陶渊明将自己的杰出才华倾注到田园诗的创作上,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一下便将田园诗推上了峰巅。唐宋及后代的田园诗领域里,虽然出现了一些优秀诗人,写出了一批又一批反映各自时代田园生活的田园诗,有的也有自己的特色,但从根本上,或者说整体上他们田园诗的成就,都没能超过陶渊明。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广阔天地,一直是在陶渊明的浓荫覆盖之下。,第二节 唐代山水诗简论,1、初唐山水诗 特点: 一是基本上承袭了南朝山水诗描摹细致的特点,情景交融还没有成为主体的写作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