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重点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重点资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绪论1.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2.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分布、形态、结构、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及其与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界的相互关系。3. 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特异性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等,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达到保障
2、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4. 朊粒(prion):传染性蛋白因子,只含蛋白质,无核酸组分,引起海绵状脑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 细胞壁(cell wall):位于菌细胞的最外层,包围在细胞膜的周围。是一种膜状结构,组成复杂,革兰染色法可分为阳性菌与阴性菌,共有组分是肽聚糖。2. 肽聚糖(peptidoglycan):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壁的主要组分,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键和五肽交联桥构成。3. 磷壁酸(teichoic acid):是革兰阳性菌的特有成分,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互相连接而成的长链多聚体,穿插于肽聚糖中,按其结合部位不同,分
3、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4. 脂多糖(LPS):格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胞内毒素,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特异多糖组成。5. L型细菌(L-form)细菌缺陷型,有些细菌在体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6. 青霉素结合蛋白(PBP):与肽聚糖合成有关的酶类,是青霉素作用的主要靶位。7. 中介体(mesosome):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有效地扩大了细胞膜面积,相应地增加了酶的含量和能量的产生,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亦称拟线粒体。8. 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装的双链DNA,具有自我
4、复制能力,带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9. 拟核(nucleoid):细菌的遗传物质,集中于细胞质的某一区域,多在菌体中央,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10. 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至细胞壁外的一层黏液性物质,与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为多糖或多肽的多聚体,是细菌的毒力因子。11. 鞭毛(flagellun):细菌细胞表面由蛋白质构成的波状弯曲的细长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12. 菌毛(pilus):许多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表面存在的一种比鞭毛细、短而直的丝状物,由菌毛蛋白组成,具有抗原性,与细菌黏附有关。13. 性菌毛(sex pilus)仅见
5、于少数革兰阴性菌,比普通菌毛长而粗,数量少,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有关。14. 芽胞(spore):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15. 繁殖体(vegetative form):未形成芽胞而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体称为繁殖体。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1. ABC转运(ABC transport):革兰阴性菌的特异性结合蛋白位于周浆间隙,革兰阳性菌的特异性结合蛋白位于细胞的外表面。营养物与特异性结合蛋白形成复合物后,引起后者构型的改变,继而将营养物转送给细胞膜上的ATP结合型载体,导致ATP水解,提供的能量打开膜孔,使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2.
6、自养菌(autotroph):该菌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如利用CO2、三氧化二碳离子作为碳源,利用N2、NH3、二氧化氮离子、三氧化氮离子等作为氮源,合成菌体成分。这类细菌所需能量来自无机物的氧化称为化能自养菌,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的称为光能自养菌。3. 易养菌(heterotroph):该类菌必须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如蛋白质、糖类等,才能合成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腐生菌以动植物尸体、腐败食物等作为营养物;寄生菌寄生于活体内。4.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s):细菌突然暴露于高出适宜生长温度的环境时,可暂时合成热休克蛋白,这种蛋白对热有抵抗性,并
7、可稳定菌体内热敏感的蛋白质。5. 专性需氧菌(obligate aerobe):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如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6. 微需氧菌(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在低氧压(5%-6%)生长最好,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如幽门螺旋杆菌、空肠弯曲菌。7. 兼性需氧菌(facultative anaerobe):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8. 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
8、体,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9. 代时(generation time):细胞分裂数量倍增所有需要的时间。10. 迟缓期(lag phase):细菌进入新环境后的短暂适应阶段。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11. 对数期(logarithmic phase):细菌在该期生长迅速,以恒定的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图上细菌数的对数呈直线上升,达到顶峰状态,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应选用该期的细菌。12. 热原质(pyrogen):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热原质的细菌大多是革兰阴性菌,热原质
9、即是细胞壁的脂多糖。13. 外毒素(exotoxin):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的蛋白质。14. 细菌素(bacteriocin):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15. 菌落(colony):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对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16. 培养基(culture medium):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17. 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些细菌生长,从而将后者从混杂的标本中分离出来,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18. 灭菌
10、(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胞、病毒和真菌等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19.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20.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21.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以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22. 无菌和无菌操作(asepsis and aseptic technique):无菌是不存在活菌的意思,多是灭菌的结果。防止
11、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技术操作,称为无菌操作。23. 种(species):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第三章 噬菌体1. 噬菌体(bacterio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具有病毒的基本特征,个体微小,可以通过细胞滤器;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微生物。2. 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的噬菌体。3. 溶原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lysogenic phage):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
12、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但噬菌体DNA随细菌基因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分配到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的噬菌体。4. 前噬菌体(proghage):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基因组中,这种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5. 溶原性转变(lysogenic conversion):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基因整合,成为溶原性细菌,从而获得由噬菌体基因编码的某些性状。 6. 溶菌空斑(噬斑phage):当噬菌体和细菌共同培养后,在固体培养基上,噬菌体由于复制增殖并裂解宿主菌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无细菌空斑。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 细菌致病岛(PAI):指病原
13、菌基因组中存在编码与病毒毒力或致病性相关因子的外源DNA片段,其两侧往往含有重复序列、插入序列或mRNA,可经水平传递。2. 插入序列(insertion sequence,IS):IS是细菌中最简单的一类转座元件。是细菌染色体、质粒和某些噬菌体基因组的正常组分,两侧末端有反向重复序列,一般只编码一种参与转移作用的转座酶,识别反向重复序列,催化转座元件自基因组中解离,可独立存在也可称为转座子的一部分。3. 表型回复突变(phenotypic reversion):第二次突变没有改变正向突变的DNA序列,只是在第二个位点发生突变抑制第一次突变效应,从而使突变株重现野生型的表型。4. 同源重组(h
14、omologous recombination):发生在序列相同或相近的工体和受体DNA片段之间的重组。5. 水平基因转移(HGT或LGT):DNA可以从一种生物转移至另一生物,整合至染色体,改变其遗传信息的组成,这种基因转移方式叫水平基因转移。6. 转化(transformation):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7. 接合(conjugation):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给受体菌的方式。8. 转导(transduction):由噬菌体介导,将供体菌的DNA片段转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
15、导。9.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供体菌任何片段的DNA 都有同等机会进入被装入的噬菌体内,通过噬菌体进入受菌体内,完成遗传物质的转移过程。10. 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是前噬菌体从宿主菌染色体上脱离发生的偏差,将前噬菌体两侧的宿主染色体基因转移到受菌体,使受菌体的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11. R质粒(R factor):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子组成。耐药传递因子的功能与F质粒相似,编码性菌毛,决定质粒的复制、接合及转移;耐药决定子决定菌株的耐药性。第五章 细菌的耐药性1. 耐药性(drug resistan
16、ce):细菌对某抗菌药物的相对抵抗性。2. 钝化酶(modified enzyme):一类由耐药菌株产生、具有破坏或灭活抗菌药物活性的某种酶,它通过水解或修饰作用破坏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 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细菌侵入宿主体内生长繁殖并与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2. 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正常寄居在宿主体内,对宿主无害而有利的微生物群的总称。3.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可引起致病,称为条件致病菌。4.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宿主某部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