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721920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格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掌握大学生人格缺陷常见的类型,掌握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法,懂得怎样充实与发展自我,完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大学生正处于心身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因而,大学阶段依然是大学生人格不断发展的时期。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教育。因此,现代教育担负着为大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服务的使命。它主要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2、教育大学生懂得保护和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和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懂得怎样充实与发展自我,完善个性,健全人格,从而提高和发展人的整体素质。,二、人格的涵义 “人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如“他具有健全的人格”、“他人格高尚”、“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等,这些描述包含了人格的多重含义,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有道德意义上的人格、也有社会学意义上的人格,在心理学中人格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呢?,人格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的角色的不同面变换,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就如同我国戏剧中的脸谱一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其中包含了两个意思: 一是指一

3、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言行,即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上根据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表现出一个人外在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展现的人格成分,即面具后的真实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征。 人格一词在语义上有三种解释:一是伦理学的解释,指人品、品格;二是法学上的解释,指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三是指人的个性,主要包括性格和气质和能力三个方面,这是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人格的。,(一)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人格 人格被规定为个人的品格、志趣、情操,是个体做人的尊严、责任、价值及道德品质,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统一。我国学者特别是研究伦理

4、思想史的学者通常把人格当作或者理解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品质”或“人品”,即古人所说的“气象”、“风范”等。仁、智、勇相互统一的价值理想,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人格境界。,(二)从法律学的角度看人格 人格是法律上规范和保障的个人权利,即法律给予保障的与法律主体不可分离的那些权利,是人作为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也就是法律所赋予的“人的资格”。值得一提的是,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的法律人格概念,在古罗马法典中,因奴隶被当作物件而没有“人的资格”,也就不具有作为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的“人格”。,(三)从心理学的意义上看人格 人格是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是个体赖以立身处世的一套心理一行为方式,是

5、心灵面向外部世界而力求协调内外关系的一套防卫与适应机制。作为制约个人思想、行为的一般形式和机制,人格既包括外在的行为及其表现,也包含内在的心灵与精神状态,它是个人在社会中呈现的整体状态与方式,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特质的总和。,无论是在道德的,伦理的还是法律的意义上使用“人格”,汉语人格都是个人稳定而独特的个体特征之和,既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性。人格是关于人或个人研究的概念。 所谓人格,其实就是个人的总体形象,既包括外在的行为及其表现,也包含内在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它是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的整体的或综合的状态与方式。人格是先天与后天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在社会生活中形

6、成和体现,既可获得也可丢失,即可能健康也可能病态,同时也有完整与分裂、高尚与卑下、健全与缺损等差别。,三、人格的特征 (一)独特性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起来的,因而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这就构成了人格的独特性。心理学家着重于个体人格个别差异的研究。,(二)整体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说,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得到,但却表现在行为中,让人的各种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个整体,体现了他独特的精神风貌。 (三)稳定性 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这就是人格

7、的稳定性。,(四)功能性 外界环境的刺激是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的,因而,一个人的行为总会打上他的人格烙印。同样面对挫折,性格坚强的人不会灰心;怯懦的人则会一蹶不振。所以,人格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五)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因而,一个人的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特点,他受到教育的影响,这说明人格的社会制约性。但是,人的心理,包括他的人格,又是大脑的机能,人格的形成必然要以神经系统的成熟为基础。所以,人格又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四、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含着各种成分。主要的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

8、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人格的动力,后者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 (一)人格的个性倾向性 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二)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人格的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的一种心理特征。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动力特点方面的心理特征。性格则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

9、人格特征。,人格和个性两个概念具有相同的含义,常常通用,在英文里都是personality。前苏联心理学界常用“个性”,西方心理学界常用“人格”;过去我国心理学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也习惯于用个性这个概念。现在我国和西方文化的交往较多,所以更多用人格这个概念了。,五、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在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人格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是先天、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人格是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人格培养过程中,既要看到个体的生物遗传的影响,更要看到社会文化的决定作用。,(一)生物遗传因素 心理学家对“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具有何种影响”的研究己经持续了很久了,由于人格具

10、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也会注重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二)社会文化因素 人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 社会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

11、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的地球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发展昔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认同。,(三)家庭环境因素 孩子的人格是在与父母持续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富于感情的父母将会示范并鼓励孩子采取更富情感性的反应,因此也加强了孩子的利他行为模式而不是攻击行为模式。,孩子的人格就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形成的。孩子在批评中长大,学会了责难;在敌意中长大,学会了斗争;在虐待中长大,学会了伤害;在支配中长大,学会了依赖;在干涉中长大,学会了被动有胆怯;在娇宠中长大,学会了任性;在否定中长大,学会了拒绝;在鼓励中长大,增长了信心;在公平中长大,学会了正义;在宽容中长大,学会了耐心;在赞赏中长大,学会

12、了欣赏;在爱中成长,学会了爱人。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民主型教育方式使孩子形成了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由此可见,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其中,父母教育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四)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适龄儿童的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中,可

13、以训练学习惯于系统地和明确目的地学习,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勇敢、顽强、坚定的性格特征。 良好的班风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纪律性的优良性格特征。共青团与少先队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与灵活性,则容易使学生形成好奇、探究、活泼、开朗的性格。,(五)自我调控因素 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 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它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第二节 气质与性格,一、气质 气质是人格的基础之一,是人格结构中比较稳定的、与遗传素质联系密切的成分。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

14、的效率。 (一)气质类型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1.胆汁质 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感体验强烈,情绪发生快而强,易冲动,但平息也快。直率爽快,外向,但急躁易怒,往往缺乏自制力,有顽强拼搏劲和果敢性,但缺乏耐心。 2.多血质 活泼好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灵活。易动感情,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外向,但情感体验不深、容易适应新环境。兴趣广泛但易变化,注意力易转移。,3.粘液质 安静、沉着、稳重、反应较慢,思维、言语及行动迟缓,不灵活,不易转移注意力;心平气和,不易冲动。内向,态度持重,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但易因循守旧,不易改

15、变旧习惯去适应新环境,坚韧、执拗、淡漠。 4.抑郁质 有较高的情感感受性,对事物观察精细,对外界刺激敏感,多愁善感,体验深刻、持久,但外表很少流露,内向,谨慎小心,不善与人交往,但对事业与情感有执着追求的精神,感情不容易转移。,二、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它会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况下表现出来。性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是一成不变的,性格也是可塑的。性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个人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也一定会

16、带来他性格特征的显著变化。,(一)性格的类型 性格的类型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或相似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性格结构极端复杂,在对性格进行分类时,很难规定出有绝对标准的性格分类原则。现将目前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说明如下。 (1)从心理机能上划分 从心理机能上划分,性格可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2)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 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外倾型的人,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倾型的人偏重主观世界观,一般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3)从社会生活方式上划分 从社会生活方式上划分,性格可分为:理论型、经济型、权力型、社会型、审美型、宗教型。,(4)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 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性格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独立型的个体通常有主见,不易受环境暗示,顺从型个体则易受环境暗示,行动比较依赖,缺乏主见,缺乏果断性;反抗型个体多易受环境暗示,但行动与环境相对抗。,(二)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体现在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工作的态度方面。或谦逊或自负、自信或自满、自豪或自卑、自尊或羞怯、同情或冷摸。 (2)性格的意志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