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720701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复习资料(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资料农村信用社员工公开招聘考试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资料第一讲:货币银行学主要内容有:货币概述、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国际金融。第二讲:专业基础相关复习资料1、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复习题及答案2、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基础知识复习试题(一)、(二)3、相关农村信用社专业文件资料(农信社财务、会计、出纳、信贷)第三课:农村信用社有关写作知识参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员工学习读本文体写作知识和卡片内容。如需江苏省农信社公开招录员工考试复习参考学习资料,请到市政府对面(清河路北首天明幼儿园门面房) “三可印务”打复印或

2、考盘发送。电话:0517-83663208 85230081 联系人:张小巧 刘杰第一章 货币概述生活中的货币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通货、财富、收入等是有区别的。从一般等价物角度定义货币,马克思的货币本质理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货币的职能出发定义货币,货币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现代经济学对货币的一般性定义可表述为:货币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和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和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

3、式。货币在商品经济中执行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有四种功能:交易媒介、价值标准、延期支付的标准、价值贮藏手段。货币形式,也称货币形态,是指用什么材料来充当货币。货币的形态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演变过程。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从金属货币到代用货币,再到现代社会的信用货币,并逐渐向电子货币迈进。货币应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包含不同的内容,不同内容的经济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从世界各国现在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都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标准,对本国的货币进行了层次的划分。第二章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

4、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度最早是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金属货币产生的,而规范、统一的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确定本位币金属和货币单位,确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确定纸币的发行和流通,规定金准备制度。货币制度可以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两大类。金属货币制度又可以分为单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单本位制包括银本位制和金本位制两种类型。而银本位制又包括银币本位和银两本位两种类型,金本位制则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类型。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政府或中央银行所

5、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而这种货币的单位价值并不与一定量的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系的货币制度。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第三章 信用与利息信用与商品货币一样,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随着信用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导致了信用资金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流转。同时,信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信用构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现代经济实际上是信用经济。现代信用的形式繁多,按信用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两种信用形式。信用活动离不开信用工具这个载体。按不同的标准,信用活动可

6、分为不同的类型,但它们仍然具有一般的特性,即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这四个特征。利息是指在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或债权人向债务人索取的)报酬。利息率,简称“利率”,它是指用百分比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它一般用来反映利息水平的大小和高低,也可用来反映资本“价格”和增值的能力。按照计算方法不同,利息的计量可分为单利法和复利法两种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利率还可以划分为许多种类,主要可做如下分类: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划分为官定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按照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按照利率的制定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

7、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利率水平是怎样决定的,有哪些因素会使其发生变化,是金融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阐述利率决定的理论主要有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西方经济学磁于利率决定的理论(实际利率理论、流动偏好利率理论、新古典的利率理论)。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平均利润率、银行成本、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商业周期、借款期限和风险、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政府预算赤字、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状况、国际利率水平。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是介于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挥融资媒介作用的机构。金融机构的功能主要有便利支付结

8、算、促进资金融通、降低交易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转移与管理风险。最早的金融机构是商业银行,在商业银行之后,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使许多专业化的金融机构相继出现。有合作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机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一般可粗略地划分为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三大类。其中,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三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构成相当庞杂,有保险公司、投资基金、信用合作组织、邮政储蓄机构等。按照金融机构的活动区域,金融机构可分为间接金融机构和直接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所从事主要业务的性质和在金融活动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可以把金融机

9、构分为融资类金融机构、投资类金融机构、保障类金融机构以及信息服务类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已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相对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和宏观调控的部门。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有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商业银行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分为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我国

10、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组织、邮政储蓄机构以及金融租赁公司。第五章 商业银行银行起源于13世纪的欧洲,在历史上是由铸币兑换业逐步演变而来的。当贷款业务出现后,早期的银行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产生于17世纪末,在以后的300多年时间里,商业银行的发展大体上遵循着两种模式:职能分工型和全能混业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出现了集中化、全能化、电子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职能,作为信用中介,商业银行可以提高社会资金融通的效率。作为支付中介,商业银行可

11、以提高社会资金周转的效率,并因此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现金出纳中心和转账结算中心。而商业银行的信用创作活动则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商业银行还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满足着社会对货币的各种需要并为社会提供着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着,从历史发展过程看,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和代理行制。商业银行的业务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负债业务是资产业务的前提和基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资本金、存款业务和借款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对通过负债业务形成的资金加以运

12、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有现金资产业务、贷款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等。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不动用或不直接动用自己的资金,也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的 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有结算业务、代理业务和信息咨询业务。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不涉及资产负债表内金额的变动,但与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密切相关,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通常包括担保类业务、承诺类业务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商业银行

13、的经营管理原则可以概括为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和足以应付各种支付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统一的,它们共同保证了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安全性是前提,流动性是条件,盈利性是目的。但在具体实践中,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又往往存在着矛盾,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往往会削弱盈利性,而提高资金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又会受到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

14、成的,主要有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重视资金配置,认为负债来源的水平和结构是不可控制的外生变量,银行应主要通过资产项目的调整和组合来实现经营目标。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满足流动性需求。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主张对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管理。第六章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产生源于银行券的统一发行和流通的需要、票据交换和债务债权清算的需要、稳定信用体系的需要和政府实施金融监管以及调节经济秩序的需要。中央银行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产生:一条途径是由信誉好、实力强大的商业银行逐步演变而来,如英格兰银行;另一条途径则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而成

15、,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656年瑞典银行产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在这期间发达国家大都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这一阶段的中央银行大多数是由商业银行逐步演变而成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制度积极推广与发展壮大阶段,许多国家都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中央银行制度与地位的强化阶段,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中央银行的权利和责任大大增强。虽然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实行中央银行制度,但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单一型、复合型、跨国型和准中央银行制度这四种类型。中央银行的性质是由其业务

16、活动的特点和所能发挥的作用决定的。从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看,它是保障金融稳健运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国家行政机构。但同时,中央银行有自己的资本金,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虽然不办理个人或企业的存贷款业务,但仍要为政府和金融机构办理银行业务与提供金融服务,因此中央银行又是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性质的具体体现。首先,中央银行是全国唯一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金融机构,是发行的银行。其次,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也像其他银行一样,办理存款、贷款等业务,只不过它的业务对象不是一般的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各项业务活动的目的不仅在于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更在于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