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李晓鹏学习方法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2419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李晓鹏学习方法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李晓鹏学习方法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李晓鹏学习方法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李晓鹏学习方法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李晓鹏学习方法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李晓鹏学习方法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李晓鹏学习方法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晓鹏学习方法范文 导语: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李晓鹏学习方法欢迎借鉴! 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就是孤立地、零散地识记一些知识点他们以为只要勤勤恳恳把所有知识都记下来就大功告成但是今天中考高考的变化和发展给同学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同学们的知识综合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第一层次: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平时学习和第一轮同步复习我们头脑中储备的知识从量上来说是很多的但在质上来讲却是孤立片面地在学到一定阶段之后这种数量上的丰富反而导致思想上的混乱 很多同学向我抱怨;课本学得很多了套题也做

2、得很多了但心里却迷茫了感觉复习时就像是一只蜻蜓点过水面却找不到自己的落脚之处其中原因不难分析就是你没有构架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但是全面、系统的牢牢掌握住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我以数学为例跟大家抽丝剥茧具体说说如何形成知识网络 万丈高楼平地起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函数、不等式、向量、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是我们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扎实地掌握各个部分知识的细节是形成网络的基础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构建网络的第一步是全面梳理各个知识点剖析各部分知识的内部架构先在每一个小部分中进行整合比如函数内部从性质总结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研究的具体表达式就有一次、二次、幂、指数、对数等函数形式 第二

3、步是厘清各部分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我们数学老师的一句话说就是“如果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函数就是高中代数永恒的话题”然后是编织知识网络发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日不由函数表达式、又把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联系在一起在讨论方程根的分布和不等式的证明、应用中引入函数运动变化的观点往往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下面就重点说说构建知识体系的具体手段画知识网络图 首先通过自己画体系图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自己动手画出来和看别人画好的图完全是两回事跟我看参考书上的例题和自己动手来做一道题目的差别一样就算你已经彻底了解了系统学习的理念但如果不自己动手画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有

4、效进行系统学习就跟站在游泳池旁边看别人游泳人家告诉你应该伸手、蹬腿、换气但是你自己不跳下去游一下你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具体的画法我在系统学习完全工具中做了详细说明其实挺简单的但是是一件需要动脑筋的工作画知识体系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强迫你进行系统化思考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肯定觉得没有头绪梳理起来很困难一幅图可能要画很多遍才能画好但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坚持每天都认真地画肯定可以越画越好头脑也会越画越灵活 通过自己画体系图不仅仅有助于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锻炼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就会养成先抓住事情的核心然后一级一级往下思考纵揽全局、富有条理就像GOOGLE公

5、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所说的“善于学习的人大多有总结归纳的习惯 想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就要学会把看似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前通用公司CEO杰克韦尔奇在他的自传中也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当我需要阐明自己思想的时候我就喜欢在纸上画一些图来”这样一种习惯不仅在学习上将来我们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不论是从政、从商、创业、做学问都将大有裨益 所以通过画体系图的方式来养成体系化思维的习惯将对我们的一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去做 画完图之后还必须进行复习和考核 重新看一遍自己画的体系图和整理的笔记、练习然后将所有节点盖住只看中心点

6、一下二级节点包括些起来以后再想每个二级节点下面又包括些三级节点以此类推直到复习完所有节点如此反复直到闭上眼睛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整个体系图为止 在系统学习完全工具中每一张的知识体系图旁边还提供了一张对应的空白体系图来帮助同学们进行“和复习” 我们将每天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画出小的知识体系图到了周末又需要将本周内每天画的体系图串起来共同组成一张更大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图重新进行复习和考核如此反复每天、每周、每月坚持不懈地做下来日积月累就会逐步培养起系统学习的能力 前面说过一节一章的知识体系图我们鼓励学生自己画通过亲自动手培养系统学习思维但要总结连跨几个章节的知识体系长卷对学生来说确实有难

7、度为此我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老师们在系统学习完全工具中专门把初中和高中的知识体系大图就是所谓的长卷为同学们整理出来复习的时候大家随时拿起来多浏览就可以了也可以作为自己画知识体系图的参照 中考高考中绝不会像平时学习做题一样分章分节在题目考核中必定整合了各方面的知识而且现在的综合考题也绝不是各门功课的简单拼盘学科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 比如物理力学、电磁学中的综合体往往要借助等比数列求和等数学工具;化学中晶体中各原子排列晶格结构与立体几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中各反应物的量变问题又需要物理中热学及气体性质知识的扎实掌握 如果我们的中考高考复习还只是停留在“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层次对

8、知识的理解掌握就会因为不成体系、凌乱繁杂让我们深陷泥潭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知识联合起来的力量绝不是个体力量的简单叠加而是成几何级数增长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知识第一要有广度就是有知识体系的大局观不能只会孤立片面地理解知识点第二要有深度就是透过知识体系明了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才能学得活 第二层次:构建解题体系 我们通过系统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看清知识全貌的学习意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解题的思维力把系统思维导图运用到解题当中去呢 我外出演讲的时候几乎每一次都有同学急切地站起来提到这样一个现象做了很多习题多得自己都数不清又一次考试时在试卷末尾发现了一道自己做过的难题心里一阵窃喜等到动笔时才发了懵明明清

9、楚地记得这道题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一本练习册、那一页的什么位置上做过的但是这道题究竟该做却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这个现象是如此广泛地存在几乎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我把它叫做“解题经验失效”这种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做题没有一点用处!如果你连自己做过的题目下次出现还不能做出来的话那就还不如回家睡大觉再也不用做题了! 要走出“解题经验失效”的泥淖我的一个经验是构建自己的解题网络每次做题后一定要自己写出题目的正确答案的全部步骤不管是你有思路也好还是你做不出看了答案也好一定要经过自己的笔头写出来这样才算是经过有效的思考和整理 然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题目包括题目本身、分析思路

10、和完整解答然后把上述完整的解题过程分门别类地录入自己解题的“数据库”中编制成脉络清晰的解题网使之真正成为自己解题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在做习题时随时添砖加瓦不断积累和丰富做到及时update这样才能加深理解灵活运用打到更高的境界 我举一道中学物理题目为例来说明构建解题体系在理科解题中的用途只要你具有初中物理的基本常识看懂它就完全没有问题: 已知:一台直流电动机标有“24W36V”字样用多用电表测得它的电阻为2欧姆 问:当这个电动机满负荷运转的时候它的效率是多少 别小看这道题它可是出生名门、血统高贵:它是年全国初中生物理竞赛的复赛题你要没参加过物理竞赛而且成功杀入复赛都不好意思跟它打招呼要解决这

11、道题目是不是很难呢 首先这道题的条件里面谈到了电功率“24W”和电压“36V”很容易就想到我们前面说过的公式:P=UI通过电功率P和电压U可以把电流I求出来:IP/U 但光知道这么一个公式是不行的因为题目不是问你电流是多少而是问你“当这个电动机满负荷运转的时候它的效率是多少” 样才能计算效率呢电动机在运转的时候除了通过自身转动带动别的东西转动以外电流本身也会产生一部分热量的消耗要想算出它的工作效率就必须把这个损耗减去 在系统学习完全工具中我讲过系统思维导图的思维路径找出关键词展开联想然后找出解题方法这道题目的关键词是“电功率、电压、电阻、效率”我们的思维路径如下: 求热的损耗呢热的损耗和电功率

12、、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想到PUI这个公式是出现在八年级物理的“电功与电功率”这个部分里边的这个部分的内容还讲到电做功有三种效应一种是磁效应第二种是化学效应第三种是热效应 当你想到“热效应”的时候就明白了热损耗的公式要到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中去寻找就能够想出解题需要的第二个公式“QRt” 这个时候我们的知识体系图就发挥作用了这一步的的思维路径是沿着体系图走的路线如下: 其中Q就是热量也就是我们要求的热损耗I是电流R是电阻t是时间由于我们求的是效率时间的长短不用考虑电阻已经知道了:2欧姆 我们将电阻R代入第二个公式QRt求出热量的损耗率然后再用额定功率减去热量损耗率就求出了实

13、际功率再求出实际功率占额定功率的百分比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就求出来了 样很简单是不是知道了答案之后当然很简单如果在中考或高考的时候把标准答案发给你一份你一定觉得中考高考题目简直简单得掉渣不考全国第一简直良心上说不过去这种好事人人都想遇到唯一的遗憾是它跟天上掉金元宝一样不太可能发生所以要想知道正确答案只能靠自己让自己真正具备找到正确答案的能力 我们考试中所谓的“难题”无非难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考的知识点“多”前面的例题考察了两个知识点再难一点的题目也就是考你五个、八个知识点 第二是知识点之间的跨度“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复杂比如前面的例题考的知识点都是在电学的范围内那么再难一点的题目的不同知识点就

14、可能跨越电学和力学两个大的类别甚至把电学、力学、光学的内容都串起来考 但是不论知识点再多对中高考的出题专家来讲他都不可能跑出我们课本上的知识范围考你一个相对论的题目所以说再多的知识点也一定可以包含在这样一张完整的体系图之内只要知识点在这个体系图范围内那么通过这张图我们就一定能把它们联系起来所以当你脑海里有了这么一张图之后难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脑子里边有了这张图又能够按照正确的思维模式理清思路就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想出来这两个知识点实现解题别忘了你的大脑是按照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运转的两分钟想出两个知识点简直就像用原子弹炸掉一棵树那么容易 但是如果没有这张图没有清楚的思路解题的时候走错了方向那么不要说两分钟两个小时甚至两天也未必能把题目做对我们不应该因为解题困难而抱怨自己脑子天生太笨本来你要炸的树在夏威夷你却把原子弹扔到了北冰洋能抱怨原子弹威力太小了呢 一个头脑混乱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清晰的学习思维到底做才能在学习上成为一个思维清晰的聪明学生呢” phan;text-align:left;line-height: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