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汇总讲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01819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汇总讲诉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汇总讲诉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汇总讲诉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汇总讲诉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汇总讲诉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汇总讲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隧道施工技术汇总讲诉(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 关键施工技术,1、浅埋暗挖法的定义,浅埋暗挖法是依据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的基本原理,在施工中采用多种辅助施工措施加固围岩,充分调动围岩的自承能力,隧道开挖后及时支护、封闭成环,使其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联合支护体系,有效地抑制围岩过大变形的一种综合配套施工技术,适用于第四系无水土质或软弱无胶结的砂、卵石等地层修建覆跨比大于0.5的隧道;对于较高地下水位的类似地层,采取灌浆堵水或降水等措施后仍能适用。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的隧道多采用复合式衬砌。,2.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的一般规定,2.1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时,应认真贯彻“管超前、严

2、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18字原则。 2.2以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为初期支护(即一次衬砌)、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混凝土,应在两层衬砌之间施作高材料的防水层。 2.3当隧道围岩为V类,由于其自稳能力差,必须采取预注浆加固地层后方可开挖。 2.4 隧道开挖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如遇地下水,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人工降水或灌浆堵水措施,创造无水作业条件。,2.5 隧道开挖应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持隧道开挖轮廓圆顺 。 2.6 隧道的防水层及二次衬砌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再施作。 2.7 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规模 、工期、围岩情况、现场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施工方法及

3、技术措施、施工部署及质量、安全、环境措施等。 2.8 开工前必须进行质量、安全及施工工艺的培训工作,建立各工序工艺卡片。 2.9 施工期间必须加强施工管理,确保个工序衔接,不间断地施工。 2.10监控量测工作应纳入隧道施工作业循环之中,作为工序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3.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施工程序,4.施工辅助措施,4.1 在软弱地层中,对隧道开挖工作进行加固处理,可采取下列辅助措施:,4.1.1 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工作面; 4.1.2 超前注浆小导管支护; 4.1.3 管棚钢架超前支护; 4.1.4 设置临时仰拱或临时支护; 4.1.5 地表注浆加固; 4.1.6 小导管周边注浆及围岩深孔注浆

4、; 4.1.7 其他措施。,4.2 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工作面时,应采用早强喷射混凝土,其厚度宜为510cm。 4.3 超前注浆小导管 4.3.1 小导管要和网架配合使用,从钢架格栅腹部穿过。 4.3.2 用3240钢管制作,在砂卵石地层采用32(外径)无缝钢管,其他地层可采用40(外径)无缝钢管。管长:隧道网构网架间距为75cm,每开挖2个循环注浆一次,管长为3m;隧道网构钢架间为50cm,每开挖2个循环注浆一次,长为2.25m。 4.3.3 小导管沿隧道拱部布设,环向间距应不小于30cm,外扦角(仰角)在510,小导管制作要求: 先把钢管解成需要长度,在钢管一端做成30 cm长圆锥状,在另一

5、端10 cm处焊接6钢筋箍。距钢筋箍一端75cm处开孔,剩余部分每隔20 cm梅花布设68的溢水孔。,4.3.4 灌浆材料,对于无水粗砂及砂砾(卵)石地层宜选择单液材料; 对于无水中砂或粉细砂地层宜选择改性水玻璃浆; 对于有水的粗砂及砂砾(卵)石地层宜选择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对于前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地层,可选择硫铝酸盐水泥浆。,4.3.5 灌浆参数,灌浆终压:0.3MPa; 浆液扩散半径:0.25m 灌速度30L/min 灌浆量 Q=R2 Ln R-浆液扩散半径,m; L-注浆管长(只计花管部分长度),m; n-地层孔; -地层填充系数,一般取0.8; -浆液消耗系数,一般取1.11.2,4.

6、4 管棚,4.4.1 管棚用钢管直径为60180mm,钢管中心间距宜为管径的23倍。 4.4.2 管棚长度应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及地层条件选用,一般不宜小于10 m 4.4.3 纵向两组管棚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 m.,4.5 临时仰拱的设置区段应根据围岩情况及测量数据确定,其做法可采用工字钢或喷射混凝土构筑。 4.6 在软弱地层中施工时,根据围岩情况及测量数据,为确保隧道结构稳定,可选用小导管周边灌浆或深孔围岩灌浆。,5.竖井,城市地铁或市政工程隧道隧道浅埋道路下方,为此必须在地面向下开挖竖井方能开辟工作面,而城市道路无开挖竖井条件,则必须根据具体工程所处的条件,在隧道一侧开挖竖井,再从竖井底向隧道

7、方向开挖横通道,由横通道再开辟进入主隧道的工作面。竖井一般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如工程完工后废弃可采用支护结构(必要时加作防水层)。竖井由地面而下,初期支护采用逆筑法施工,其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5.1 竖井锁口段开挖,根据测量所放控制线,定出锁口圈的开挖轮廓线,井口段可以采用PC-220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为保证井口开挖后井壁的稳定和喷锚支护施工的要求,井口分三次开挖成型。开挖土方由挖掘机直接装入自卸汽车外弃,同时工人对井壁进行修整,以保证竖井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在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发生超挖时,用同等级的砼喷平。在开挖时,及时对该层井壁施作初期支护。地下工程竖井常用锁口结构见图:

8、,5.2 竖井井深开挖及支护,开挖采用人工开挖,由上而下逆作施工,渣土由人工装入吊桶,通过电动葫芦提升至地面渣场,竖井每完成一段开挖,经检查开挖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该段的初期支护,为防止竖井壁坍塌,同时控制钢支撑,便于采取小导管超前注浆;与边墙成45角,穿过钢支撑打3.5 m长42钢水管,环向间距1.0m,竖向每两榀支撑(间距1.0m)排设一次;井壁钢格珊在井外预制,井内安装,用螺栓将其连接成整体。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采取分侧分块开挖,一侧喷砼支护后再进行另一侧开挖。施工期间在井壁设临时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5.3竖井施工技术措施,5.3.1 井身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纲支撑进尺,及时进

9、行网喷混凝土支护,达到尽快封闭 的目的。 5.3.2 为密实初支与壁后主体的空隙采用壁后回填注浆; 5.3.3 当井壁上有涌水时,预埋胶管,把水引入积水吭,抽排出井外,并对涌水点周 围排管注浆堵水。 5.3.4 竖井支护同时预埋梯步预埋件。,6.横通道施工,6.1 竖井马头门施工 为了避免马头门处的应力集中,保证施工安全,采用在竖井挖至横通道上半断面时,半断面先行开挖 8m10m。如图6.1,施工前应在马头门位置处进行换撑措施处置,在割除前先在竖井内架设临时支撑,确保马头门处土体稳定,临时支撑在进洞后拆除。,排设超前小导管及注浆,洞口处换撑措施措施完毕后,应尽快在井壁上放出横通道开挖轮廓线的位

10、置,并标出超前小导管的位置,为了加大洞口处加固地层的范围,马头门处第一排小导管长度为5 m,且尽量与隧道中线保持平行,超前注浆加固地层。,分部破除马头门处井壁混凝土,割除钢格栅支撑,注浆完毕后,即破除马头门处上部竖井井壁砼,割除该部位钢格栅支撑,架设上部第一榀格栅架,并将其主筋与周围的竖井壁格栅焊接牢固,并及时喷射砼,按隧道的主体开挖及初期支护的方法将上部向前推进8m10m,待竖井施作到底部并施作井身衬砌后,破除下部竖井井壁砼,割除该部为位的钢格栅支撑,架设下部第一榀格栅拱架 ,同样将起主筋与周围的竖井钢格栅焊接牢固,并及时喷射砼。,竖井马头门处的格栅一定要架到位,防止侵入竖井净空,6.2横通

11、道施工,根据竖井用途和横通道断面大小的不同,如仅用于施工,横通道断面能满足施工需要即可;如横通道用作通风道,则断面较大,应按设计要求进一步施工,,7地铁区间隧道标准断面正台阶法施工,7.1正台阶法开挖断面分块及台阶长度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根据地质情况台阶长度控制在5-8m,在遇水开挖困难地段台阶长度适当延长至15m左右,以满足洞内轻型井点降水要求。,7.2 正台阶法施工流程,7.3 正台阶法施工工序示意,第一步:拱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台阶法环形开挖上部土体,施做上部初衬;,第二步:开挖核心土及下部土体,施做下部初衬,第三步:施做仰拱防水层及仰拱二衬,第四步:施工侧墙拱顶防水层,浇注二衬。,7.

12、2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7.4.1 采用”正台阶法”施工,开挖循环进尺宜为每榀格栅间距。 7.4.2 严格控制隧道开挖的中线和水平,开挖轮廓要圆顺,防止超挖,局部欠挖处人工修凿,但要充分考虑施工误差及顶留变形。 7.4.3 隧道开挖时保留核心土,待拱部初支完成后再开挖核心部分土体。 7.4.4 当隧道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时,应尽可能缩短开挖台阶长度,尽快使初期支护闭合。 7.4.5 在过房屋段时,为严格控制地表陈降,在上台阶架设临时仰拱,待下半段面初支封闭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7.4.6 钢格栅接头采用连接板和螺栓连接以方便安装。 7.4.7 为防止格栅承载下沉,钢格栅下端设在稳固地层上,或设在扩

13、大钢板混凝土垫块上。 7.4.8为防止开挖下部引起格栅悬空出现下陈,可在上半段面格栅拱脚施作锁脚锚管,或在拱脚下设纵向托梁把几排格栅连成整体,下部开挖后及时拼接。 7.4.9 格栅安装位置要准确,各节点要对齐,连接要牢固,确保格栅可靠受力。 7.4.10 初支结束后及时回填注浆,液浆为内渗XPM外加剂的无收缩浆液。 7.4.11 作好开挖的施工记录和地质段面描述,加强对洞内外的观察。 7.4.12开挖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控量测,当发现拱顶拱脚和边墙位移速率值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出现突变时,应及时施工临时支撑或仰拱,形成封闭环,控制位移和变形。根据量测结果进行跟踪注浆。,8.大断面隧道隧道CRD法施工,

14、CRD法(center cross diaphragm)即交叉中隔壁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差,跨度较大,沉降控制要求高的隧道。,8.1 CDR法开挖断面分块加台阶长度的控制,CRD法施工时,隧道分成四个部分开挖,开挖顺序见图8.1,各部分开挖施工间隔为: 部与部相隔6-8m。各部每次开挖进尺为一个格栅间距,严禁多榀一次开挖,在各开挖分部内,按正台阶法分两台阶支护,台阶长度2-3m,见图:,8.2 CRD法施工工艺流程图,8.3 CRD法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8.3.1 注意控制先行导洞的开挖中线和水平,确保开挖端面圆顺,钢格栅安装位置正确。 8.3.2 加强量测监控,作好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15、 8.3.3 尽可能缩短开挖台阶和各开挖分部的施工间隔,使初期支护尽快闭合,以控制围岩变形。 8.3.4因为CRD法工序较多,工序转换使得结构受力复杂,为保证临时拆除格栅时的安全,必须保证各部格栅之间的连接质量。,8.3 CRD法工序示意图,第一步:开挖洞室 ,施作初期支护。,第二步:台阶法开挖洞室 ,施作初期支护。,第三步:台阶法开挖洞室 ,施作初期支护。,第四步:台阶法开挖洞室 ,施作初期支护。,第五步:根据监测情况,纵向分段拆除临时支撑,第六步:敷设防水层,施作二次衬砌及内部结构.,9双侧壁导坑(眼镜)法施工,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差、跨度大、沉降控制要求高的隧道.,9.1双侧壁导坑

16、法施工工艺流程图,9.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示意图,9.3.1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同CRD 法。 9.3.2 双侧壁导坑法先进行侧洞衬砌,后开挖中洞,侧洞顶部衬砌形成悬臂结构,易造成混凝土开裂、失稳,为保持结构稳定,侧洞顶部二衬时预埋一异型型钢构件,焊接在侧洞中隔壁上,侧洞底部衬砌采用型钢撑托塞紧底部衬砌与中隔壁间空隙;中洞进行顶板衬砌时,只割除中隔壁顶部,异型型钢焊接部分仍与中隔壁相连接,保证整体的稳定,中洞底板衬砌施工时方可拆除全部支撑。,9.3 施工要点及技术措施,10.双联拱隧道中洞法施工,10.1 双联拱隧道中洞法施工示意图,第二步:在中洞内辅设防水层,施作中墙;,第三步:对称开挖中洞两侧边洞上台阶,施作两边洞上部初期支护;,第五步:分段凿除部分中洞临时初期支护,辅设防水层,施作两边洞下部二次衬砌;,第六步:分段凿除中洞临时初期支护,辅设防水层,施作其余二次衬砌;,第四步:开挖两侧边洞下台阶,施作两边洞下部初期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