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开发与节能技术汇报讲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0173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热开发与节能技术汇报讲诉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地热开发与节能技术汇报讲诉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地热开发与节能技术汇报讲诉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地热开发与节能技术汇报讲诉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地热开发与节能技术汇报讲诉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热开发与节能技术汇报讲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热开发与节能技术汇报讲诉(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热开发与节能技术汇报,第一部分 公 司 简 介,第二部分 地热开发技术,第三技能 节能技术与案例,第四部分 关 心 关 怀,第一部分 公司简介,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与冰岛极地绿色能源集团在2006年共同投资组建,两大股东股权比例分别为51%和49%,注册资本6.1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地热资源开发、余热利用、节能服务、碳资产交易及新能源集成等。 。 公司实行母子分公司管理模式,设1个地热研究所、2个子公司、13个参控股机构。,(一)公司概况,中方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全资子公司,前身是以原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组建的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

2、000年整体并入中国石化集团,定位为中国石化以地热开发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公司。 冰方极地绿色能源集团公司是利用地热资源进行发电和区域供暖的地热开发专业公司。已在新加坡、中国、菲律宾和冰岛开展了地热相关业务。极地绿色能源在亚洲主要致力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和运行。,(二)公司股东,(三)公司资质,2010年,公司荣获国土资源部“温泉(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单位”; 2011年,公司通过IS09000管理体系认证; 2012年,公司取得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审核备案节能服务公司资质。在工业余热利用、供暖系统节能改造、污水源热泵等领域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公司陕西咸阳、河北雄县地热集中供暖CDM(清洁发展机制)

3、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开创地热开发领域成功申报CDM的先河; 取得“砂岩地热尾水经济回灌系统”实用新型等3项专利,砂岩地热尾水经济回灌系统发明专利已被国家专利局受理。,第二部分 技术优势,1、地热资源勘探选区评价 公司主要采取地表热流量法、岩浆热平衡法、类比法、热储法、统计分析法、数值模型法等地热资源评价方法,采用放热量法计算评价对流型地热资源量,采用热储法、类比法计算评价传导型地热资源量,基本掌握了全国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初步选定了地热开发有利目标靶区,地热探采井命中率达100%,(一)地热开发技术,2、地热钻井和成井工艺 针对不同深度、地层和岩性特点,公司依托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石

4、化工程研究院,并与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安交大等高校合作,基本形成了适合不同热储类型的井身结构优化设计、低密度流体钻井、热储层物化特性录井及有效储层评价等中低温地热井钻井成井工艺技术。 在中低温地热井成井技术方面,已经根据砂岩孔隙型和基岩裂缝型等不同储层性质形成了适合高效开发的多种井身结构,开展了中高温地热井钻完井技术探索研究和试验应用。,3、地热尾水回灌技术 公司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在河北、山东灰岩实现了100%回灌。通过近几年攻关,在砂岩储层也实现了100%回灌。其中,咸阳文林路2井自然回灌量基本稳定在100m3/h以上,最大瞬间回灌量可达148m3/h,砂岩回灌

5、系列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而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2015年3月17日,咸阳地热尾水砂岩回灌观摩研讨会在公司举行,与会专家给予WH2井回灌成果高度赞扬,公司在攻克砂岩回灌世界难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供暖面积17万平方米,日月星城小区 供暖面积36万平方米,4、制定城市供热(制冷)整体解决方案,随着城市规划容积率不断增大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城市供热(制冷)的要求日渐强烈,公司能够通过地热资源的梯级利用技术,多种优质能源组合技术,深、浅层地热能综合利用等技术,满足不断增加的高容积率建筑的供热(制冷)需求。,5、中低温地热能梯级利用,梯级利用是能源合理利用的一种

6、有效方式。高温地热水可以先进行发电,发电后的余热通过换热及热泵系统用于供暖,低温水再用于温泉旅游、温室种植、养殖等,可有效提高地热资源利用效率,多井集输及长距离地热水输送技术优势: (1) 提高地热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2) 增加地热供暖的持续稳定性 (3) 加强地热能输送调配 (4) 有利于回灌、尾水处理及矿物质提取等下游相关产业的综合利用,6、多井集输及地热水长距离输送技术 利用地热开发区域内多口生产井并联的方式,将地热能集中输送到一个换热站内。,7、地热开发利用系统高效运营技术,公司建设了一套以地理位置为平台、囊括资源开发过程管理、各开发项目运营动态监测、热储动态变化及地热可持续利用分析、

7、各项目信息网络发布等功能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自动控制等技术优化系统运营,建立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建设监测站网,实现对地热项目运行状况的实时了解、综合维护和统一管理;实现基本的远程控制,减少现场运行人员数量;对系统的异常工况做出提前预警,避免整个地热站点的异常或事故发生,使整个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目前,已经在咸阳、雄县地区多个地热站实行自动化运营监测,建成雄县三维地热资源调配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地热尾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系统,8、地热尾水净化及矿物质提取,在地热回灌难度较大区域,可利用该技术对地热尾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可根据需要处理成矿泉水、饮用水、农业灌溉用水等,实现地热水的再利用和环保排放。

8、,氦气提取技术,2004年以来已在渭河盆地数十口地热井水的伴生气中发现了含量达到开采浓度的氦气,已经成功完成实验室提取。,氦气提取装置,采用地(水)源热泵技术利用浅层地热能、工业余热、城市污水等资源,解决办公、医疗、商业、学校、高档住宅小区等的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咸阳地热城地源热泵示范项目,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地源热泵示范项目,9、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21,(二)余热利用技术,公司借助双方股东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地热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在深浅层地热供暖、制冷、梯级利用、地热发电、长距离管网输送、多种能源集成利用、尾水回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处于领

9、先地位,为开发区域解决供暖、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公司工业余热和地热资源在温度、利用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公司在地热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来推动余热余压的发展,如余热供暖、余热发电、节能改造等,并已取得相应的规模。,冬季供暖,夏季制冷,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地源热泵示范项目,第三部分 节能技术与案例,35,业务开展模式,公司是中国石化集团系统唯一采用余热利用、地源热泵应用、变频节能及多井能源集输供暖等技术的节能服务专业公司。公司凭借对工业冷却、余热余压利用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实践,以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合同能源管理(EMC)”和“节能项目总包”等商业模式,为客户量

10、身定做节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资金,客户零投资。 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服务。 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按照合同约定比例分享节能效益。 合同期满后,节能效益和节能项目的所有权归客户所有。,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开展地热综合利用、余热利用等项目碳资产开发与管理咨询业务,指导项目在实施时严格按照碳资产项目的管理要求进行,将项目的碳减排量注册或备案为CDM项目或者CCER项目。不仅可以为项目带来经济效益,还可以为公司和项目所在地政府提供最为权威的减排量指标。,20,中铁二十局咸阳基地供暖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是绿源公司第一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项目将基地中心原硫化床

11、燃煤锅炉集中供暖的14万改造为地热集中供暖。项目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地热资源作为基础热源,采用天然气锅炉作为调峰热源。 项目投资761万元,年节能效益约234万元。 项目已连续稳定运行多个采暖季,供暖效果良好。 陕西省发改委于2014年6月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审核机构方圆认证中心对项目节能量进行审核,审核节能量为2260吨,预计可申请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奖励67.8万元。 项目属于咸阳地热供暖CDM规划范围内,年预计产生CER为5500吨。,中铁二十局基地换热站,中铁二十局基地原供暖锅炉,(一)中铁二十局咸阳基地供暖系统节能改造项目,该项目将长庆石化原油处理系统中的“助剂溶剂脱沥青技术对劣质渣油进行预处

12、理工艺”产生的热量作为余热热源,利用板式换热技术将余热热能传递至供暖循环系统,为周边小区供暖。项目利用的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水量350-500m/小时,热媒水805,供暖能力50万。 项目投资1667万元,年实现节能效益约720万元。项目在解决周边小区供暖的同时降低了原有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 目前项目于2013年竣工验收,并于2013-2014采暖季投入运行,效果良好。 陕西省发改委已于2014年7月委托中国船级社对项目节能量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减排量为7033吨标煤,预计可申请合同能源管理奖励资金210万元。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21,(二)中石油长庆石化余热供暖项目,该项目充分利用徐州

13、利国钢铁厂炼铁及炼钢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富裕高炉煤气和转炉煤气进行发电,采用技术先进成熟的燃气锅炉和中温中压汽轮发电机组。 项目装机规模15MW,投资约8000万元,年发电量约10800万kwh,年实现节能效益约7230万元。节约标煤4.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 项目正在施工建设,2015年10月建成投产。,22,(三)利国钢铁余热发电项目,绿源公司于2013年3月20日和东光县签订余热利用集中供暖协议,利用县区内化工厂的余热为县区进行集中供暖。 该项目提取利用东化公司造气冷却系统中的热量,经过热泵机组做功,输送出大温差高温热水;在东化公司造气冷却系统附近设计一个供热能源中心,热水通过供

14、热环状管网输送至小区二次换热站,经二次换热站内的板式换热器将热量输送到末端用户。本项目运用了余热梯级利用技术和大温差输送技术。 项目投资约1.75亿元,设计供热面积为200万,年实现节能效益约4570万元,年节约能量折合标准煤约3.3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 项目一期于2014年11月一期竣工验收,投入运行。 项目CCER项目已于2014年12月5号在国家自愿减排交易网站上进行了公示。,23,(四)东光余热供暖项目,(五)镇海炼化节能改造项目,镇海炼化节能改造项目由绿源公司与镇海炼化合作建设,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效益分享期6年。 该项目含两个子项:一是为电站1号锅炉二次风机安装一台

15、液力偶合器和配套设备,替代风机出口调节挡板的调节风量和风压功能,实现自动控制和风机转速的无级调速,二是在电站汽机厂房四台高压除氧器上增上一套乏汽回收装置,回收除氧器排出蒸汽的热能和凝结水。 项目投资约450万元,年实现节能效益约225万元,年节约标煤3049吨,年减排二氧化碳7350吨。 项目于2015年1月份全部建成投产,目前运行状况良好。,24,该项目汇总利用石家庄炼化低温余热综合利用,含两个部分:一是供暖季,利用渣油加氢等装置余热产生90热媒水(648t/h )为石家庄市循环化工园区110万平米用户供热。二是非供暖季,将供暖系统热媒水送至2台5813KW溴化锂制冷机组,产生7/17冷冻水

16、1000t/h,送至2#催化裂化装置、1#常减压装置和脱硫脱硫醇装置使用。此外,利用重整装置102.5热媒水(596t/h),通过O R C(有机朗肯循环)热水发电机组发电,发电量约2MW。 项目投资约1.34亿元,实施完成后,预计年实现节能效益约3000万元,节约标煤1.93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4.6万吨。 项目已启动初步设计工作,争取2015年年内开工建设,2016年供暖前投产运行。,25,(六)石家庄炼化余热利用项目,第四部分 关心关怀,公司地热项目得到了中冰两国领导人、国家有关部委、项目开发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冰岛期间,与冰岛总理共同见证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冰岛奥卡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关于扩大地热资源开发规模、业务及合作的框架协议的签署。,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上海会见冰岛总统格里姆松,两国元首就地热开发利用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 谈。,2013年4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理西于尔扎多蒂,就扩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渔业等 领域合作进行了交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