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7201011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预习实用的方法 在初中学生中经常预习的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要高于不做预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而且差异显著预习就是预先学习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有些实用的预习方法呢? 一、预习是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预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 一位优秀的高中生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 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当然容易取胜 对北京市100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胡调查结果显示:重点学校有25%的学生、普通学校只有17%的学生能够达到预习要求 也就是说至少有75%的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 究其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预习的好处 预习能给接着要上的新课打好基础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

2、 一项调查显示:在初中学生中经常预习的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要高于不做预习的学生的平均成绩而且差异显著 同样的年龄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听同一位老师讲同样的内容但同学们对新课的理解和吸收程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其原因就是不同的同学听课的起点和接受能力不同 有的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才匆匆打开课本对新课内容一无所知听课完全处于一种盲目被动的状态听天由命一节课下来有的听懂了有的似懂非懂有的甚至就是听天书 而有的同学听课是有备而来的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对所学新课有了整体的了解对新课要讲什么重点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听起课来如鱼得水 (1)预习能开拓听课思路 经过预习心中已经有数容易跟上老师上课的思路甚至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

3、 当老师讲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就会想一想它时怎样建立起来的与它相关的概念有些 例如老师讲到化学中的盐时就能马上想到酸和碱想到酸、碱、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而对不懂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 这样学习内容更集中目的性更强 同时由于一部分知识自己已经搞懂这样就能节省一些时间来更深入地思考疑难问题归纳并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对于自己预习时已经搞懂的内容也可以将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老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对照从中得到较大的启发进一步打开思路从

4、而加深对已知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相反由于未知的东西太多什么东西都要去记结果跟不上老师上课的节拍手忙脚乱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预习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阶段不但要学习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预习便是良好的习惯之一 (4)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 学生将来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需要接受大量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在中学阶段独立地做好预习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 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联系、自己检验等阶段 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二、小学语文预习实用方法

5、介绍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 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 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 著名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 不提

6、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 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 文章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的痕迹说形象一点: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足迹这样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草率的坏习惯 基于上述情况我摸索出一种简易有效的预习方法 这种预习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完成预习要求在自主活动中使良好的预习习惯得以养成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时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 那么怎样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自主预习的习惯呢?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具体明确的阐述 给我们教师施教增加了难度 这更有利于教师放开手脚设计适合学生的预习方法 如

7、何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呢? 首先教师从一年级起就应注意教给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 培养其自主预习的习惯这个习惯应在课内培养到中年级再逐步放到课前 那么应教给学生怎样的预习方法呢?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 这个“必须切实”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简易、实用、有趣、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和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文前对小学生提出的预习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种简易、实用的预习方法 我把这种方法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出来 口诀如下: 一画段儿二画圈儿 三画需认字儿四画翘舌音儿 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儿 “一画段儿”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

8、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 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 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一句话构成有的自然段是由几句话构成 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 另一个作用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老师点明第几自然段的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的向学生点明第几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 实践证明“一画段儿”的方法学生方便实用 “二画圈儿”即学生在完成“一画段儿”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O”画出由于在课文中需“学会”的生字和需“会认”的生字无明

9、显标志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是要求“学会”的是要求“会认”的 在读课文时会对自己画出的需“学会”的字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 实践证明:通过“二画圈儿”的方法学生一看一画就认了两遍方法简易实用识记生字效果较好 “三画需认字儿”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对照可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 这样更明确了“会认”的要求以便按要求去做 “四画翘舌音儿”是针对我们口语中平翘舌音不分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种读书方法 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 这种画法一般坚持两年就可以使学生基本区分平翘舌音 调查证明采用这种方法的班级

10、的学生其读书的正确率大大高于不采用此法的班级 “五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再其右边画出 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或交流讨论解决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 长此以往真正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六画好词句儿”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学生“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有些词句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有的使遣词造句恰到好处给人美感;有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正确、快速的理解课文等 老师就要求教给学生用波浪线“”画出 这样要求会集中学生读书的注意力学生在读书时也会格外注意妙词佳句随时标画出 在

11、今后学习中他会对自己画出的“宝贝”不由自主地玩味揣摩自然训练了其创造性地思维 “学文如积沙学理如筑塔” 长此以往提高了学生读书注意力加强了其对语言文字的内化吸收训练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 这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最多一个月学生就基本养成按“六画预习法”预习课文的习惯 第五建议学生在课外的读书中试用 要注意的是“六画读书预习法”中前“四画”在一年级中使用后“两画”可在二年级开始使用 到中年级就会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课堂上那边读书边动笔画的情景让人感动 有的学生把课文读了又读画了又画 更令人欣喜的时学生在今后预习课文时会用、乐用 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说:用“六画读书预习法”预习课文学生就拿起

12、笔来嘴里先背一遍口诀而后伏下身来一边读一边画 实践一长有的还创出了自己独特的画法 真正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到处留下预习的“足迹” 教师还要把这种方法向课外阅读渗透让学生边读边画边想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为培养学生“自能读书”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这“六画预习法”还可有“七画、八画”等许多“变式” 然而不管是用什么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当是简易实用的、爱用的;还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更应当顺应小学生爱动的天性让小学生的眼动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在“动”中求知在“动”中求新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意识收到预习实效 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0%;color:rgb(0,0,0);font-size:14.0000pt;mso-font-kerning:0.0000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