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第六章婚育教育规划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20026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理财第六章婚育教育规划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个人理财第六章婚育教育规划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个人理财第六章婚育教育规划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个人理财第六章婚育教育规划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个人理财第六章婚育教育规划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人理财第六章婚育教育规划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理财第六章婚育教育规划概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婚育教育规划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婚姻经济与结婚预算 2.理解子女生育规划的内容及程序 3.理解个人教育投资概述 4.理解个人教育投资规划工具及技术,婚姻与经济,婚姻是两性之间就其各自拥有资源状况的权衡、比较、抉择、认同、交易并予重新配置,是两性之间经法律签证后的一种长期合约。 自己拥有婚姻资源及配置状况是否雄厚、合理、并充分对外展示自己的独特价值,对方对自己的资源状况是否认同并给予特别赞许,是婚姻能否成功并“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关键。 经济学家看好的婚姻是门当户对或资源相匹配的婚姻。两个人的生活比单身生活的成本低,获取收益的效果大,抗击风险的能力强。 婚姻的感情基础和经济基础,经济

2、像情感一样是维系家庭的重要支柱,,婚姻与经济,男女双方投资或注册资本分为有形和无形资产两种。男方投资一般表现为现金、房产、车辆等有形资产硬通货,门第、声望、社会地位等无形资产,随时代变迁已居次要位置。 女方投资一般以无形资产如美貌、品德为主,现代社会女性教育水准和经济地位提高,女方自带嫁妆等有形资产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婚姻为男女青年的爱情联结多了一纸法律证明,由此产生的家庭则是一种被赋予种种功能和义务的社会生活组织,由此而来的两人长期生活、生育教育、抚养赡养、人际交往、传宗接代等等。 婚姻用费及花费状况,构成未来家庭经济状况的规模与布局,对长期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长远影响。,结婚用费预算,

3、个人家庭的理财从结婚成家,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开始,或从择偶、结婚用费预算开始。 结婚用费预算是有关结婚用费的资金筹集与计划使用而编制,最适于已确定婚姻关系,准备结婚成家的男女青年使用。 预算编制目的在于为筹措结婚用费、购置新婚成家物品,计划婚事和新婚家庭建设用费,以量入为出,加强结婚用费的计划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未来长期家庭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婚姻成家规划,择偶标准:门当户对是否合适 结婚时间安排:晚婚、早婚、适龄结婚 婚姻成家用费:房车、婚礼用费,数额大小 结婚预算:结婚资金来源、结婚资金运用 裸婚PK依赖父母结婚(依赖父母并无不当,问题关键是父母的状况如何,子女日后能够为父母做些什么)

4、 婚前做好相应准备:经济物质准备、家务技艺准备、意识观念准备,结婚资金来源=结婚资金运用 1.结婚花费的状况,总额大小、资产结构、有无负债等,往往奠定了家庭未来生活的格局。 2.结婚资金来源:个人积蓄;父母代为积蓄;父母资助;亲友馈赠;礼金收入;礼品收入;外借款;其它收入 3.结婚资金运用:新婚家庭建设用费(房车家具电器、生活用具等等);婚礼筵宴与馈赠用费(新婚筵宴、婚礼招待、赠与、旅游结婚等 )。 4. 结婚用费预算表编制和执行中应当遵循原则 1.收入正当; 2.量入为出; 3.计划购买; 4.财务公开; 5.比例性; 6.核算与效益。,子女生育抚养,子女生育抚养纯属于家庭自然属性的活动,是

5、家庭得以存在并永续延存的必具前提。 子女生育同劳动力培育有关,需要有较多的费用,若将这笔费用视为投资时,包括劳动力体质保健、缺损修复、营养健康的投资,人力资本增进、素质提高的教育投资等。 子女生育从小家庭事务转换为社会行为 少子化,使得家庭从大家庭转向小家庭。 子女生育的成本与收益的经济核算,纳入家庭理财规划的重要事项。,家庭是孩子的生育抚养单位,孩子不仅要生,还要养要教育,要付出相应的抚养教育费用,这笔费用经有关专家测算,今天已高达4050万元之多。 家庭养育孩子成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保健、父母工时损失、精神情感耗费和其他,总额高达数十万元。 家庭养育子女收益:(1) 参加社会生产或家庭

6、生产获取工资、奖金、津贴、经营收益及其它各种形式的收入;(2) 从事家务、赡养老人、抚育子女生活起居等提供无偿服务,应折算收入。 各项收入汇总得到家庭人口投资收益,扣除该劳动者一生劳动期间和非劳动期间的各项生活费开销,剩余部分为家庭人口投资的纯收益。 子女抚养标准:子女抚养用费核算,子女抚养用费筹措、运用、效益,加里贝克尔观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出版家庭经济分析,谈到“对孩子的需求将会取决于孩子的相对价格和全部收入。假定家中的实际收入不变时,孩子的相对价格上升,则对孩子的需求减少,对其它消费品的需求增加”。 贝克尔的孩子生育经济分析理论,有两个前提条件是: 1.人们的经济行为,莫不是在

7、遵循“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行事。孩子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且为耐用消费品,应纳入家庭收支预算和决策安排。家庭拥有资源又是有限的,大家需要在“购买彩色电视机,还是生养孩子”之间做出决策,考虑何者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效用。 2.家庭不仅是个生活消费单位,还是个生产经营组织。家庭成员在户主的组织下,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来满足人们物质、精神上的需要,从而使家庭成员的效用最大化。,子女生育的抉择,1.“是否生育孩子”的抉择 家庭考虑是否生育孩子,要对孩子的成本和效用予以比较,效用大于成本或至少相等于成本时,就安排生育,否则就决定不生育孩子。城市家庭抚育孩子的成本昂贵,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要远远高于农村家庭;农

8、村养育孩子的成本相对较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低得多。 2.“早生与晚生”的抉择 推迟生育的最大好处:推迟家务高潮期到来,以期早日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推迟经济开销高潮期到来,促使家计宽裕,养育孩子更有物质保障;使夫妻婚后的相互适应期尽量延长,减少人际矛盾摩擦的根源。适度而非过度推迟生育的坏处则近乎于无。,子女生育抉择(2),3.“生育几个孩子”的抉择 第一个孩子的效用/第一个孩子的成本第二个孩子的效用/第二个孩子的成本 第二个孩子的成本和效用同时递减,效用递减大于成本递减,众多家庭选择只生养一个孩子。 4.“生男孩与生女孩”的抉择 传统社会里,男孩的价值在于传宗接代,提供物质收入和父母晚年养老的

9、物质保障;女孩的价值则在于从生活起居和精神心理上照料和慰籍父母,并扩大家庭的社交圈和亲戚网络。今日父母晚年时已很少需要来自子女的物质资助,更需要子女的精神慰籍和劳务服务。男孩不如女孩感情细腻、体贴入微。男孩对父母的价值变小,女孩价值变大。,家庭人口经济目标对生命周期要求,(1)适度晚婚,做好相应的婚前准备,推迟家庭生命周期的开始; (2)适度晚育,安全度过新婚家庭的磨合期,相对延后育婴期; (3)实行节育一胎化,缩短育婴期,增加人生的黄金期; (4)赡养好父母,尽量避免“空巢”期 (5)延年益寿,延长家庭生命周期,子女教育规划 家庭是孩子出世、成长的摇篮,又是重要的教育场所。 子女教育费用是家

10、庭的重要开销项目,必须给予重点关注。 教育投资是受益最大的投资, 。 父母自身的终身教育PK子女的教育培养 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否,是否乐意将宝贵的钱财拿出来供养儿女读书,减弱自己的消费质量。 子女教育投资具有期限长、回收慢、额度大、父母投资,儿女受益,效益难以测定等特点。 教育投资,父母自身的教育则属于“短平快”,时间短、效益高,回收资金快。 子女教育需要重视,父母自身持续接受教育也应纳入议事日程。,教育规划的好处,(1)帮助家长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用担心子女因付不起账单而无法满足上大学的愿望; (2)家长不会为子女受教育筹措资金而被迫推迟退休; (3)减少家长因子女教育费而负债的可能性;

11、(4)使子女不必在就学期间因考虑还贷而对自己的学业、课程选择等受到相当影响; (5)使子女不必在就业初期为偿还大学贷款而拼命工作。,教育投资计划,对客户教育需求和子女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客户当前和未来的教育目标,如大学、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或者职业技术教育。 子女教育资质是否有可造就前途,适合在那些方面予以造就,成才并非只有一条路。 子女接受完义务教育后,是否大家都要走高中、普通大学教育之路,职业中学、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符合社会需要,教育投资效益更高。 教育投资需求、资金供应的匡算,子女受教育花费达到多大,资金从何而来,自己有多大积蓄 “倾家荡产也要将子女培养成才”,观点剖析。,子

12、女教育投资规划要素,子女目前年龄、距离接受高等教育尚存年限 目前学费和生活费的标准,通货膨胀率和质量水准提升设定,届时学费和生活费的额度会达到多大 分析客户当前和未来预期收入状况,根据所在地情况,确定客户和子女教育投资的资金来源,包括目前能够拿出钱财和未来若干年度的生活费结余,用作投资时可以获益。 将客户教育资金供应和资金需求加以比较,分析两者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投资工具,包括常用投资工具和教育投资特有工具,弥补客户教育投资的差额。 钱财短缺时申请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奖贷助补减教育资助体系。钱财多余时,提升教育适量,延长年限。 教育储蓄、助学贷款、教育信托、教育保险等教育规划工

13、具,案例探讨,小张和小李都是25岁,同时从学校毕业并走向社会,结婚成家并参加了较好工作。 小张和所找对象来自城市知识分子家庭,婚后两人大量赚钱买房买车,在事业发展上做出较大贡献后再生养子女。五年后买了产权住房和家用轿车,工作表现优异,成为单位中层领导,然后将“造人”纳入议事日程,1年后有了漂亮儿子,准备将宝贝儿子培养到博士毕业,并尽可能出国留学。 小李和所找朋友都来自偏远地区农村,双方父母“多儿多女”的传统观念浓郁,小李工作第二年迎来了自己的小宝宝,过了一年后又迎来一个漂亮女儿。在抚养好一对儿女的巨大压力下,妻子辞去工作做起专职妈妈,婆婆和娘家妈专门赶来合力服侍儿女。小李原本是两人赚工资两人花销的“二人世界” ,生活轻松;现在是一人赚钱五六个人开销。小李希望做番大事业,现因整日忙碌工作和家务之间,抱负只能付之东流,单位表现平平。五年后,小李生活拮据,买房买车都不可能,可预期小李终生都只能异常拮据状况下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