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自己做_ppt.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91074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6.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自己做_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自己做_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自己做_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自己做_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自己做_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自己做_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自己做_ppt.(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 愁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写这首诗时,他44岁(1974年)离开大陆已经20多年。,台湾问题我国面临的现状:,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 大陆一直把台湾当作自己的“优乐美”,极力想捧在自己的手心里,而台湾方面对我们却总是弄出“苦咖啡”状,对大陆的苦苦哀求是爱搭不理。 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呢?,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主要内容,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 的根本利益,维护祖

2、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任务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 坚强意志,(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 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逐渐扩大; 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强化。,维护统一是各个时期先进人物的共识,孔子:“大一统”思想 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见梁襄王,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荀子:“天下不一,诸侯欲反”,维护统一是各个时期先进人物的共识,吕不韦:“一则治,两则乱”,董仲舒:“春秋大 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3、,康有为:“中国只可一统,万无分立之理”。,孙中山:“统一成而后 一切兴革乃有可言。”,2、反对分裂,坚持统一, 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 有的光荣传统。,2、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复台 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 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 茹苦间关不忍离。,马上作 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是横戈马上行。,(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统一,和平安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合作交流,分裂,战争和破坏,外力入侵和压迫,人民痛苦,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之所在。,隋文帝 杨

4、坚 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秦始皇嬴政 建造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宋太祖 赵匡胤 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 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 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的创建者。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朝。他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康熙 他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

5、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使清朝的疆土进一步扩大。,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自 近代以来的最高使命,毛泽东:“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同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国家衰弱、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起, 在艰难探索中前进,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伟大业绩。,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邓小平:中国的统一是中国人民的愿望, 是一百几十

6、年的愿望,一个半世纪嘛!从鸦片 战争以来,中国的统一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 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不是哪个党哪个派,而 是整个民族的愿望。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页。,(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张治中逝前遗嘱: “二十年来,我所念念不忘的是解 放台湾这一片祖国的神圣领土。” 张学良对美国记者说: “我还是想我自个的大陆故乡”, “我非常希望和平统一,这是我最大的希望。”,反并非意气用事, 更不是省籍情结问题,因为 两岸的人民都自认是中国 人,只需要一个中国,那些 自认不是中国人者硬要在 中国土

7、地上割掉一块土地 建立另一个国家,这不但违 背自然,更是两岸所不能容 忍。 蒋纬国,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态度,习近平强调,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 。,二 、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的简明概况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三)从武力解放台湾和平解放台湾,(一)、台湾的简明概况,台湾的地理环境 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及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以及目前台湾当局控制的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人口2300万。图形似番薯,岛内多山,东高西低。,(二)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8、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台湾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由于美国等国外反华势力的插手干涉。,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康熙时,大清国统一台湾。刘铭传,安徽省肥西县人。在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中被起用,抗战胜利后被清廷委任为台湾第一任巡抚。,1894清末甲午海战失败 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日本应将所窃取于中国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3年“开罗会议”,规定 :“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同年十月,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

9、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1945年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年月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国民党将领陈仪接受日本(最后一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投降,台湾归还中国,全面内战爆发前的形势图,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内战有关,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解放南京,国民党败退台湾, 分裂局面形成,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台湾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实质是什么?,潜伏,结论:,(三)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台湾问题产生60年来,党和政府 在对台方针和政策上大致经历 了由“解放台湾”到“和平统一” 两个重要历史时期

10、。,1、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指出:“我们必须准备进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我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例如一年)是不可能的。但仍可以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远方学习六至八月,同时购买飞机一百架左右,连同现有飞机组成一支攻击部队”,1950年代中期前,对于台湾问题,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是武力解决。,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海战役,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政策: (1)省亲会友,来去自由。 (2)既往不咎,立功受奖。 (3)国共合作,爱国一家。 (4)和平

11、解放,互不破坏。,1956年最高国务会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周恩来: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1955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 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55年5月14日 ),2、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周恩来的和平解放台湾的“一纲四目”,“一纲” 台湾和大陆必须统一,“四目” (1)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 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 蒋介石决定。 (2)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 由中央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协商解决。 (4)双方互约不

12、派人进行破坏 对方团结之事。,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几种模式,“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模式(蒋经国) 文化统一中国模式(陈立夫等) 大中华联盟模式(美国的克莱恩 ) “德国”模式(国际危机研究组织) “邦联制”统一中国(连战) “一国两席” (亲民党) “一国两制”模式 (中共),一个中国、一个中央政府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两种制度,主体,中华民国特区政府,部分,国民党领导的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政治制度,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抗战时期的“一国两制”,建国后,为和平解决西藏问题实行类似“一国两制”的政策,“对于西藏的现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变更。”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三、“和

13、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的形成和确立,第一阶段:1978年底到1981年8月, “一国两制”构想的初步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1981年9月到1982年9月, “一国两制”构想的逐步成熟阶段。 第三阶段:1982年9月到1993年春, “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阶段。,形成和确立的过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确立过程的几个关键点:,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了“解放台湾”的提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九条方针” 1982年

14、1月,邓小平叶剑英的九条方针实质就是“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1982年9月,邓小平指出,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至此,“一国两制”构想明确形成。 1982年12月,设立特别行政区写入宪法 1983年6月,邓小平提出统一的“六项主张” 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叶九条,两党可以对等谈判; 双方在通邮等方面达成协议; 台湾可保留军队;享有特别自治权; 台湾社会生活与外国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等不受侵犯;台湾政界领袖可担任领导,参与国家管理;中央政府补助台湾财政;台湾人民不受歧视;保证台湾工商界人士在大陆投资的合法权

15、益与利润;欢迎台湾各界提供统一的建议,共商国是。,邓六条; 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 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某些独有权力; 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 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邓小平论述了“一国两制” 的构想,1983年,邓提出了和平统一 的 “六项主张”,80年代中期,台湾同胞要求开放两岸探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图为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的一次集会。,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把“一国两制”概括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十三大”对“一国两

16、制”构想的概括,(二)“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 “一国两制”: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 “一国”同“两制”的关系: 关系实质上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两制”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主体与非主体的关系。,对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台湾问题的初步表达,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四、解决台湾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