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10719040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有关作家的文学常识。2.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3.对贫穷和富裕有正确的态度,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引导学生对贫穷和富裕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题目解说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题。文章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关系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2.作者简介丹尼尔?麦克法登出生1937年,美国经济学家。与詹姆斯?赫克曼一同获得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开篇举上学乘车、衣着、玩具这些例子有何用意?从孩子熟

2、悉的生活经验开始,先不讲道理,而是讲事实。不以一般成人的经验,而是以孩子的经验举例,易于儿童理解,拉近与儿童在心理上的距离。2.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首先,作者用比较通俗的说法,提出人们都在关注的“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实际上却是一个深刻的、严肃的、经济学的根本问题。在写法上,作者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读者跟着自己一起思索,层层展开分析。接着,作者举大多数人对财富向往和对穷人鄙视的心理的例子,指出这种心态是错误的,并明确指出要评价一个人,不能用金钱,而要用品性和人格,并举艺术家和社会救济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例子来说明。虽然前面提出了一味追求富裕这种心态

3、是错误的,但是在这里作者却巧妙地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读者,这在无形中引导着读者去思考这个问题。3.第5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论点?这一论点有何妙处?又是如何论证的?作者承接上一部分提出的问题,提出了论点一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这首先是一件碰运气的事情。这个论点具有特殊性:一是新颖;二是尖锐,有意突出这个观点和读者日常经验、常识的矛盾。在一般人看来,人的富裕与否和其才能、聪明才智有关,是竞争力的体现,具有必然性;而作者却说:不,这是碰运气的,也是偶然的。这就不得不引起读者的好奇与关注,不自觉地跟随作者一起深入地探讨。提出论点后,作者便开始对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证。他先是从富裕这个角度出发,以富裕的国家、家庭

4、为例,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论证。两种情况一综合,便得出了“富裕是碰运气的事”的结论,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论点。4. 作者提出的第三个观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观点:尽管市场经济有着种种缺点,但这仍然还是迄今人类所想出来的最好的经济制度。作者由第二个论点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这种不公平呢?第一种是市场经济。但市场经济并不对所有的人都“公正”。第二种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不能让劳动和利益直接相关,没有利益的刺激,就没有强有力的工作动力,这就是人的本性。并且中央官僚机构的工作人员既没有切身利益的推动,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信息。这样的计划经济,就转化为无计划经济。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个观点。三、主题归纳本文围绕“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层层深入,指出了世界上有贫穷和富裕的原因,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别人,以正确的心态看待贫穷和富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