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生活离不开法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6558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1-生活离不开法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9.1-生活离不开法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9.1-生活离不开法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9.1-生活离不开法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9.1-生活离不开法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1-生活离不开法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生活离不开法剖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离不开法,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单击页面即可演示,情境一:青草之争,思考:如何让两牛可以不通过武力来解决青草之争?,得出结论:生活需要行为规范。,所谓规范,就是规则和标准.行为规范,是社会群体或个人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则、准则的总称,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约束我们行为的规范?他们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行为规范,道德,纪律,法律,特殊的行为规范,风俗习惯,一般行为规范,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第一版块:认识法律,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直接创制法律,即制定出新的、过去没有的法律规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法律特征一:,

2、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根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原来已经存在的某些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2款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将“常回家看看”写进了法律 体现的就是国家认可法律。,周某因丈夫李某交通意外死亡获赔96.7万元。李某之父要求周某对该笔赔偿金进行分割未果,于是将周某告上了法庭。,鉴于周某的行为已涉嫌构成拒不执行罪。嘉禾县法院遂将该案移送公安部门侦查。公安机关对被告人周某拒不执行判决的行为进行了立案侦查。法院认为,被告人周某其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决周某有期徒刑

3、六个月。,法律在线,法院判决周某把赔偿中的15万元分割给其父。 判决生效后,周某不仅不履行判决,还将该笔款项转移,抗拒法院执行。,国家强制力就是指暴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法律特征二,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国家强制力就是指暴力,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9月30日公开宣判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受贿案,对被告人万庆良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刑法总则第四条明文规定:“对任何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警钟长鸣,法律特征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

4、有普遍的约束力,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名词点击,找不同,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相关链接,道德是人类在最初的社会集体生活中,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自发产生的调节行为的准则。这些生活中逐步确立的风俗规则就逐渐演化成人类最初的道德。 道德是一种心灵的契约。全靠人们自觉遵守,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头等。所以约束力比法律弱很多,靠舆论来实现道德的力量。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

5、族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找不同,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来维持和维护,普遍适用,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全国适用,普遍适用,想一想:这个图表说明了什么?,毛老太有二子一女,一直和小儿子生活。但去年老太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便请了保姆,小儿无力一人承担,女儿自愿负担了部分费用,可大儿子却置之不理。街里邻坊纷纷议论,亲朋好友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 于是母亲将鲁某告上法庭,阳谷县人民法院受理了案件,判决鲁某每月支付母亲500元赡养费。张庭长对鲁某进行说服教育,并向其告知不尽赡养义务将面临拘

6、留、罚款等强制措施。在强制措施的威慑下,鲁某缴纳了养老费。并表示以后一定会好好孝敬、善待老人。 问:1、街里邻坊的议论和亲朋好友的劝说是从哪个角度进行的评价? 2、毛家的赡养问题最终圆满解决说明了法律和道德有什么联系?,道德和法律既有明显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他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对于一个国家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应该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江泽民,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专门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

7、德,弘扬时代新风。,第二版块:了解法律 法律是生活的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刑法民法通则,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伴随我们一生,捍卫着生命的尊严。,法律在身边,王大哥的楼上住了一对年轻的夫妇,每天晚上都呼朋引伴的在家跳舞唱歌,扰得四邻不得安宁。王大哥正在读初三的儿子更是深受其扰。邻居们多次交涉都未解决问题,这对夫妻居然还声称,我在家娱乐是我的自由,又不违法,别人无权干涉?在又一次深夜噪音响起后,王大哥与邻居发生争执被打伤。,问题: 1、这对夫妇的行为合法吗?邻居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 2、如果你是王大哥多次交涉未果后

8、,你会怎么做?,环境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生活与法,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相邻权,生命健康权,环境污染防治法第58条规定: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条规定采取措,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环境噪声,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并处罚款。 环境污染防治法第61条规定:受污染者可以向法院提起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的诉求。,最后,王大哥将邻居告上法庭。法庭判决邻居赔偿王大哥的医疗费用,并责令邻居停止噪音侵害。小区居民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生活

9、与法,1、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作用:,2、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结合上述案例思考: 法律是如何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习哪些法律知识?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收获平台,1.法律与道德、纪律、章程等行为规范的不同之处在 于(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靠舆论、习惯、信念保证实施 A B C D,小试身手,A,2、“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须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是必不可少的。”这说明法律和道德( ) A、相辅相成 B、完全等同 C、完全不同 D、完全违背,A,3.某奥运游泳冠军因无证驾

10、驶汽车,被公安交警部门罚款,并处行政拘留7天。这说明( )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 所有公民都应平等的履行法律义务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没有人可以不遵守 A B C D,C,材料一:十八大来,一批高级官员相继被查 ,这些高官涉嫌违纪违法,先后受到法律的严惩。 材料二:2016年7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 材料三:2016年8月,南宁警方共出动3536名警力,对机动车市场进行整治,共抓获嫌疑人19名,查扣被盗车102辆,查扣交通违法电动车376辆。,能力拓展,问题: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答案展示: 材料一说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材料二说明了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材料三说明了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教师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