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5581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视近物眼的调节,.两种感光细胞的区别 .中耳的功能。 声波传入内耳的两种途径,1、适宜的刺激,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第一节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感受器的换能(trasdution)作用,能量转变成感受神经未梢上的神经冲动,这种作用称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细胞产生的局部电位,发生器电位(启动电位):感受神经未梢上的局部电位。,概念: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刺激,刺激,感受器,通透性变化,电变化(局部电位) 感受器

2、电位 或 发生器电位,总和,N动作电位,皮层 感觉,局部电位特征: 1、不符合全和无 2、电紧张扩步 3、可以叠加,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3、感受器的编码(coding)作用,概念: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AP的序列之中,(1)对刺激的质(性质)的编码,不同性质的感觉引起,是由某一专用线路(labeled line)将冲动传到脑的特定部位所形成的。(P244-2段),(2)对刺激的量(强度)的编码,A、单一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不同,B、参与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的数目不同,蛙肌梭中刺激强度的编码模式图,返回,回 7,4、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现象,概念:用固定强度

3、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逐渐减少的现象,(1)快适应感受器:利于接受新的刺激,(2)慢适应感受器:利于机体对某些功 能进行持久的监测和调节 适应并非疲劳,第二节 眼的视觉功能,适宜刺激:370740nm的电磁波,视觉: 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刺激,经视觉系统的编码、加工及分析后的主观感觉。,眼球的基本结构,一、折光功能: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二、感光功能:视网膜,眼的结构,白,返回B,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的折光成像的光学原理,球形界面的折光规律,A,B,C,F2,F1,a,b,F1前主焦距,F2后主焦距,曲率半经 折光指数,R大,曲率大,

4、D小 R小,曲率小,D大,曲率 曲率半径 ,折光力,曲率半径,(三)、眼的折光和成像(简化眼)p207,折光特点: 1、眼是多个曲率半径不同和折光指数不同组成 的折光系统; 2、6米外的物体为平行,折光成象在视网膜处。,像大小的计算,(,(,(,ab,实物到节点距离,物像到节点中距离),实物大小),物像大小),Bn,bn,AB,=,眼前10m处高30cm的物体,物像大小为:,0.45mm,10005,300 15,10005(mm),15(mm),300(mm),=,=,=,X,X(mm),(,(四)眼的调节,视远物时不需调节,视近物时发生以下三种调节:,*1、晶状体的调节,力焦距缩短物像前移

5、到视网膜上,视近物物像成在视网膜后而模糊,视皮层中脑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驰晶状体变凸(曲率)折光,年龄 8岁 20岁 60岁 近点 8.6cm 10.4cm 83.3cm,调节能力用曲光度D表示,近视眼者近点小。老视(花)眼,近点:眼作最大调节时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P247)。年龄越大,近点越远。,*2、瞳孔调节,直径=1.5-8.0 mm,1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反射性地引起 双侧瞳孔缩小,瞳孔对光反射:指瞳孔大小随 视网膜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射,过程:强光视网膜视N中脑缩瞳核动眼N副交感纤维瞳孔环行肌收缩瞳孔缩小。 作用:减少入眼光量,保护视网膜。,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中脑。 意义:判断麻醉

6、深度及病情的危重程度,3、双眼球会聚,使双眼看近物时物体成像于两眼视网膜的相称点上,产生单一视觉(不产生复视)。,眼球前后径过长,四、眼的折光异常,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功能(P210),(一)结构特点,1、分层:四层 色素细胞层 感光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1)色素细胞层,不属神经组织,含黑色素颗粒和VA,对感光细胞有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与其它层易发生剥离。,(2)感光细胞层,视杆细胞、视锥C,通过终足与双极细胞联系,、分布,生理性盲点:无感光细胞,黄斑:视网膜中心,视锥细胞多,中央凹:密集视锥细胞,无视杆细胞 周边部视锥细胞少,视杆细胞多,(3)双极细胞层(4)神经细胞层,返回,

7、(1)纵向联系 1单线方式:多见于中央凹处视锥细胞。意义:视敏度高,感觉“精细” 2聚合式联系:多见于视杆系统 意义:无精细分辨能力,能总和多个弱刺激,(2)横向联系 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2、联系,(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1、视觉的二元学说,1视杆系统:对光的敏感性高,可感受弱光,无色觉对物体细小结构辨别能力差,。,2视锥系统:对光的敏感 性差,专司昼光觉、色觉,对物体的细小结构及颜色有高度的分辨别能力。,2、视觉的二元学说的依据,(1)两种视觉细胞分布不同,(2)所含的感光色素不同,(3)与双极C及N节C的联系方式不同,(4)动物证明,种类 形状 分布 N联系 光物质 光敏度 功能

8、 视杆C 杆状 周边 汇聚 视紫红 高 暗视 视锥C 锥状 中央 单线 三种 低 明视色觉,两种感光细胞的区别,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253),1.吸收光谱,原理,物体折射光 成像视网膜 光化学物质分解 视 皮层枕叶,折光成象,感光,冲动,.视杆细胞的光化学物质,视紫红质 视黄醛视蛋白,强光,弱光,VA缺乏夜盲症,四、视锥系统的换能和颜色视觉 1.光线视锥细胞外段视锥色素感受器电位(超极化)神经节细胞AP 2.视觉的三原色学说: 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三种视色素,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光波敏感。结构:视黄醛视蛋白,感红色素视锥细胞红光波长 感绿色素视锥细胞绿光波长 感兰色素视锥细胞兰光波长,

9、产生不同的色觉是由于三种视锥细胞兴奋,4:1:0时,产生红色感觉 2:8:1时,产生绿色感觉,色盲:辨色能力缺如。 红色盲,绿色盲 多为男性 遗传所至,色弱:辨色力减弱,第三节 听 觉 器 官,1、听力:感受声音的能力,通常用听域表示, 2020000Hz,2、听阈:声波振动频率一定时,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强度,3、最大可听阈:当振动强度增加,引起听觉和鼓膜的疼痛感觉,这个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一、概念,人的正常听阈图,通常的语言区,次要的语言区,(一)外耳的功能 1、耳廓:集声、判断声源方向 2、外耳道:传声、扩音作用,(二)中耳的功能 1、鼓膜:传声作用 2、听骨链:传声作用,二、外耳

10、和中耳的功能,振动轴方向,3、鼓膜和听骨链的增压减幅效应,1、鼓膜有效振动面积55mm2,卵圆窗面积3.2mm2,为17 :1, 增加17倍,2、锤骨柄(长臂)与砧骨突(短臂)之比.3:1,增压1.3倍,结果:中耳传递过程中的增压效应为:17.21.322.4,振幅高,压强小的声波振动,振幅低,压强大的液体振动,A:振动形式 空气振动机械振动液体振动,B:效果:增压减幅,4、中耳肌的功能,正常情况下:鼓膜张肌有利于高音调声音传导,镫骨肌有利于低音调声音传导,声强大于70dB时:使中耳传音效果减弱,保护耳蜗,5、咽鼓管的功能,(1)保持鼓室内压与外界大气压压力平衡,(2)对中耳的引流作用,(三)

11、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1)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耳蜗,主要途径(图),(2)骨传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三、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耳蜗又称迷路,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 功能:1、把机械能换成听神经纤维上的AP 2、前庭器官与平衡感觉有关,(一)耳蜗的结构特点,前庭膜,基底膜,前庭阶:外淋巴与卵圆窗膜相连,蜗管:内淋巴,为盲管,鼓阶:外淋巴与圆窗膜相连,顶部相通,耳蜗管的横断面图,(二)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1、对音调的辨别行波学说,内耳振动传递过程: 声波听骨链卵圆窗膜外移(内移)前庭阶的外淋巴前庭膜和基底膜下移

12、(上移)鼓阶中的外淋巴振动圆窗膜内移(外移),*基底膜振动毛与盖膜磨擦兴奋,基底膜和盖膜振动时 毛细胞顶部听毛受力情况,声波的频率不同,行波传播远近及产生最大振幅的部位不同,2、行波学说,起自基底膜不同的纤维并到达中枢不同部分,产生不同声调,1)对频率的辨别,与镫骨的距离(mm),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的行波在基底膜上传播的距离以及行波最大振幅的出现部位,耳蜗底部感受高频刺激;,耳蜗顶部感受低频刺激,2)、对声音强度的辨别 冲动的频率和参与的神经纤维的数目不同,3)、对声源方向的辨别 根据声波到两耳的时间差的强度差来辨别。,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1、耳蜗的静息电位,1 耳蜗内电位:内淋巴液80mv

13、。内淋巴K高;外淋巴Na高,与Na+泵有关,2毛细胞顶部电位差 ,底部电位差Na泵对缺氧哇巴因敏感,2、耳蜗的微音器电位,1概念: 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或其附近记录到的与声波频率和幅度一致的电位变化。,多个毛在受刺激时产生的感受器的复合表现,2特点:,A、声波的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B、没有潜伏期,C、没有不应期,、不易疲劳,不发生适应现象,、对缺氧和深麻醉不敏感、听神经 听觉功能仍存在,声波 皮层聂横回 鼓膜 听神经AP 听小骨 毛细胞兴奋 圆窗 卵圆窗膜 盖膜与毛细胞磨擦 鼓阶外淋巴前庭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基底膜,听觉原理,第四节 前 庭 器 官 前庭器官: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功能

14、: 1、感觉人体头部位置及人体移动时的速度变化。 2、调节肌肉紧张,维持姿势平衡。 3、调整眼的运动,使人在运动时,眼仍能注视空间某一物体,判别体位方向和看清物体。,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1、前庭器官的毛细胞,2、半规管的感受装置及适宜刺激 感受装置:壶腹嵴 适宜刺激:旋转变速运动,3、椭圆囊和球囊的感受装置及适宜刺激 感受装置:囊斑 适宜刺激:直线变速运动 椭圆囊:水平方向 球囊:垂直方向,二、前庭反应 1、姿势反射 直线变速运动刺激囊斑 旋转变速运动刺激壶腹嵴 反射引起颈部、躯干、四肢紧张度改变,维持平衡。 如汽车开动电梯开动,2、自主神经反应,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长的刺激,或前庭功能过敏时,引起心率、血压、呼吸、出汗、呕吐、和眩晕等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