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微生物生长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5466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微生物生长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七章微生物生长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七章微生物生长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七章微生物生长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七章微生物生长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微生物生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微生物生长(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个体生长 个体繁殖 群体生长,平衡生长,量,数,量,群体生长 = 个体生长 + 个体繁殖,第一节 测定微生物繁殖的方法,一、测生长量,直接法 间接法,比例计数法 血球计数法,测体积 称干重,比浊法 生理指标法,直接法 间接法,液体稀释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二、测繁殖数,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细菌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1、同步培养(synchronous culture):即设法使群体中的所有细胞尽可能都处于同样细胞生长和分裂同期中,然后分析此群体的各种生物化学特征,从而了解单个细胞所发生的变化。 2、同步生长( synchronous growth):通过同

2、步培养而使细胞群体处于分裂步调的状态,就称同步生长。,二、典型生长曲线,1、典型生长曲线: 将菌种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隔一定时间取样,计算菌数,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作图。 包括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 R(生长速率常数)=分裂次数(代)/单位时间,霉菌的生长曲线是否是典型生长曲线? 固体培养基表面菌落是否为典型生长曲线?,?,(一)延滞期(las phase),1 特点: 细胞数目不增加(R=0) 细胞长、大 代谢旺盛(RNA含量增加) 诱导酶迅速合成 对不良条件敏感,抵抗力降低 2 影响因素 菌种 接种龄:即“种子”的群体生长年龄,即处在生长曲线上的哪一个阶段

3、,这是一种生理年龄。 接种量:接种量的大小明显影响延滞期的长短。 种子培养基成分:接种到营养丰富的天然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要比接种到营养单调的组分培养基中的延滞期短。,(二)指数期(exponential phase),1 特点: 生长速率常数最大,繁殖数 死亡数 代时短,即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代时G(增代时间,generation time)或原生质增加一倍所需的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最短. 成分均匀 酶活力高,酶系活跃,代谢旺盛。 2 三个重要参数,(三)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1 特点: 细胞数目不增加(R=0),即处于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的细胞数相等,

4、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的动态平衡之中。 菌体产量达到了最高点,而且菌体产量与营养物质的消耗间呈现出一定的比例关系 细胞长、大 代谢旺盛(RNA含量增加) 诱导酶迅速合成 对不良条件敏感,抵抗力降低 2 稳定期到来的原因主要是: 营养物尤其是生长限制因子的耗尽; 营养物的比例失调,如 CN比值不合适; 酸、醇、毒素或 H20等有害代谢产物的累积; pH、氧化还原势等物化条件越来越不适宜。,3 应用 稳定期是以生产菌体或与菌体生长相平行的代谢产物,例如单细胞蛋白、乳酸等为目的的一些发酵生产的最佳收获期,也是对某些生长因子例如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进行生物测定的必要前提。此外,由于对稳定期到来的原因进行研究

5、,还促进了连续培养技术的设计和研究。,(四)衰亡期(decline Phase或 death Phase),1 特点: 个体死亡的速度超过新生的速度(繁殖数合成速度,三 微生物的连续培养,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又称开放培养(open culture),是相对于上述绘制典型生长曲线时所采用的那种单批培养(batch culture)或密闭培养(closed culture)而言的。 原理:通过认识稳定期到来,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反“稳定期”的到来。 。,恒法器(turbidostat)这是根据培养器内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并借光电控制系统来控制培养液流速,以取得菌体密度高

6、、生长速度恒定的微生物细胞的连续培养器。在恒浊器中的微生物,始终能以最高生长速率进行生长,并可在允许范围内控制不同的菌体密度。 恒化器(chemostat或bactosen)与恒浊器相反,恒化器是一种设法使培养液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一种连续培养装置。这B一种通过控制某一种营养物的浓度,使其始终成为生长限制因子的条件下体到的,,第三节 理化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 温度 生长温度的三基点,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 最高温度,最适温度:某菌分裂代时最短、生长速率最高的温度。,嗜冷菌: 45 ,二 氧气,1 微生物与O2关系,2厌氧菌受氧毒害机制,三 pH

7、值,缓冲液 内源性 备用碱 : CaCO3 外加调节:直接加酸、碱(工业适用),等克分子量,pH值为6.8,KH2PO4 K2HPO4,一 基本概念,第二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1 灭菌 2 消毒 3防腐 4化疗,二 高温灭菌,湿热灭菌效力高的原因: 1)有水,蛋白质易凝固 2)热蒸汽的穿透力强 3)蒸汽有潜热存在,三 化学杀菌剂,(一)表面消毒剂 对一切活细胞都有毒性、不能用作活细胞内的化学治疗用的化学药剂 石炭酸系数: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比率。 (二)化学治疗剂 抗代谢药物-磺胺类 嘌呤对抗物-6-巯基嘌呤 氨基酸对抗物-5-甲基色嘌呤 吡哆醇对抗物-异烟肼,抗代谢药物一磺脓类药物,1934年德国 Domagk对各种偶氮染料进行抗菌试验- 百浪多息可治疗人的链球菌病及儿童的丹毒 磺胺是PABA的结构类似物,发生竞争性桔抗作用,形成“假二氢叶酸”,(三)抗生素 由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在低浓度时可抑制或杀死其它的微生物。 抗菌谱:抗生素对微生物作用的范围。,抗生素的作用方式 抑制细胞壁的形成:青霉素、杆菌肽、环丝氨酸,阻碍核酸的合成:利福霉素、丝裂霉素、博莱霉素,干扰蛋白质的合成: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损伤细胞膜的功能:多粘菌素、短杆菌素,多粘菌素,萘啶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