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5297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公共经济学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公共经济学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公共经济学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公共经济学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七章: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 公债:有偿性公共收入形式 其他公共收入 视频:五分钟读懂中国税收,2,一、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强制性 政治权利、法律法规 无偿性 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 征税对象、征税数额或比例,判断题:税收具有无偿性,意味着税收在本质上是无偿。 (错),3,一、税收:公共收入的主要形式,税收三要素:课税主体、课税客体和税率 纳税人/课税主体 (subject of taxation): 课税主体也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tax payer),就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纳税人可以是

2、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 VS 纳税人 负税人是经济上的课税主体,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 课税主体或纳税人不一定就是税负的承担者,即负税人。 只有当纳税人不能将所纳税款转嫁他人时才成为负税人。,4,课税对象 (object of taxation) 也称课税客体 ,是国家征税的基本依据,即对什么进行征税。 税源: 税款的最终来源。所得税的税源是所得额,而销售税或增值税的税源却部分或全部地以商品购买者的收入为税源。税源只有在实际的负税人那里才能查明。 税基 (tax base) 课税对象量的表现,是计税的依据。 自然单位 & 货币单位 税目 (items of tax) 税法中规定的应当纳税的

3、具体项目,以明确具体的范围,界限和类别。 例如所得税课税对象是所得额,下面还可继续划分为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5,课税对象 (object of taxation) 课税对象 VS 税源 课税对象是据以征税的依据,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或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税源的大小体现着纳税人的负担能力,能够成为税源的只能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各种收入,如工资、奖金、利润、利息等。 有的税种课税对象与税源是一致的。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和税源都是纳税人的所得。 有的税种课税对象与税源不同。很多税种其课税对象并不是或不完全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各种收入,如财产税、消费税、房产税等。但是,可

4、见,只是在少数的情况下,课税对象同税源才是一致的。对于大多数税种来说两者并不一致,税源并不等于课税对象。 由于税源是否丰裕直接制约着税收收入规模,因而积极培育税源始终是税收征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6,税率 (tax rate) 是所课征的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也就是课税的尺度。 平均税率 (average tax rate, ATR) 纳税总额 / 税基价值 *100 % 边际税率 (marginal tax rate, MTR) 纳税总额的增加额 / 税基价值的增加额*100 %,7,税率种类: 定额税率 (fixed-sum tax rate) 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

5、定税额。固定税额同价格没直联系,一般使用于从量定额征收。如1升酒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 比例税率 (proportional tax rate) 不论课税对象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8,税率 (%),O,课税对象数额,平均税率边际税率,比例税率结构,9,累进税率 (progressive tax rate) 按课税对象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的税率越高。 全额累进税率 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一个税率征税,课税对象数额越大,所适用的税率越高。 超额累进税率 把课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不同等级部分,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一定数额的

6、课税对象可以同时使用几个等级部分的税率,每一等级部分都有相应的税率,分别计算的数额加在一起,即为应纳税额。,10,税率 (%),O,课税对象数额,边际税率(累进税率),平均税率,11,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比较,税率(%),O,课税对象数额,平均税率,累退税率结构,累退税率 按课税对象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的税率越低。,48 000,15.02,边际税率,累退税率 按课税对象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的税率越低。 我国在第二步利改税时,国家与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采用所得税加调节税定比减征的办法,实质上就是一种累退税率。 在各

7、国税制中,采用累退税率的税种较少,这是因为:除个别极需特殊的调节情况以外,一般都可以采用正常的税率予以解决,并可以辅助于减税、免税规定。 同时,累退税率的设计比较麻烦,也不易于为征纳双方所掌握。尽管如此,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累退率又有其他税率不可取代的优越性。,14,税收分类:,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税 产品税和要素税 对人税和对物税 直接税和间接税 从价税和从量税 价内税和价外税 一般税和特定税 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15,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是指整个社会或单个纳税人(个人或法人)实际承受的税款。可分为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 宏观税收负担 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 国民生产总值负担率=,X 100

8、%,X 100%,16,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6,表31,表82的有关数据计算而得。,17,微观税收负担 企业税收总负担率 企业净产值税收负担率 企业流转税负担率 企业所得税负担,X 100%,X 100%,X 100%,X 100%,18,税收的转嫁和归宿:,税收转嫁概念: 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转嫁的四种类型: 前转 (forward shifting):转移给最终消费者。 后转 (backward shifting):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 消转 (diffused shifting):降低生产费用,消化纳税损失。 税收的资本化

9、(capitalization of taxation):资本购买者通过压低资本价格方式将未来税负转移给资本出售者。,19,税收的转嫁和归宿:局部均衡分析,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从量税的效应主要有两个规律: 税收对价格和产出产生的影响与对供给方征税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关,也称无关性定理。 需求和供给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和归宿状况的关键。,20,P,P2,P0,P1,Q1,Q0,Q,D0,E0,E1,S1,S0,A,u,P,P2,P0,P1,E1,D0,S0,E0,A,u,D1,Q1,Q0,Q,(a) 对供给方征从量税,(b) 对需求方征从量税,21,P,Pd,P*,Ps,O,Q,Q*,Q,S,S+T,

10、D -T,对供给者课税与对需求者课税的比较,D,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需求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量(购买量)对市场价格升降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的大小用需求弹性系数表示。 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 供给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量(生产量)对市场价格升降的反应程度。供给弹性的大小用供给弹性系数表示。 供给弹性的弹性系数=,23,Ed,P,Q,Ed0,Ed1,O,需求弹性的种类,24,ES,P,Q,ES0,O,ES1,供给弹性的种类,ES1,ES1,25,供求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和归宿状况的关键:,如果课税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不易替代产品,用途狭窄

11、或耐用品,人们对这类产品需求弹性较小,税负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如果课税产品属于奢侈品,易于替代产品,人们对这类产品需求弹性较大,税负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销售者身上。 如果课税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产品,这类产品供给弹性较小,税负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如果课税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短产品,这类产品供给弹性较大,税负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 如果产品供给完全有弹性或需求完全无弹性,则税收负担完全由买方承担。如果产品供给完全无弹性或需求完全有弹性,则税收负担完全由卖方承担。 如

12、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消费者在税收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税负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销售者身上。如果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消费者在税收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税负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26,税收的转嫁和归宿:一般均衡分析,所谓一般均衡分析,就是假定各种产品、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和价格都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分析对某一产品或生产要素征税,在整个经济中引起的连锁反应。,27,P,O,2.5,2,QA,Q,O,QB,Q,QB,DA,SA,SA,SB,DB,DB,3.5,3,税收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a),(b),QA,P,28,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

13、析模型,为了使税收转嫁和归宿的分析从局部均衡扩展到一般均衡,经济学家设计了一个分析模型,称之为税收转嫁和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由于一般均衡分析涉及的范围很大,这个模型首先确定了其理论前提,即整个经济体系, 仅有两种商品:食品(F)和制造品(M); 只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力(L); 家庭部门没有任何储蓄:收入消费 所有消费者的行为偏好相同;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29,在这样一个模型中,共有九种可能的从价税: tKF 对食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的课税 tKM 对制造品生产中使用的资本的课税 tLF 对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劳动的课税 tLM 对制造品生产中使用的劳动的课税 tF 对食品的消费

14、的课税 tM 对制造品的消费的课税 tK 对两个部门的资本的课税 tL 对两个部门的劳动的课税 tT 一般所得税,30,一般均衡模型,31,商品税(tF)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从消费角度看,政府征税后,消费者会减少对食品的购买,而将部分购买力转向制造品,对制造品的需求增加了。假定生产成本是递增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这将使制造品的价格上涨。同时食品价格相对下降,于是税负就从食品的消费者身上扩展到制造品的消费者身上。更进一步说,税收负担不仅会落在直接征税产品的消费者身上,也会落在所有消费者身上。 从生产角度看,税后食品部门的收益率下降,导致食品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力移向制造部门。但食品和制造部

15、门的劳动力和资本间的比例和替代弹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制造业更倾向于资本密集型,而食品业属劳动密集型。这样从食品业流出的资本和劳动力不匹配,劳动力相对较多。如果制造业劳动力和资本间替代弹性也较小,为吸收这部分劳动力,劳动力价格即工资价格必须下降,由此导致整个社会工资水平下降,也就是说各个行业的劳动者都将承担税负。另外,食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后产量下降越大,从而因生产要素大量外移引致的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下降也越大。 由上分析可见,对某种商品课税,其影响会波及全社会。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几乎都可能因政府对某一商品的课税而发生变动。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生产要素提供者在内的所有人,几乎都可能成

16、为某种商品税直接和间接的归宿。,32,要素税(tKM)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对制造业资本收入征税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产出效应和替代效应。 从产出效应看,政府对制造业资本收入征税,而对食品业资本收入不征税,会造成制造业成本上升,收益率相对下降,制造业的产出会下降,从而对资本的需求下降,资本收益率下降,同时由于资本会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食品业流动,食品业的资本收益率也将下降,只有当两个行业的资本收益率被拉平时,这种资本流动才会停止,结果是不仅制造业的资本所有者承担了税负,食品业的资本所有者也承担了税负。 从替代效应看,政府对制造业资本收入征税,而对劳动力收入不征税,会促使制造业生产者倾向于减少资本的使用量,而增加劳动力的使用量,即以劳动力替代资本。这意味着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增加,而对资本的需求相对下降,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