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概要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513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化工原理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化工原理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化工原理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化工原理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概要(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离心泵 第三节 其它类型泵 第四节 气体输送和压缩设备,1离心泵的工作点,泵的H qv与管路的H qv曲线的交点,二 离心泵的类型、选用、安装与操作,1 离心泵的类型:,按输送液体的性质不同,(1)清水泵:输送清水或相近、无腐蚀性、杂质较少的液体。结构简单,造价低。 IS,(2)耐腐蚀泵:输送腐蚀性的液体,用耐腐蚀材料制成,要求密封可靠。 F,(3)油泵:输送石油产品的泵,要求有良好的密封性。 Y,(4)杂质泵:输送含固体颗粒的液体、稠厚的浆液,叶轮流道宽,叶片数少。 P,单吸泵;双吸泵,单级泵;多级泵,串联组合;并联组合,3 离心泵的选用,(1)根

2、据液体的性质确定类型,(2)确定管路流量和所需外加压头。 qv生产任务,H 管路的特性方程。,(3)根据所需qv和H确定泵的型号,查性能表或曲线,要求泵的H和qv与管路所需相适应。,若需qv有变,以最大qv为准,H应以最大qv值查找。,若泵的H和qv与管路所需不符,在邻型号中找H和qv都稍大一点的。,若液体性质与清水相差大,则应对所选泵的特性曲线和参数进行校正,看是否能满足要求。,若几个型号都行,应选在操作条件下最高者,为保险,所选泵可以稍大;但若太大,能量利用程度低。,3 离心泵的安装与操作,安装,安装高度应小于允许安装高度,尽量减少吸入管路阻力,短、直、粗、管件少; 调节阀应装于出口管路。

3、,操作,启动前应灌泵,并排气。,应在出口阀关闭的情况下启动泵,停泵前先关闭出口阀,以免损坏叶轮,经常检查轴封情况,1 齿轮泵,1 剖开,第三节 其它类型泵,2 工作原理,旋转泵的一种,3 流量调节,4 应用场合,转速或旁路,高压头、小流量。粘稠以至膏状物。 固体悬浮液,二 螺杆泵,1 外观,2 工作原理,旋转泵的一种,螺纹在旋转时有推进作用,单螺杆,双螺杆,三螺杆,3 流量调节,转速或旁路,4 应用场合,高压头、小流量。粘稠以至膏状物。 固体悬浮液,三 旋涡泵,1 工作原理,特殊类型的离心泵,叶轮开有凹槽的圆盘,引水道,叶轮旋转,凹槽内液体被做功。在引水道和凹槽间往反多次,被多次做功。,2 流

4、量调节,qv, P,与正位移泵相同,3 应用场合,qv,H ,高压头,较小流量,固体悬浮液,高粘度流体,第三节 气体输送机械,一 概述,1气体输送机械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气体输送,压力不高,但量大,动力消耗大,产生高压气体:,终到设备压力高,生产真空:,上游设备负压操作,2气体输送机械的一般特点,动力消耗大,设备体积庞大,特殊性气体的可压缩性,3气体输送机械的分类,工作原理离心式、旋转式、往复式、喷射式等,出口压力(终压)和压缩比,通风机:终压15kPa,压缩比1至1.15 鼓风机:终压15300kPa,压缩比小于4。 压缩机:终压300kPa以上,压缩比大于4。 真空泵: 造成负压,终压p0

5、,压缩比由真空度决定。,二 离心式通风机,1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特点,叶轮直径较大,适应大风量,叶片数较多,叶片有平直、前弯、后弯,不求高效率时前弯,机壳内逐渐扩大的通道及出口截面常为矩形,三 离心式的鼓风机,结构特点,外形离心泵,蜗壳形通道常为圆形,外壳直径与厚度之比较大,叶片数目较多,转速较高,叶轮外周都装有导轮,单级出口表压多在30kPa以内;多级可达0.3MPa,选型方法与离心通风相同,四 离心式压缩机,1结构定子与转子,转子:主轴、多级叶轮、轴套及平衡元件,定子:气缸和隔板,叶轮,2工作原理,气体叶轮中心,离心力做功高速到达外围,扩压器降速、增压,弯道,回流器,下一级叶轮中心,增压多次

6、,高压离开,3特性曲线,与离心通风机相似,4特点,与往复压缩机相比,体积和重量都很小而流量很大;,供气均匀;运转平稳,易损部件少、维护方便,已有取代往复式压缩机的趋势,五 罗茨鼓风机,工作原理齿轮泵,正位移型:风量n,与出口压强无关,风量:2500m3/min,出口表压可达80kPa,气体温度85否则转子会因受热臌胀而卡住,六 往复式压缩机,1、工作原理及理想循环 理想气体 假设 缸内阻力不计 无泄漏 全部排净,压缩阶段,向左运动,S关D关,直至2点,D被顶开之前,P2,V2,排气阶段,继续向左,D开排气,P2不变,直至最左端,V=0,点3,吸气阶段,向右运动 S开D关,P=P1 0V1 点1,点2,2压缩类型,等温压缩;绝热压缩;多变压缩,3压缩功,多变压缩 ,每一循环(J),m多变指数,1-2-3-4所围成的面积,相对大小:等温多变绝热,4有余隙的压缩循环,余隙排气结束活塞左侧留有一定空隙,余隙膨胀阶段 34,说明:,余隙的存在使吸、排气量减小,且 ,则 ,吸、排气量,压缩比,则 ,吸、排气量,5多级压缩,级间冷却,原因:,压缩比大时,则 ,吸、排气量,气体温度过高,机械结构不合理,级数越多,越接近等温压缩,结构越复杂,常用2-6级,级压缩比35,各级压缩比相等,则总压缩功最小,6往复式压缩机的流量调节,(1)调节原动机转速,(2)旁路调节,(3)改变气缸余隙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