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补充课件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3428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补充课件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补充课件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补充课件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补充课件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补充课件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补充课件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存款货币银行补充课件剖析.(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P54-57),1.古代货币经营业,(1)业务范围: 业务范围有限,多是货币保管、兑换、鉴别、汇兑等与货币有关的服务工作。,1.古代货币经营业,(2)业务特点: 保有100%的现金准备,客户交予保管的货币不用于贷款生息;在代客保管货币的活动中,要向客户收取保管费,而不是支付利息。,2.早期银行业,开始发放贷款,业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利率较高,具有高利贷的性质。,(二)现代银行业,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创办,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现代银行业产生的两条途径,现代银行业,小知识: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 猜一猜: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是?,有了货币,自然就有了多余货

2、币的储蓄问题。古人存钱不外两种方式:存入储蓄机构;藏在自己家里。,中国最早的存款机构:寺院 中国最早的储蓄机构不是银行,而是寺院。寺院数目多,分散广,很有资财;又是佛住的地方,人们不敢偷寺院的东西。所以,存款在寺院,既稳妥又方便。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寺院就兼营存放款业务。,(三)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就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 必须同时具备以上几点,才能称之为商业银行。,(三)商业银行的概念 更多内涵: 商业银行是运用公众资金,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并在经济生活中起

3、多方面作用的金融服务企业。,(四)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一样,拥有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四)商业银行的性质 2是特殊的企业 经营的内容特殊。一般企业从事的是一般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 与一般工商企业的关系特殊。一方面,一般工商企业要依靠银行办理存、贷款和日常结算,而商业银行也要依靠一般企业经营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资金,增加资金来源,并以一般工商企业为主要贷款对象,取得利润。,(四)商业银行的性质 2是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对社会的影响

4、特殊。一般工商企业经营的好坏只影响到一个企业的股东和这一企业相关的当事人,而商业银行的经营好坏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特殊。由于商业银行对社会的特殊影响,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比对一般工商企业的管理严格得多。,(四)商业银行的性质 3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与中央银行比较,商业银行是面向工商企业、公众、政府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所从事的金融业务主要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而中央银行是只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具有银行特征的政府机关。中央银行具有创造基础货币的功能,不从事金融零售业务,所从事的金融业务也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四)商业银行的性质 3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与其他金

5、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更全面、范围更广。其他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都属于特种金融机构,只能提供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金融服务,而商业银行则是“万能银行”或者“金融百货公司”,业务范围比其他金融机构要广泛得多。,(五)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六)商业银行的功能与作用 1.信用中介功能 2.支付中介功能 3.信用创造功能 4.服务性功能,(七)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P232) 1.按资本所有权分: 私人银行、合伙组织的银行 国家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 2.按组织制度分: 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持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 代理银行制,(1)单一银行制 定义:商业银

6、行业务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不允许设分支机构。 典型:美国。 1863年国民银行法将其法制化。 1927年麦克法登法,在限定范围内设分支机构,但禁止跨州经营和设分支机构; 1994年跨州(洲际)银行法1997年6月1日可在全国设分支机构。,(1)单一银行制 优点: 可以防止银行垄断,有利于自由竞争; 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和工商企业协调关系,集中全力为本地经济服务; 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业务经营灵活性也较大; 管理层次少,有利于管理层旨意的快速传导,便于管理目标的实现。,(1)单一银行制 缺点: 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在电子网络技术应用日益普及的条件下,单一银行制不能优化高新技

7、术的应用成本,限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 银行业务过度集中于某一个地区或某一行业,容易受到该地区经济的束缚,使经营风险过分集中。同时由于实行单一银行制的银行实力相对较弱,难以有效地抵抗较大的风险; 制度本身与经济的横向开放性发展存在矛盾,使银行业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使商业银行丧失竞争能力。,(2)分支行制 定义:指法律上允许在总行以外,可在本地或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的一种银行制度。这种银行的总部一般都设在大都市,下属分支机构由总行领导。目前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分支行制, 典型:英国。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采用的银行组织形式。,(2)分支行制 优点: 有分布广泛的分支机构,便于商业银行

8、吸收存款,扩大经营规模,增强银行实力; 大量的分支机构,便于资产在地区和行业上分散,从而也有利于风险的分散,提高银行的安全性; 由于存在一定的分支机构,便于促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总行数量少,便于国家金融管理当局宏观管理。,(2)分支行制 缺点: 容易形成垄断,不利于自由竞争。由于分行制形成许多大银行,一定程度上阻碍整个银行业的发展; 加大了银行内部的控制难度。因为分行制银行规模庞大,内部层次多,机构庞杂,在执行重要决策时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偏差,结果会造成损失。,(2)分支行制 我国商业银行均实行总分行制,一般总部在北京,在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立一级分行,在

9、各地中心城市设立二级分行,又在各区县设有很多支行。 目前也有很多银行开始按经济区划来设置分支机构。,(3)持(控)股公司制 定义: 持股公司制又称集团银行制,指由某一银行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若干银行而建立的一种银行制度。这些独立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统属于股权公司控制。持股公司对银行的有效控制权是指能控制一家银行25以上的投票权。 典型:美国。为逃避法律不准跨州经营和设分支机构而设,现已成为美国商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3)持(控)股公司制 优点: 能有效地扩大资本总量,作到地区分散化、业务多样化,银行可以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和收益管理,增强银行的实力,提高银行抵御风险

10、和竞争的能力; 它兼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的优点于一身。 缺点: 容易形成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不利于银行业的自由竞争,阻碍银行业的发展。,(4)连锁银行制 定义: 由某一人或集团拥有若干银行的股权,以取得对这些银行的控制权的组织形式。银行在法律上独立,但业务或经营权由某人或集团控制。 典型:美国。弥补单一制不足。 特点:易受他人控制且不易获得资本。,(5)代理银行制 定义: 也称往来银行制,指银行相互间签订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的组织形式。 典型:美国。弥补单一制不足。 特点:银行间为委托代理关系,且一般双方互为代理行; 大银行与小银行间,小银行将存款存入大银行,大银行为其提供各种银行

11、业务,类似与总行与分支行的关系。,我国的银行业:,(六)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服务范围日益扩大 业务证券化趋势愈发明显 金融监管逐步放松 高新技术广泛应用 业务全球化 经营风险加大,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 安全性的反面就是风险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风险。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商业银行风险的处置,风险的预防: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设置屏障 风险的回避:对风险明显的经营活动避重就轻 风险的分散: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风险的转移:用合

12、法手段转移风险 风险的补偿:用资本、利润、抵押品等补偿遭受的损失,2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借贷的能力。 流动性有两层意思:即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指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随时变现的能力。 负债的流动性指银行能经常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各种存款和其他所需资金。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流动性是指前者。,遵循流动性的原因: 是商业银行货币资金运动的内在的必然要求 (1)从负债方面看 (2)从资产方面看 增强流动性的办法: (1)保障资产的流动性建立多级准备金 一级准备现金资产 二级准备短期证券等 (2)保障负债的流动性创造主动型负债,3.盈利性

13、原则 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企业,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 盈利性既是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最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最终效益的体现。,遵循盈利性的原因 (1)货币商品运动的内在规律是不断增值,这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以盈利作为自身的基本经营目标。 (2)商行性质决定的以经营利润为目标的金融企业。 (3)利润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作用 为扩大规模、开拓业务提供了资金条件; 便利了资本的筹集; 可提高信誉,增强实力,降低成本; 可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尤其是人才竞争。,提高盈利性的途径,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减少支出的主要途径:降低利息支出、管理费用等。,总之,要增收节支,开源节流。这一些都离不开科学

14、的管理,管理出效益。,资产收入,手续费收入,4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原则的协调 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 一般分析,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是呈正相关的,而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之间的联系可概括为: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离开安全性,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 流动性也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重要条件,是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流动性和保证安全性的重要基础。,如何处理? 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均衡 具体来说:银行应将安全性

15、看作是一种前提要求,并通过实现资产的流动性来降低经营风险,同时选择合理的资产组合以保障经营的安全与稳定,以此为基础考虑如何尽可能地提高收益、降低成本,使利润最大化。 另外,在经营过程中,商业银行应经常审视自身的安全性、流动性状况,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调整经营决策,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的最优结合。,三、商业银行业务(P236),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资金运用的业务,以中介人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按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一)商业银行的负债及负债业务,存款负债 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外汇

16、存款,借入负债 向中央银行借款 再贴现、再贷款 向银行同业借款 同业拆借、转贴现 回购协议、转抵押 从金融市场借款 发行金融债券 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结算中负债 结算保证金 支票结算 联行汇差占用,(一)商业银行的负债及负债业务,(二)商业银行的资产及资产业务,1.现金资产 准备金:库存现金、央行存款 2.贷款资产 3.证券资产 4.固定资产,1.现金资产 商业银行为应付日常的提款要求而保留的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它由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两部分组成,其中后者占主要部分。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准备金是收益最低的资产,但却是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所必需的。,(二)商业银行的资产及资产业务,2.贷款资产 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把货币资金贷放给资金需求者并约期还本付息的一种信用活动。,按保障程度或贷款方式分: 信用贷款、担保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分: 正常类、关注类、次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