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现祥-制度经济学第1讲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3000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现祥-制度经济学第1讲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卢现祥-制度经济学第1讲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卢现祥-制度经济学第1讲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卢现祥-制度经济学第1讲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卢现祥-制度经济学第1讲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卢现祥-制度经济学第1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现祥-制度经济学第1讲(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从新的视角来解释制度并检察它的结果,21世纪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发达的时代,它将对越来越多的引导经济事务的具体制度安排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且为改变这些安排以增强经济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斯蒂格利茨,1.属于新兴学科,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前沿领域,还没有完备的理论体系;,2.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有较好的经济学基础和历史、法律等方面知识,所以难度较大;,3.制度经济学所探讨的问题是那些现实世界提出的问题,所以要联系现实中的问题。,本课程的特点:,第一讲 制度经济学导论,一、对主流经济学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及评议,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三、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

2、四、交易费用概念的一般化*,五、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六、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渊源关系,一、对主流经济学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及评议,(一)重商主义的产生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其主要观点,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财富在流通中产生,贸易保护政策,(二)1776年斯密的国富论意味着主流经济学分析体系的形成(古典经济学派)。,其主要观点:,从宏观上证明社会分工带来效率,“看不见的手”能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达到最优。,(三)由“边际革命”到马歇尔均衡范式意味着主流经济学分析方法形成。(新古典经济学派),其主要观点:,从微观上证明斯密定理的正确性。,挑战:市场失灵,外部性,垄断,公共产品,(四)

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当代宏观经济学),其主要观点:,有效需求不足和国家干预政策,挑战:0世纪60、70年代的滞胀使其理论遭遇了很大的挑战。,(五)以往经济学发展简评,这就是,归纳起来,,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派是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对经济现象显得丧失解释力之后兴起的。,(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标志:1937年科斯的论文企业的性质发表 。,(二)新制度经济学兴起的原因: 1. 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 ,增强了解释力; 2.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凯恩斯理论破产、转型国家的需求)。,卖香烟的例子:工资制、分成制、承包制、经销制,制度经济学者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

4、假设,back,英国移民局流放犯人的例子:离岸制、监控制、到岸制,(三)新制度经济学兴起的表现,1.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学者(以下人员均获诺贝尔奖)主要有:,哈耶克(获奖时间:1974) 、布坎南(1986) 、 科斯(1991) 、诺思(1993) 、 维克里(1996) 、斯蒂格利茨(2001)。,2.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多数在从事制度经济方面的研究。,三、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定,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们往往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均衡点,实现非财富价值

5、不能总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举例: “扑火勇士” 毛永固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补偿,事件:青年农民毛永固因扑火导致“双手基本残废,丧失了劳动能力,当地政府授予他“扑火勇士”荣誉称号。但按当地民政厅规定,农民不被列为抚恤对象。毛永固悲愤交加,铤而走险,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补偿,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制度评论:非财富价值和偏好(见义勇为)付出的代价越小(比如他负伤后可以得到较多的抚恤金),这种非财富价值(见义勇为得到的心理上的满足)在他的决策中就越重要。,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等,非财富最大化往往具有集体主义行为偏好。,个人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的四种动力:,()

6、爱、团结和其他利他主义思想,在家庭、小部族和朋友之类的小群体起作用;,()受到胁迫和威胁;,()预期为别人做事可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副效应;,()心理上得到满足或至少良心不受责备。,有限理性:一是指行为者具有理性意向;二是指其理性会受到实际智能的限制。简而言之,个体的人由于自身的经验、阅历、知识水平、技能等的限制,使人们在作出决策(选择)时常陷于一种并不完全理性的预期之中。,2.人与环境的关系,即有限理性。(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一方面,环境复杂,参与者众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因素多,行业太多,分工太细。,有限理性的原因:,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够,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样不理想。如到书店

7、买书,考试划范围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关键是要有用的信息。,“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在搜寻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价值。,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对称的。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事前不对称 ,如买房、看电影等。,二是事后不对称 ,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关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许多买卖关系等 。,又如: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网上销售、国有企业亏损等。,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盲目崇拜科学家、股评家、“特异功能”大师。,举例:,.灵机一动(贬义也可以说是“狗急跳墙”)的认知方式 。,()代表性启发式选择法: 凭感性判断。 ()联想性启发式选择法:以过

8、去事实来判断未来。 ()便利性启发式选择法:很急情况下往往走捷径。,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 :,一是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面是保持现状;,二是把成本、费用转嫁给他人,损人利己。,损人利己又分两种情况:,一是追求人个利益的同时,“附带地”损害他人,如工厂排污、开采小煤矿而不顾工人的死活,践踏草地走近路等;,二是“故意”损人利己,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身上,如偷、抢、骗等。,损人利己的反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利已是中性词,本身无可厚非。,利已是中性的,利己不仅表现在个体身上,同样也存在于一个群体、一个集体

9、、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中,甚至表现在作为类的人即人类身上,由此便衍生出了所谓集体利己主义、地方利己主义、民族利己主义、国家利己主义、人类利己主义 等概念。,利已的两 个极端,损人利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亚当.斯密的不足:,结论:新制度经济学具有超凡解释力的原因: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斯密看到了人的利己的一面,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调节资源的配置。对损人的一面关注不够,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看不见的手”会失灵,导致交易费用的产生和市场的复杂性。,(二)制度、规则与人,讨论:制度重要还是人品重要?为什么要有规则?国企“59岁现象”是不是人品变坏了?,结论:利已是中性的,

10、高尚的人品有利于实现利己不损人;然而,若没有制度的约束,低劣人品就会导致损人利已和损人不利已现象的出现。人品是一种自律(自我约束),制度是一种他律(社会约束)。由于人的机会主义本性,制度更重要。,国企“59岁现象”不是人品变坏,不是道德说教的失败,而是制度没有提供一个合理的利己途径,导致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极端走向“损人利已”的极端。,四、交易费用概念的一般化,(一)交易费用的含义,1.科斯之前的交易费用理论,(旧制度学派人物)康芒斯把“交易”和“生产”的概念相对应。按他的划分:“生产”活动是人对自然的活动,“交易”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康芒斯将“交易

11、”分为三种类型:,(1)买卖的交易,即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市场);买卖活动。 (2)管理的交易,即上下之间的交换关系(企业上下层之间的交换关系);经理对工人的管理。 (3)限额的交易,即主要指政府对个人的关系。国家对居民的征税等。,2.科斯对交易费用的“发现”,交易费用的思想是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的,他认为市场和企业是不同的交易机制,但该文没有直接提出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由威廉姆森提出的。,按照科斯自己后来的叙述:“我觉察到利用价格机制是有费用的。必须去发现价格是什么。要进行谈判、起草合同、检查货物、作出安排解决争议等等。这些费用被称为交易费用。”,3.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的发

12、展,所谓交易费用,是为了完成交易所必须的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搜寻交易伙伴和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谈判、订立交易合约、执行交易和监督违约的行为并对之制裁、维护交易秩序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他将交易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例如:餐卡比现金方便;居民购物舍近求远;开书店要经过工商、税务、公安、文化局部门批准。手机维修的时间和精力;股票买卖的佣金、印花税、过户费等。学生找工作的履历表费、电话、邮寄费、交通、住宿、面试的时间,精力等。,问:中国人为什么勤劳但不富有

13、?,答:要以勤劳对冲制度成本。,注:交易费用不能与生产费用混淆。总的来说,凡是没有直接表现为生产费用支出的都是交易费用,而生产费用的支出主要是购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的直接费用。,(二)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与交易费用的计量,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存在取决于三个因素: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机会主义以及资产的专用性。若以上三因素不同时存在,交易费用就不会存在。,1. 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资产专用性:指资源在用于特定用途之后,很难再移作他用的性质。,例子:教授和他的秘书、铁路公司和航空公司、工厂和水井等。,从深层次看,交易费用的存在与人的本性有关。威廉姆森认为,人的本性直接

14、影响了市场的效率。,要了解产品的性质 、价格,防盗,防骗,从商品属性看:假钞、假药、假手表、假文凭、假广告、假报表、假防伪标识、假验钞机,从行为属性看:假唱、假球、假乞丐、假彩票、剽窃、舞弊、灌水的工程、空壳的“资产重组”、虚报的区域政绩,问:哪些因素引起交易费用的变化?,(1)政策的制定; (2)法律规则的确定; (3)技术进步。,交易费用的例子:毒品交易的限制、花粉与蜜蜂、火车溅出的火花与铁路两边的稻谷的关系、邻居空调的噪音、购物中心免费存放物品。,交易费用和信息费用区分:一个人在孤岛上存在信息费用,但没有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人与人打交道的费用)。,2.交易费用的度量,交易费用的度量比较

15、难,无法精确。,张五常认为交易费用占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交易费用的范围太宽。以致有人戏言“猴子不上树,是因为存在交易费用。”,(三)交易费用范式,所谓范式,就是指在某一学科内被人们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共同工具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1交易费用范式的形成,企业起源的原因?既然经济个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生产合作,为什么还要存在企业?是什么决定了企业的规模?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科斯提出了“交易费用”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无疑已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2影响交易种类和交易费用大小的有三个维度,即交易发生的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的专用性。 (威廉姆森),一般来说,多次发生的交易

16、较之一次发生的交易更需要经济组织来保障;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应变的连续性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而当资产专用程度加深时,出于追索契约保障的需要,纵向一体化才会出现,它更能体现出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3交易费用范式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即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费用替代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企业的规模被决定于企业内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费用或等于其他企业的内部交易的边际费用的那一点上。,例如:浙江台州摩托车企业分包制、汽车企业轮胎分包与否、快餐店与家庭主妇的相互替代、农村生产队、国企像大工厂、房地产代理商或中介机构、婚姻介绍所、职业介绍所、保险中介等。,交易费用理论的不足(别人对科斯的批评),交易费用理论的不足:科斯把节约交易费用看作是企业存在的唯一原因,完全忽视了企业组织在发挥协作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基本作用。,例如:有些生产单个人无法进行,既使是最简单的针、铅笔的生产。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