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原理与构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1722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原理与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原理与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原理与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原理与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原理与构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原理与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原理与构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电磁型继电器的作用、原理与构成,一、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1、 构成 电磁型继电器依据构成原理,可分为: 螺管线圈式、吸引衔铁式、 转动舌片式三种。主要由电磁铁、线圈、衔铁、反作用弹簧,动、静触点及止档构成。 2、基本工作原理 当继电器线圈中通入电流 时,产生磁通。 经铁心、衔 铁和气隙形成回路,衔铁被磁化,产生电磁力 。当 克服弹簧反作 用力,衔铁被吸起,触点接通,称为继电器动作。 动作电流:使继电器从释放状态改变至动作后状态的最小电流。 返回电流:使继电器从动作后状态改变至释放状态最大电流。 返回系数: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的比值,称为返回系数。,螺管线圈式,1线圈 2衔铁 3电磁铁 4

2、静触点 5动触点 6反作用弹簧,吸引衔铁式,1线圈 2衔铁 3电磁铁 4止挡 5触点 6反作用弹簧,转动舌片式,1线圈 2舌片 3电磁铁 4止挡 5触点 6反作用弹簧,二、电磁型电流继电器,1、构成 (如图) 2、工作原理 线圈通过电流时,产生电磁力,力矩表示为,当转矩大于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时,常开触点闭合。可见:继电器的电磁力矩与线圈中流动的电流大小平方成正比,与电流方向无关;与衔铁的气隙成反比。,3、作用 在继电保护中反应并判断被保护对象上电流的变化。 4、图形与文字符号 KA (LJ ) 5、型号 X XX 设计序号 物理量类型(L:电流;Y:电压;S:时间;X:信号;Z:中间) 工作

3、原理(D:电磁型;G:感应型; B:半导体型; W:微机型 L:整流型) 6、动作电流调整方法 改变弹簧的反作用力; 改变绕组匝数(连接方式); 改变舌片的初始位置。,三、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特点:结构与电流继电器相同,线圈匝数多,输入量为电压。,电压继电器分为过电压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 过电压继电器使用动合(常开)触点反应被保护对象上工作电压的升高,低电压继电器使用动断(常闭)触点反应被保护对象上工作电压的下降。 过电压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定义与过电流继电器相同。 低电压继电器动作电压是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大电压;返回电压是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小电压。其返回系数恒大于1。 图形与文字符号: KV

4、 (YJ ) 过电压继电器 KV (YJ ) 低电压继电器,四、电磁型时间继电器 1、构成 2、动作原理 线圈未加电压时,弹簧3将衔铁2推出,连杆4使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 线圈加上规定电压值时,电磁力克服弹簧力将衔铁吸入线圈,连杆被释放,在弹簧5的作用下,动触点6受钟表机构控制,反时针匀速转动。经整定的延时,动、静触点接触,继电器动作,输出信号; 去掉电压时,弹簧3将衔铁与连杆顶回原位。继电器返回。返回时,连杆带动轴系顺时针旋转。脱离钟表机构的控制,所以返回是瞬时的。 3、作用:时间继电器是用于保护获得所要求的延时。 4、动作时间的粗略调整 改变动、静触点之间的距离,五、信号继电器,1、构成

5、2、动作原理 当通入线圈的电流大于继电器动作电流要求时,衔铁被吸引,信号牌失去支持,靠自身重量落下,且保持于垂直位置,通过外壳的玻璃窗口可以看到掉牌。信号牌落下后,触点闭合,输出信号(接通声、光电路)。 3、作用 作为保护装置动作的指示。 4、复归方法 特点:必须人工手动复归。(电力系统规定:故障时,必须保留相应的灯光信号,待故障排除后才能复归) 现在常用DXM2A型信号继电器,特点:灯光显示、磁保持、远方手动复归。,六、中间继电器 1、构成 2、动作原理 3、作用: 用于增加接点数量与容量,有些类型的中间继电器还能实现动作或返回的小延时。 4、干簧继电器特点:结构简单,动作时无机械传动,触点不容易磨损,动作速度快,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触点返回弹力小,容易粘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