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课标解读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7181003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新课标解读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新课标解读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新课标解读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新课标解读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新课标解读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体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他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通过解读发现线的标准比老版本的标准 一是在定义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时,加上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以消除一线教师实施体育新课程过程中对运动技能教学的误解;二是强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性质,并对这些性质进行阐述。 并且考虑到整个体

2、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发展,故在评价建议部分去掉了实验稿中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以突出对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阐述。 修订稿在评价思想和理念不变的基础上,主要从明确体育学习评价目标、合理选择体育学习评价内容、采用多样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合理运用体育学习的评价结果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力求提高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应试教学,以及体育教师不理解实施体育新课程与一些体育测试之间关系的现象,修订稿还专门增加一段说明,提出“体育教师应正确处理体育学习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中考 等测试之间的关系,避免大量的应试

3、课冲击和替代正常教学课的现象,影响体育教学质量。”与实践相结合n 什么是教学评价?n “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n “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n 选拔与甄别功能;n 反馈、调节功能;n 诊断功能;n 激励功能;n 发展功能。教学评价的主要问题n 1)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n 2)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n 3)评价方法过于注重“量化”,而忽视“质性”评价;n 4)过分关注结果的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n 5)评价只是教师评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

4、自我评价和组内的相互评价;n 6)评价的实施过程,缺乏灵活性和动态性新的教学评价观念n 1)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n 2)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n 3)要突出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n 4)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评价的教学功能。评价的类型n 按评价标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n 按评价功能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n 按评价参与主体自我(内部)、 他人(外部)。n 按评价的方法量性、质性评价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n

5、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他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的同一标准,还应包括个人的努力程度。2)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在体能、技能、行为、态度、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到原因,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学习评价,让学生在充分演示自己体育学习方面长处的过程中,体验体育活动中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4)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技能、态度、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扬长补短。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重点n 比较强调n 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n 体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n 不太强调n 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的体能等。n 体育健康知识的机械记忆。学习评定的内容n 体能n 知识与技能n 学习态度n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