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0938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对应学生用书P59),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富商大贾周流天下 (1)汉代:商运活跃,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2)唐代:商船中有所谓“ ”,以规模宏大著称。 (3)宋元: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 、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等地区。 (4)明清:出现按地域结成的 及其活动场所会馆,晋商和徽商势力最为强大。,俞大娘航船,东亚,商帮,2“市”的发展 (1)秦朝: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器之中,违反法令者要受到惩罚。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地点是“市”,有专门的 。 (3)南北朝时期:自然

2、形成了民间集市“ ”,政府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 ”比较繁荣,原有“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草市,管理机构,夜市,(5)宋代:“市”突破了原先 和时间上的限制,“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 已经相当繁华。 3商业都会的崛起 (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 的商业区。 (2)西汉时期:以繁荣的“ ”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长安、 的商业最为繁盛外,扬州也是“雄富冠天下”。,空间,商业区,市,洛阳,市井,(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 的商业繁荣最有代表性。 (5)清代:乾隆时

3、期的 ,财富“甲于天下”;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成为著名城镇。,汴京,苏州,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 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 ;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3)发端: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4)形成:汉武帝推行打击 ,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5)影响:使进农业的发展,但也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商业,经济基础,吕氏春秋,富商大贾,2工商业的管理 (1)秦王

4、朝统一 ,对工商业进行相当全面和具体的控制。 (2)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 的制度。 (3)历代王朝对 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度量衡,盐铁官营,工商业,3“海禁”政策 (1)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 ”。 (2)明朝在对外贸易方面,注重“ ”贸易。清朝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 (3)“海禁”政策扼杀了 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海禁,朝贡,对外贸易,4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原因:古代中国的经济进步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得新的生产关系

5、的萌芽在明清时期出现。 (2)发展:明代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方,客商云集。清代已经出现较成熟的 。 (3)政府控制:清初在“ ”的借口下,限制民间丝织业的发展。,手工业工场,抑兼并,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政策,(对应学生用书P60),一、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国家的政局。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开展。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增加,需要交换,这就促进商业活动的发展。 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状况。如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4货币的统

6、一,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的进行。 5统治者采取的不同经济政策。如重农抑商政策以及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唐代已经出现农村集市,由此可排除A、B;唐代统治者基本上沿承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基本思路,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规定州、县以外禁止设交易市场,明显对地域做出限定,说明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状况以及缓慢发展的原因 1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产生: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丝织业中心的苏州等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

7、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在棉织业、铁器制造业也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发展:清代,手工工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加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也增多了。 4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政策因素,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 (2)资本缺乏,传统的小农经济和政治思想因素使商人致富后急于买房置地,未能形成资本的积累。 (3)市场狭小,自然经济抵制商品经济,加之农民购买力低下。 (4)技术条件,联系必修三的相关知识,中国的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但近代科技发展明显滞后。 (5)劳动力因素,自然经济束缚

8、了大量的劳动力。 这样,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条件(市场、资金)不足,动力(对利润的追求)不足,加之无法扩大再生产,所以发展缓慢。,解析:选B。“重农抑商”意味着商品的交换和生产都处于压抑状态,交换程度低意味着开拓的力度小,市场也就小,而且商业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数量都处于低水平,资金就短缺。而劳动力被固定在土地上也就意味着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由劳动力的缺乏,而原料是客观存在的,不因有无资本而增减,是不受影响的。,(对应学生用书P61),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高考揭秘:从图中可以看出

9、:黄河流域使用丝帛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使用铜钱货币,岭南和河西走廊使用金银货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改朝换代非常频繁,因此很多地区拒绝使用铜钱,而金银和实物则不会因改朝换代而产生损失。因此,使用铜钱的地区是经济发展比较稳定的地区,故选D项。A、B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也不能通过货币的使用得出。答案:D。,【活学活用】 1.某学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 A B C D 解析:选C。排除法。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历代

10、王朝的一项长期政策,故错;结合试题只剩下A和C,其中需要比较的是和,结合题目所给表格数据变化能够认定正确;中农业税有变化,尤其是1077年最低,这事实上与王安石变法减轻农民负担有关,重农仍然是政策主导,农业生产削弱不成立,不能选。选C。,(1)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2)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3)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

11、层隐含信息。 (4)细审题、据而答:仔细阅读问题,据问而作答。,高考揭秘: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重农抑商的结果和统治者的主观愿望相背离,农民依然贫困,而商人“已富贵矣”,故D项最符合题意。答案:D。,【活学活用】 2.清代履园丛话产业中“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的思想,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A封建国家重视农业 B商人地位低下 C海外贸易不发达 D重农轻商的思想 解析:选D。置产业者,自然是富有的地主和商人。他们心目中最重视的产业是土地,而不是商铺之类。选项A中的封建国家不是置产业者;选项B中的商人地位低下与置产业无关。该题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重农轻商。,Loading ,(对应学生用书P62),课时作业(十三) (对应学生用书P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