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剪辑的语法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7180171 上传时间:2019-10-1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画面剪辑的语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电视画面剪辑的语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电视画面剪辑的语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电视画面剪辑的语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电视画面剪辑的语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视画面剪辑的语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画面剪辑的语法(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镜头编辑技巧专讲,电视剪辑的语法,1、天头留白准则 避免从不正确构图的天头留白镜头切换到一个正确的天头留白镜头,反之亦然。当然,在电影中稍有不同,有时不留白会形成特殊效果。,2、虚假物体距离 避免镜头中虚假物体离人的头部过近。,3、画幅边缘遮挡 避免画幅边缘切掉人脸或身体,1)在构图和内容相同的前提下,如果焦距相同,与被摄对象距离相同且照明条件相同的话,不同镜头会拥有相同的景深。 2)观众更愿意看到两个相似的镜头剪切在一起,从而在来回剪切时形成影像的连贯性和流畅性。,4、剪辑匹配镜头 剪辑匹配镜头而不采用不匹配镜头,包括在景深层面都要匹配。 5、反应镜头位置 反应镜头出现在话语中间比在话语结束

2、更为自然。不必要受对话拘束。,6、三人对话准则 三人对话中,坚决不能从一个双人镜头切换到另一个双人镜头。 解决方案:可以从人物A和B的双人镜头切换到人物C的中景或特写,或者从人物A的中特写切换到人物B和C的双人镜头。,1,2,3,4,1,2,3,4,5,7,6,9,8,11,10,13,12,14,15,7、单人特写选择原则 在剪辑单个人物的特写镜头时,脸部越大,效果越好。通过正面角度,观众可以更容易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特征。,跳切 把这两个镜头剪切在一起就会造成跳切,因为特写的拍摄角度和远景的拍摄角度相同。,这两个镜头剪切就比较流畅,不会产生跳切的问题。这是因为特写镜头的摄影机角度与远景镜头拍

3、摄角度相差较多,另外,被拍摄人物的脸部相对正视摄影机,因此观众可以听见所有语音和看见面部反应。,8、单个人物镜头禁忌 对于单个人物而言,尽量避免切换到拍摄角度相同的镜头,1,2,3,4,摄像机位B转移到右侧,这个角度可以拍摄到被摄对象大于四分之三的的正面镜头,跳切风险也会降低。如果没有备选角度拍摄的镜头,我们也可以切出同一镜头轴上,同一人物的远景镜头和中特写,通过切出场景中相关事物的方法让观众有视觉间隙而不会感觉跳切存在。,9、动作剪辑镜头选择 剪切动作特写镜头时,应选择动作较慢的镜头。这是因为:如果特写的动作和速度与远景的动作相同,那么特写的动作速度回看起来更快。所以,在物体速度较慢时有意识

4、地拍一些特写镜头。,10、选择引发对象移动的版本 剪辑横摇镜头或推拉镜头时,应使用画面流畅、计时精确且引发被摄对象移动的版本。 右图中下方被摄对象前方空间多于后方,整个过程对焦精准,画面流畅,节奏适中。比较符合要求。,11、静止画面准则 应该从静止画面开始或结束横摇、纵摇或推拉镜头。这些镜头应从画面开始,动作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再以静止画面结束。,12、动作轴线原则 在同一个方向移动的物体,比如人,都有一条动作轴线。剪辑时不得越过这条动作轴线,否则运动方向会发生逆转。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加上过渡镜头。,黄宗霑拍摄关山飞渡为什么要越轴?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辆坐满乘客的驿车上,这辆车要横跨亚利桑那平原,

5、罗特斯堡驶去,那么就是在一辆大马车上,如何让故事吸引人,成了关键,那么约翰福特和黄宗霑为了表现马车的速度,用一辆汽车跟拍飞奔中的马车,汽车已经开到80麦,基本上在西部荒凉的路上已经开到了极限,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拍摄出来的效果,感觉马车并不够快,节奏感也不强,所以这个时候,黄宗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通过越轴来增强节奏感。,仔细观察康美之恋中的三个镜头的组接,看看存在什么问题,1,2,3,13、连续动作剪辑 连续动作剪辑中,如果人物从画面右侧走出,同一人物进入下个镜头时应在左方。,14、 “兴趣点”位置 注意镜头中“兴趣点”在银幕上的位置。如果有明显的兴趣物,可以让它保持在画面同一位置,要么就干脆

6、选择一个只有被摄对象而没有兴趣物的特写镜头。,15、特写镜头后,应该尽快呈现出一个全景镜头。 观众很容易忘记场景的精确位置。尤其是在拍摄快速运动镜头时,在一系列中景镜头、特写、及背景之后,需要重新确定场景。,16、“新人、物特写镜头” 对新出场的人物和拍摄对象都用特写镜头。在事物出现的第一时间采用特写镜头。有助于提醒观众相关事件和人物。,17、人物远景镜头禁忌 运动剪辑时,避免从一个人物的远景切换到同一个人物的特写,中间要尽可能使用一些过渡性的镜头,如中景。,修改:这样的镜头是可取的 镜头1是远景镜头,确定场景,镜头2是中景,角度不同,镜头3中人物已经确定,返回第一个角度和特写,在两个镜头中插

7、入一个镜头会使得场景更流畅。,18、声轨优先准则 书法上讲“首字乃终篇之准”,讲的开始的重要性。而节目开始时,声音轨道先于视觉轨道。没有声音的画面是死的,而没有画面的声音依然有其价值。即使先前观众对某些东西一无所知,但当人们一听到声音(可能是音乐和环境声音),人们就开始想象正在发生的情景,观众的想象力就被触发了。当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多感官的经历就开始了。,19、延时审视原则 将剪辑好的片子先搁置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审视。 如果我们一直与剪辑的东西融而为一,有时就会失去客观性。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容易受到蒙蔽,如果时间允许,暂时休息一下是明智的选择,忘掉精确的节奏、剪辑点、对话,把我们自身的预测性降低

8、,这种暂时的缓解可以让我们用全新的耳朵和眼睛去观看和倾听故事。最后我们就会发现有些地方是不合理的。,20、“视线”停留切出原则 只要人物的“视线”停在兴趣物上,就应该立刻切出镜头。这样剪辑的动作源于人物的视线和看到画面外兴趣物的最初面部反应。当头部和眼睛的运动停下来,观众就渴望知道人物在看什么,因此要切换到兴趣物的镜头上。,1,2,3,4,21、“音乐小声原则” 在声轨层面,要确保音乐不要压过话语。音乐是一种强有力的、具有创造性的工具,它可以推进场景,也可以放缓,还可以使观众感到悲伤、幸福或紧张。一旦到了该放音乐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调节声音音量,避免音乐盖过片子中的话语或其他声轨,这一点非常重要

9、。当然如果在晚会现场直播录制,调低录制的背景音乐的音量会很困难,这时是可以的。,22、字幕持续时间应该合理 字幕的持续时间应该合理。如果字幕在屏幕上停留时间过长,人们会觉得厌倦,如果过短则无法阅读理解。下沿字幕通常用来说明人物的名字、职业等信息,应出现在屏幕底部三分之一处,紧随着想要切入的讲话人的特写镜头之后(先出人像,后出字幕),通常采用叠化入、定格、叠化出的方式,这样比直接切入、切出会好一些。人物再次出现时还需出现字幕。时间一般是3-10秒左右。 如果字幕只有三四个字,那么人们停顿3秒就足够了。但如果字幕包含多个短句,那么就需要10秒、20秒及更长的时间,这取决于字的数量和视觉呈现的复杂性

10、。 剪辑字幕的一项准则是字幕在屏幕上停留时间长度应与一行字幕重复读三遍的时间相等。,23、“明喻镜头剪辑原则” 带有明喻关系的镜头之间使用叠化,两个镜头在当前场景或情节环境中可能没有任何共同点,但它们可以形成明喻关系。叠化可以在观众脑海中创造一种新的含义。直切无法融合两个不同镜头之中的主体,致使观众无法理解导演的深层意图。,在上图中,把农民比作一条睡着的老狗,如果不好理解,叠化到这只狗,最后再切回农民,就会让观众明白画面比喻。,24、“插入镜头使用” 使用插入镜头可以弥补连贯动作或压缩/延长时间中的间隙。当动作连贯性、银幕方向或对话无法正确跨越多个镜头时(如长时间的访谈),就需要压缩或扩充时间

11、来调节场景节奏。插入镜头和切出镜头就可满足这种需要,它可以让观众转移注意力,但又不会打断场景内容,使动作或对话在隐蔽过渡后继续进行。要尽可能选择一些可插入画面的空镜头、花、鸟、相片、钟表和另一些人的反应镜头备用。,插入狗的镜头可以压缩时间,让骑马人更快到达木屋,25、“180度轴线运动” 180度轴线是由人物视线方向,闯过场景或地点,定义画面的左侧和右侧,接下来摄影中人物的每个中景或特写镜头都必须在这条动作线的同一侧或另一侧。 在摄影中,想象两个人的对话场景中周围有一个圆圈,摄像机只能在半圈的范围内或者180度范围内拍摄。,错误的轴线方向,26、“30度规则” 30度规则是要求摄影师沿着180

12、弧度将摄影机移动至少30度,然后重新设置机位拍摄,原因很简单,如果从180度上的两个位置拍摄一个人物的两个镜头,假设一个中景,一个全景,摄像机的机位距离不足30度的话,那么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的距离看起来就过于相似,导致镜头出现跳跃,这就是“跳切”的由来。 如果将这两个相似镜头剪辑到一起,影像会在空间上发生跳跃,而且在时间上也可能发生跳跃。所以拍摄的角度和镜头类型必须存在明显差别,使影像在剪切前后出现让观众信服的变化。,27、“视听动机剪辑” 动机因素通常是当前镜头中由主体或客体发出的一种动作,大到汽车跨越河流,小到面部细微的动作。,28、“转场使用全景”原则 对同一个主体而言,当其存在场域发生变化时,不能直接将两个不同场域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一定要首先使用新场所的全景镜头充当一个交待性的过渡镜头,否则会给人造成歧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